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分級基金井噴 同質化加劇

  • 發佈時間:2015-05-08 09:08: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對於公募基金行業而言,本輪牛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杠桿的誘惑下,投資者對分級基金的熱情被徹底引爆。忽如一夜春風來,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開始發行各行業、各類主題的分級基金,甚至有兩家基金公司已經打出了“要做中國最大的分級基金供應商”的口號。而隨著指數持續上攻,分級基金規模暴增,也引發基金公司的規模排名出現了不小的變化。

  事實上,在牛市中,分級基金確實是快速掘金的利器,初始2倍的杠桿放大了牛市的賺錢效應。但由於分級基金持續火熱,基金公司“搶發”分級基金産品的熱情也在持續升溫,同質化現象日益明顯。最值得警惕的是,一旦市場震蕩甚至走熊,這些在牛市裏備受追捧的賺錢利器轉眼間可能就會成為割肉的利刃,屆時部分分級基金或將被棄若敝屣,規模大幅縮水,甚至淪為“僵屍”基金。

  杠桿牛市引爆分級熱情

  這一輪杠桿上的牛市,讓分級基金成為眾多基金公司眼中的香餑餑。在牛市的普漲行情中,分級B的表現十分亮眼,年初至今已有10隻分級基金成功翻倍,更有逆天者如創業板B,年初至今漲幅已達到210%,其杠桿屬性為投資者在牛市中又增添了一倍的賺錢效應;而分級A由於具有約定年基準收益率,也引得眾多諸如保險之類的穩健風格機構投資者大筆買入。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分級基金技術上並無太大難度,選擇跟蹤指數,設定好A類份額(穩健收益類份額)的約定年基準收益率,管理上無需付出太多精力,就可以坐等規模增長。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統計,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市場上已有的77隻股票分級(含轉債)總規模為2304.76億元,較2014年末增加了775.34億元。後備力量更加充足。根據證監會最新公佈的新基金審批進度表,今年以來截至4月24日,證監會共受理了118隻分級基金,其中股票分級基金有115隻。如果申報過程順利,這些基金都將於一季度後開始建倉。按照一季度的股票分級基金平均30億元的規模計算,近期分級基金規模大約將增加3450億元。

  在眾多基金公司中,申萬菱信基金鵬華基金等公司可謂是最早受益的贏家。以去年年底爆紅的證券B對應的母基金——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行業指數分級為例,2014年6月30日,該基金規模僅1.68億元;2014年9月30日,規模上升至35.11億元;2014年底,其凈資産規模猛增至269.98億元;最新數據顯示,該基金規模已經達到461.89億元。同期,申萬菱信基金總資産規模變化路徑是120.20億元、165.95億元、486.27億元、759.72億元。很明顯,該基金對整個公司的規模增長貢獻很大。這令不少基金公司眼紅不已,紛紛佈局分級基金,尤其以行業分級為主。

  從目前的申報情況來看,鵬華一口氣申報了證券分級、銀行分級、醫藥衛生分級、環保産業分級等十余只行業及主題分級基金,易方達、信誠、招商、融通、中融、銀華、博時、華安、大成等公司也是分級基金擴容主力。

  同質化下的競爭

  現在的問題是:目前A股的行業數量僅30個左右,而分級基金卻有百餘只,就必然存在重合雷同的基金。不出所料,近期將有11隻銀行指數分級基金集體面世,主要跟蹤的是中證銀行指數、中證800銀行指數等不同的指數。除了行業分級,公募圈還興起了一股主題指數分級的熱潮,例如安信、鵬華、長信、中融等基金公司都即將發行一帶一路主題的指數分級基金。

  “在中證一帶一路指數發佈的第一時間,我們就立刻申報了對應的分級基金,沒想到大家和我們的想法一樣。”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審批下來後發現,兩隻基金本週五發行,另兩隻基金下週一發行,4隻基金幾乎同步面世,壓力顯而易見。“我們的優勢就是基金採用最主流的條款,其次是費率很低。子份額的名字也很重要,待基金募集期間結束後,更多投資者會在二級市場上對A份額和B份額進行交易,肯定要選擇和主題最貼近的名字,讓投資者搜尋時能最快看到。一帶一路的基金不好取名,我們申報的名字是一帶一A和一帶一B,因為只允許出現三個漢字。其他公司會怎麼命名暫時還不知道。”

  此外,産品設計上也大同小異。目前,國內分級基金設計的主流模式仍然是融資型,A份額和B份額的資産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投資,A份額獲得約定收益,B份額獲得剩餘收益或損失。母基金是開放式指數基金,子份額是上市LOF,份額配比多為5:5,其轉机債類配比為7:3。可能會有所不同的是A份額的約定收益,通常是同期銀行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後)+3%,最高可+5%。

  狂歡後或現落寞

  分級基金在這輪杠桿牛市中崛起,為基金公司帶來快速增長的資産管理規模和管理費收入,也為投資者帶來撬動更高收益的工具。但值得深思的是,一旦市場走向個股分化行情或轉熊後,各種行業、主題的分級基金是否會重回牛市前成交微弱的“僵屍”狀態?

  一部分基金人士顯得十分淡定。“要是熊市真的來了,別説分級基金了,股票型基金都得完蛋。至少現在這個市場裏,分級基金首發就能有十幾億元的規模,上市後還會再有50%-100%的增幅,有些上市不久的分級基金規模都接近100億元了。”對於基金公司而言,這就是莫大(部落格,微網志)的誘惑,難得一遇的牛市必須牢牢抓住。“其實分級基金最大的價值就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無門檻的加杠桿工具,為市場提供更為有效的交易品種。”

  但事實上,在牛市中深受散戶歡迎的分級B也有可能變成割肉的利刃。“漲起來是很快,但跌起來也會更可怕。”一位有著十餘年量化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分級B初始杠桿默認為2倍,比一般的融資融券杠桿更高,風險也更大。“尤其要注意一些A份額約定收益率相對較高的分級基金,它們對應的B份額實際的杠桿比2倍還要高。而這也意味著,買入這種B份額的投資者融資的利率比一般的B份額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遇上市場大跌,損失會加倍慘重。”

  然而,目前看來,創新的腳步仍略顯遲緩。去年年底,上交所嘗試的母基金上市和T+0套利被基金行業的專業人士認為效果不如預期,相關基金規模增長比較緩慢,原因是這兩大創新,抑制了二級市場交易的價格波動,抹平了折溢價發生的空間,從而使得套利資金失去了交易的興趣。如果分級基金無法借助創新,擺脫簡單的“牛市杠桿”的刻板印象,難免會有部分基金在牛市結束後重回落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