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國家級示範區建得更多些吧

  • 發佈時間:2016-05-16 06:31:57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能夠有效帶動食品農産品擴大出口,不斷提高我省農産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産業的發展——

  今年一季度,我省農産品出口實現開門紅,出口批次、數量、貨值同比增加,其中出口水果1044批次4.53萬噸,貨值44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加149%、223%和159%。

  近年來,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為抓手,強化部門聯繫,推動檢政、檢企品質共治平臺建設,截至2015年底共建成國家級品質安全示範區13個、省級品質安全示範區4個,有效提升了産品品質,促進了我省食品農産品擴大出口。

  在示範區建設的推動下,運城蘋果、平遙祁縣酥梨、永濟蘆筍、岢嵐紅蕓豆、汾陽核桃、沁縣小米、天鎮小雜糧、昔陽高平食用菌、和順肉牛等,發展迅速、效益明顯。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示範區建設以來,我省農産品出口年均增長26%。示範區建設促使水果出口連續4年大幅增長,2015年出口達13.7萬噸,貨值1.5億美元。全省出口水果企業由原來的不足10家,發展到現在的50余家。山西水果成功進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高端市場,出口國家和地區由最初的8個增加到40多個。

  讓我省農産品優質優價優出

  昔陽縣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優越,盛産的雙孢菇以營養豐富、品質上乘而享譽省內外。但由於地處我省內陸山區,交通不便,雙孢菇只能在國內市場銷售,産量雖然逐年增加,但價格卻徘徊不前。

  為助推這一特色産業轉型升級,實現出口零突破,陽泉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技術幫扶,在雙孢菇生産企業全面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生産管理模式,還幫助企業完善標準化生産品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規範出口種植基地備案管理,加強疫情疫病和重金屬及農藥殘留監控,以提高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和産品品質,並積極推進昔陽縣出口雙孢菇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

  通過兩年多的雙孢菇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昔陽縣雙孢菇品質穩步提升,出口量連年增長。截至去年底,全縣雙孢菇種植面積達120萬平方米,涉及9個鄉鎮90個村,帶動3000戶菇農致富。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雙孢菇出口4310噸、貨值5270萬元;2014年出口5650噸、貨值6620萬元;僅2015年上半年雙孢菇出口6400噸、貨值6590萬元。近3年來,出口雙孢菇佔到全縣雙孢菇總産量的43%。

  在規模擴張的同時,雙孢菇産業鏈條也逐步延伸。目前,昔陽縣菌種研發、基料處理、烘乾、切片、罐頭深加工、籃子廠、冰塊廠、冷庫等配套産業也應運而生,一個完整的迴圈經濟圈基本形成,雙孢菇已經成為支撐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産業。

  去年底,昔陽縣已經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考核組的現場考核驗收,成為我省首家“國家級出口雙孢菇品質安全示範區”。

  無獨有偶。天鎮小雜糧示範區建設當年出口貨值達41.2萬美元,同比增長94.3%;隰縣玉露香梨獲准出口美國後,地頭價由每公斤6-8元漲到了現在的16元左右,價格是普通梨的3-4倍;岢嵐縣紅蕓豆憑藉特定區域品質優勢,外銷價格每噸提高了100美元……這些都是示範區創建帶給農民們實實在在的收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品質安全示範區其核心是從食品農産品安全大環境的宏觀管理入手,在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引入國際先進管理理念,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産,倡導“地方政府主導、監管部門參與、生産企業落實、全社會監督”,對一個地區的食品農産品生産環境,特別是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環境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從而建立以區域化管理為核心、覆蓋從種植和養殖源頭到餐桌全過程、符合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品質安全示範區,並以示範區建設引領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整個行政區域的出口食品安全。

  近年來,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出口食品農産品示範區建設這一平臺,和省農業部門、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定期商討和推出各項扶農興農措施,積極推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參與”的管理模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示範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示範區基地面積達140余萬畝,示範區果園90家,加工包裝企業42家,産品包括蘋果、梨、桃、蘆筍、紅蕓豆、核桃、雙孢菇等,走在全國示範區建設前列,有效帶動了我省優勢産品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出口食品農産品示範區在收穫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提高了産品品質。通過品質安全標準化體系的不斷建設和完善,示範區的出口農産品合格率明顯提高。該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已經連續多年對示範區産品實施安全風險監控,監控項目檢測合格率均達100%,出口産品品質得到了有效保證。

  省內示範區建設發展不平衡

  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植物檢驗檢疫處處長呂彥彬介紹,我省示範區建設雖然取得明顯成績,但從推進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由於産業結構等原因,省內示範區建設發展不平衡,有些地方政府對示範區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地方政府主體作用以及各職能部門相關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其次,示範區出口食品農産品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整體模式發展不夠全面,規模發展資金缺乏,承擔市場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不強。而且我省有實力的大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産品的出口。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示範區創建的推進。

  對此,省社科院侯曉斌建議,我省應加大推進示範區建設的政策扶持力度,如整合水利、扶貧、農業等項目資金向示範區産業傾斜,健全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路,加大專項經費投入,開展示範區建設相關宣傳和培訓。不僅如此,各地政府還應將示範區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特別是品質安全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主管部門全力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氛圍,促進示範區健康快速發展。各級政府還應該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採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辦法,積極組織和參與各種農産品博覽會、交易會、展評會、産品推介會,充分利用這一平臺,開展宣傳、展示活動,不斷提高我省農産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推動我省農業産業的發展。

  今年,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將繼續深入推進出口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在示範區建設“增點、連線、擴面”上做文章,擴大示範區農産品覆蓋面,同時力爭在示範鄉、示範企業建設上有所突破,促進農産品擴大出口。

  此外,該局還將積極推薦天鎮縣小雜糧、右玉縣小香蔥和沁縣沁州黃小米3個省級品質安全示範區申報國家級示範區。通過調研,今年還計劃在全省推進創建大同市番茄品質安全示範區、五寨縣甜糯玉米品質安全示範、高平市蘑菇菌絲品質安全示範區、臨汾堯都區水果品質安全示範區、運城鹽湖區鮮梨品質安全示範區、絳縣櫻桃品質安全示範區、祁縣黃粉蟲品質安全示範區等7個省級品質安全示範區。

  本報記者 孟 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