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上演"票房反轉" 藝術電影如何叫好亦叫座?
- 發佈時間:2016-05-16 19:17:5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從一百萬到三千萬“變身” 《百鳥朝鳳》“跪”出票房反轉——藝術電影如何叫好亦叫座?
新華社記者 楊洋、彭卓
上映一週票房僅154萬,電影人方勵“下跪”後,票房達到近三千萬……藝術電影《百鳥朝鳳》上演“票房反轉”:院線排片佔比從1.2%增至8.9%,票房佔比從0.9%增至16.3%,原本瀕臨下線的《百鳥朝鳳》獲得“新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百鳥朝鳳》的前期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藝術電影面對商業片競爭時的尷尬處境。數據顯示,每年數百部國産影片上映,“正劇/藝術類”影片只佔3%左右,一些口碑不錯的藝術電影,因排片少、時段差、地段偏等原因,與觀眾擦肩而過。藝術電影如何走出這樣的尷尬?
票房反轉:以跪懇求加排片 “院線制”想説愛你不容易
《百鳥朝鳳》是“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于5月6日上映。影片講述了黃河岸邊嗩吶藝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無奈,被張藝謀、陳凱歌、徐克等導演聯名推薦,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在豆瓣獲得8.4的評分。
如此口碑的電影,“賣”得如何?貓眼票房分析數據顯示,《百鳥朝鳳》首周票房僅154萬元,排片比只有1.2%,而同一天上映的美國“大片”《美國隊長3》首周票房超6.2億元,排片比為43.4%。
記者調查發現,在《百鳥朝鳳》上映首周,熱門電影院鮮少排片,有些影院即使勉強接片,也只安排在上午、半夜等“邊緣”時段。北京一位電影界人士對記者説:自己輾轉了好幾個影院才看到《百鳥朝鳳》,發現只有150元一張的VIP廳票。
63歲的電影製片人方勵5月12日通過網路直播公開“下跪”,隨後院線排片增加了分量,票房也開始看漲:截至目前,全國票房累計已超過三千萬元。
院線方作出回應,百老彙電影中心表示增加週末排片,華誼兄弟影院表示旗下每家影院每天排片不少於兩場,並保證一個黃金場。北京朝陽區一家影院售票處工作人員表示,影院排片增至每天9場,其中7場都是黃金檔,有時工作人員都快忙不過來了。
“類似《百鳥朝鳳》這種藝術電影,更多強調的是理想、信念,少了‘粉絲經濟’的支援。我們為了生存,就算心裏想幫忙,也要考慮實際回報。”一家院線經理表示。
“下跪也是無奈之舉。”方勵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百鳥朝鳳》是否經得住觀眾的檢驗,首先要讓觀眾看得到。當然,電影製作者也需要思考藝術片如何面對市場競爭,兼顧藝術表達與商業效益,讓院線排了片有錢賺。
排片尷尬:“爆米花”式一家獨大 藝術電影邊緣化
2015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電影導演王小帥執導的藝術片《闖入者》排片率只有1%,僅獲300多萬元票房。
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動畫電影導演孫立軍告訴記者,他曾經花6年時間,拍了動畫片《小兵張嘎》,尋求上線時有影院回復:“這種電影太小眾,一看名字就不賺錢,沒辦法排。”
藝術電影並非沒有觀眾,院線“邊緣化”的排片方式,使一些觀眾“想看卻看不到”。電影導演賈樟柯告訴記者,有些三四線城市很難看到文藝電影,幾乎是零排片,“我曾多次嘗試著跟專門做中小城市院線的公司談,卻被告知文藝片根本沒人看”。
賈樟柯在路演的過程中了解到,同為藝術影片的《山河故人》上映時,廣東某縣級市有40多名年輕觀眾到影院聯名請求,才排了一場。
“情懷和市場不是完全對立的,藝術電影一直有特定的市場和價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説。
“觀眾的需求日趨多元,當下影院往往是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式的‘爆米花’片一家獨大。”孫立軍説,若以“票房GDP”為指揮棒,就會導致電影在藝術表達和商業效益間難求平衡。
創新思維:“快餐文化”來襲,品質與票房如何兩全?
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票房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15年全國電影票房突破400億元大關,2014年有300余部國産影片上映,其中“正劇/藝術類”影片只佔3%。
需要正視,一些好口碑的藝術電影,雖獲得業內認可,也有批評聲音認為表達手法陳舊,缺乏創新。專家指出,在避免商業片“快餐文化”侵蝕的同時,電影的製作還應跟上時代節奏,作出相應調整,創新表現手法。
為此一些電影人轉變思維,通過發行DVD、出售海外版權、多方參加影展,打出知名度後更易被市場接受。2014年,藝術電影《白日焰火》在第64屆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主演廖凡奪得影帝,電影在國內上映票房過億元。
記者採訪了解到,為了豐富和完善電影體系,一些發達國家建立了較完善的藝術院線系統,美國有近千塊銀幕主要放映藝術電影。相比之下,國內商業院線佔據主導,今後相關方應為藝術電影創造更多的播放條件,如建立社區影院、藝術院線等,增加藝術片同更多觀眾見面的機會。
尹鴻認為,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應該是多元豐富的。“豐富電影院線類型,需要細化影院定位,滿足不同觀影群體需求,給觀眾更多選擇。”
電影院並非只是商業場所,還承載文化引導的功能。一些觀影者表示,有的電影雖獲得高票房,卻是“低口碑”,過度關注“眼球效應”,而缺乏立得住的文化內核。
有專家表示,新奇技術、大腕雲集、宣傳熱點,都只是“裝飾品”,還需在內容製作上發力。紮根土地,深入群眾,才能創作更多有溫度、接地氣、帶露珠的作品,要力避中國電影産業變成“營養不良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