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湖美景”今又是

  • 發佈時間:2016-05-17 06:32: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是我國和亞洲的重要淡水供給地,也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區域內發育和保持著世界上最原始的大面積高寒生態系統,被稱為“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

  青海省在以往生態保護建設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4月13日,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青海啟動,這是繼2014年啟動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建設一、二期以來,青海又一項生態文明建設重大舉措上升為國家戰略。青海成為我國第一個探索國家公園全新體制的試點省份。

  遏制生態退化趨勢

  上世紀末,由於自然氣候和人類活動加劇等因素,這一地區的冰川、草原、湖泊等生態系統發生退化。2005年,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10多年來,國家累計投入資金近90億元,近10萬牧民搬離了草原,超過70萬戶農牧民主動減少了牲畜養殖數量。

  為了長遠發展和江河源頭的生態責任,青海省政府和保護區的群眾主動承擔起保護生態大任,長久以來施行以保護為前提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2011年開始,青海對2.45億畝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實施禁牧,截至目前,全省已核減牲畜570萬隻羊單位,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在三江源核心區。

  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保護,黃河源頭瑪多縣的動植物種群數量增加,“千湖美景”歸來。汽車穿過黑河鎮,沒多久就能看到著名的星星海,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10公里的濕地上分佈著大大小小上千個湖泊,登高遠眺,草原與形態各異的湖泊相互輝映,美不勝收。

  在西寧至玉樹高速施工現場海南州塔拉灘上,記者看到施工人員精心將草籽種植在道路兩邊。在青海的每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都會將草皮鏟下來存放好,等施工完成後及時恢復植被,這是青海生態保護最生動的體現。

  青海在保護中發展,在實踐中探索。從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圓滿完成,二期順利啟動,實施面積也由原先的15.23萬平方公里擴大到39.5萬平方公里。通過退牧還草、禁牧搬遷、鼠害防治、封山育林、黑土灘治理、沙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項目的實施,三江源生態環境良好改觀。記者在青海省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中心看到,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三江源地區水體局部擴張,荒漠生態系統局部向草原生態系統轉變。2005年至2012年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一期工程生態成效綜合評估結果顯示,三江源生態形態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記者在格爾木市長江源村了解到,為響應國家退牧還草政策,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鄉的牧民于2004年搬遷到格爾木市,從開始的128戶,到現在的222戶,群眾實現了從牧民到市民的轉變。唐古拉山鎮退休職工本本告訴記者,以前好多牧民的草場面積大,但産草量非常低。村黨支部書記更尕南傑介紹道:“開始搬遷時牧民們有顧慮,沒有草場和牛羊生活怎麼辦?搬遷後隨著生活環境、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改善,牧民們感覺比以前要好很多,各種補償款和獎補資金使村民的日子有了保障,村裏生態公益性崗位也解決了不少青年的就業問題。很多村民學會了漢語,孩子們的入學率達到100%。”

  為了更好地保護

  三江源國家公園規劃範圍以三大江河的源頭典型代表區域為主構架,優化整合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構成了“一園三區”格局,即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總面積為12.31萬平方公里,佔三江源地區面積的31.16%。涉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的4個縣12個鄉鎮。

  3個園區實行了差別化保護,按照生態系統功能劃分為核心保育區、生態保育修復區、傳統利用區。實行與國家公園體制相適應、有利於嚴格生態保護的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合理確定生態體驗和環境教育遊客承載數量,把縣城和重點城鎮作為國家公園支撐服務區,集中佈局公共服務和訪客接待、自駕營地、醫療救護等設施,儘量減少人為活動對園區生態的干擾和影響。

  “劃入國家公園內的冰川、河流、濕地、草原、森林等自然資源為國家所有、全民共用,所有權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試點期間由中央政府委託青海省政府代行”。青海省省長郝鵬説,省級層面,將依託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建由省政府直接管理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公園內的自然資源資産進行保護、管理和運營。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小組成員之一田俊量告訴記者,在三江源保護區禁牧搬遷、鼠害防治、封山育林、黑土灘治理、沙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項目背後存在著多個部門多頭管理的問題。試點工作將著力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生態保護管理體制,徹底改變三江源地區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等弊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實現自然資産的監管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兩個統一行使”,是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核心任務和重要目標。

  除重要的生態系統之外,因嚴酷的自然環境,三江源區域內現有貧困人口24萬,劃定公園範圍內貧困人口2.4萬,傳統草地畜牧業是當地主體産業,在兼顧生態保護與當地牧民收入兩者關係的同時,將現有草原、濕地、林地管護崗位統一歸併為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不斷激發當地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監督生態保護。截至目前,全省生態公益崗位有13894個,今年爭取實現生態公益性崗位能覆蓋三江源國家公園園區內所有貧困群眾。

  三江源國家公園還將建立社會廣泛參與保護管理,社會投資機制、志願服務機制、社會參與機制、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參與機制、社會監督機制,提升國家公園的社會化管理水準。“在保護過程中我們將依託網際網路建設官方網站和運營資訊平臺建設,在不同的季節和時間通過預約,約束監督園區人流。官方網站將進行資訊園區對外發佈,並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王湘國告訴記者。

  青海通過實踐、創新,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努力打造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名片、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保護典範,提出5年建成國家公園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