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笠鈞:以“品質、綠色、創新”助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5-16 13: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5月16日電日前,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出席了安徽省政府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的洽談會議,聚焦污染治理、産業發展和創新驅動等核心問題,提出“品質、綠色、創新”的發展路徑,深度闡述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要義所在。

  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正是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流域的整體性保護不足,破碎化、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加劇;污染物排放量大,飲用水的安全隱患居高不下;重點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十分突出等。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趙笠鈞認為,只有堅持“品質、綠色、創新”的區域經濟發展之路,才能真正回答來自時代的拷問,挺起中國經濟的綠色脊梁。

  以高品質的治理和改善為目標

  對於已經形成的生態環境污染,要以更高品質的治理和改善為目標,開展系統性的環境施治。

  看得見的污染,注重環境綜合治理。當前的環保服務已經從“水”、“氣”和“固廢”的末端治理,轉變為從“源頭”到“末端”的系統性施治。推進包括市政道路管網、綠道系統、黑臭水體治理等在內的宜居環境建設,不僅能挖掘城鎮化內需潛力,提高城鎮化水準,也能切實推進“百姓富”與“生態美”的協調發展。

  看不見的污染,重視生態修復建設。保障山、水、林、田、湖整個生態系統的和諧修復和休養生息,積極推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復、防護林體系建設、濕地生態防護工程、流域生態的系統修復等,是長江經濟帶實現綠色發展與和諧宜居的必由之路。

  推動産業結構的綠色升級

  對於可能潛在的生態環境污染,從供給和施治兩端發力,推動産業結構的綠色升級。

  一方面,加大供給側改革,制定更強有力的環境保護約束制度和激勵機制,發展綠色金融、綠色資訊披露等,引導市場向高端供給側的大力傾斜。另一方面,以環境施治為媒介,形成環境産業的聚集,充分利用千億治湖、千億引江濟淮等項目資源,以水為介,提高水污染防治、水資源利用、水安全防護、水景觀打造、水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用創新驅動區域的長遠發展

  以制度設計為基礎,以吸引人才為核心,以宜居環境為要素,打造新興的創新項目聚集區,用創新驅動區域的長遠發展。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發展優勢,房地産也不是經濟增長的唯一方式。安徽地處江淮沃土,自古人文薈萃。合肥作為區域核心,坐擁中科大,背倚巢湖,已經具備了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創新中心的潛力。

  如果再能遏制住推高房價的短期利益衝動,以更具優勢的房價吸引更多富有創新力量的年輕人才匯集,加之以良好的生態景觀保護,合肥必將成為令人心馳神往的水域“矽谷”,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並舉。

長江經濟帶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峽水利 8.83 5.12%
2 渝 開 發 6.93 4.68%
3 合肥城建 18.60 3.33%
4 華新水泥 15.23 2.21%
5 重慶港九 6.00 1.1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江投資 12.41 -1.90%
2 皖通高速 9.43 -1.05%
3 南 京 港 11.25 -0.97%
4 江西長運 8.22 -0.96%
5 巴安水務 7.76 -0.7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