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通縮與通脹,對你影響有幾何?

  • 發佈時間:2016-05-14 14:05: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是世界經濟活動中常見現象。現在,歐元區和日本就出現通貨緊縮現象,辛巴威和委內瑞拉就出現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可以讓你的錢更值錢,但通貨緊縮的情況並不多見,也不會像通貨膨脹那樣嚴重。在歐元區,假設在2015年4月買一件商品需要1000歐元,到2016年4月買這件商品只需要998歐元。

  通貨膨脹可以讓你的財富化為烏有。在辛巴威,如果在1980年有10億津元那是一筆鉅資,當時可以兌換14.1億美元;但這10億津元到2009年1月1日只能兌換1000萬億分之一美元。

  嚴格地説,紙幣不算作是財富,因為紙幣的購買力會不斷發生變化,甚至會變成廢紙,這是因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緣故。

  本文就分析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究竟是怎麼回事,它們怎樣影響居民的生活。

  1 通貨就是在一國流通的貨幣

  在討論通貨緊縮(簡稱“通縮”)和通貨膨脹(簡稱“通脹”)前,我們先看看“通貨”是個啥東西。

  “通貨”就是“流通貨幣”的簡稱。各國通過法律的形式規定本國的通貨。例如,中國的通貨是人民幣,美國的通貨是美元,英國的通貨是英鎊。也有的國家把外國貨幣作為自己的通貨,如辛巴威自己的貨幣體系崩潰後,就把美元、南非蘭特、歐元、英鎊和波札那普拉這五種貨幣同時作為自己的通貨。巴拿馬更簡便,直接把美元作為自己的通貨,雖然自己也發行巴波亞,但巴波亞與美元等值兌換,發行巴波亞這種貨幣似乎多此一舉,所以,在巴拿馬常見的通貨就是美元。

  對加入某一貨幣聯盟的國家來説,聯盟貨幣就是自己的通貨。例如,有19個歐盟國家和6個非歐盟國家把歐元作為自己的通貨;8個非洲國家把西非法郎作為自己的通貨;6個非洲國家把中非法郎作為自己的通貨。

  2 通脹率小于零就是通縮,物價下跌

  我們經常聽説和談論的是通脹,很少聽説和談論通縮,這是因為通縮發生的幾率很小。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通縮會阻滯經濟增長,增加失業。所以,政府不希望發生通縮,一旦有通縮的苗頭,政府就開動印鈔機印票子,增加貨幣供應量就抑制住了通縮。

  當然,我們説“印票子”是增加貨幣供應量的通俗説法,央行即使不印票子,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利率以及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和出售債券或票據同樣可調節貨幣供應量。

  通縮通常發生在經濟週期的下行階段。經濟蕭條,百姓賺錢不容易,巴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人們捨不得花錢,消費疲軟,很多商品便賣不出去,企業為了回款只有降價銷售,導致物價持續下跌或長時間在低價位運作。

  目前,歐元區、日本、丹麥、瑞典、瑞士、澳大利亞等國家均出現了通縮,這才讓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把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或隔夜存款利率下調為負,試圖增加貨幣供給量。

  通縮的程度就用通脹率來表達,如果不是專業統計部門的精確計算,我們可以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漲幅看作通脹率。通脹率小于零就是通縮;通脹率等於零則表示物價穩定不變;通脹率大於零就是通脹。

  歐元流通後,第一次通縮發生在2009年6至10月;2014年12月起再次出現連續4個月的通縮;在隨後的5個月裏雖擺脫了通縮,但通脹率也僅在0%到0.3%之間;到2015年9月和2016年2月再現通縮,2月份的通脹率為-0.2%,3月份回升到零,到4月再度出現通縮,通脹率為-0.2%。

  也許有讀者會問:既然發生了通縮,為什麼不開動印鈔機印票子呢?要知道,很多國家和地區對印鈔控制相當嚴格,因為貨幣如猛虎,放出去容易,收回來難,一旦票子印多了造成惡性通脹,央行的很多貨幣工具就會失靈,這會給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

  3 通縮相當於漲薪,讓你手裏的錢更值錢

  居民希望通縮,因為通縮意味著物價下跌,讓你手裏的錢更值錢。

  假如今年通脹率是-10%,年初麵包價格是10元一個,年末麵包的價格就是9元一個。如果你的月薪是2700元,一個月的工資在年初能買270個麵包,因為通縮,到年末,你的月薪就能買300個麵包。

  從這例子可以看出,通縮著實提高了居民的購買力,給居民帶來實惠,即使工資維持不變,通縮相當於給你增加了300元的工資,購買力提高了11.1%。可見,在通縮情況下,貨幣購買力的增幅略大於通脹率的絕對值。

  4 通脹率大於零就是通脹,物價上漲

  我們接著來看看通脹是如何讓錢貶值的。

  假如今年通脹率是10%,年初麵包價格是10元一個,年末麵包的價格就是11元一個。如果你的月薪是2700元,一個月的工資在年初能買270個麵包,因為通脹,到年末,你的月薪就只能買245.5個麵包。

  如果工資維持不變,通脹就相當於給你減少了245元的工資,購買力下降了9.1%。可見,在通脹情況下,貨幣購買力的降幅略小于通脹率。

  5 通脹的外因就是“票子印多了”

  毫無疑問,通脹就是貨幣現象,用百姓的話説就是“錢毛了”、“票子印多了”。

  貨幣供應的增加量應與經濟增長相適應,一般來講,貨幣供應增長率超過GDP增長率就會出現通脹;反之,貨幣供應增長率小于GDP增長率就會出現通縮。

  需要説明一下,雖然從理論上講物價上漲需求減少,物價下跌需求增加,但市場上有時會出現“吉芬商品”,即物價上漲需求反而也跟著增長。例如,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因大地震造成放射性污染,中國居民搶購食鹽,食鹽價格由平時的一袋1元多瞬間漲到10元,好多商店還賣斷貨。此時的食鹽就成了“吉芬商品”,價格越漲,人們越搶。這不是因為生産食鹽的成本增加了,也不是因為食鹽更稀缺了,而是因為人們對食鹽價格上漲的心理恐慌造成搶購,價格因哄搶被抬高了。

  房價也是如此,如果裏面的投機炒作成分過大,人們認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這就造成一種心理恐慌,擔心以後房價還會漲,便搶購住房,把兒子、孫子的房子都給買下了。這時的房子也成了“吉芬商品”。

  但吉芬現象是極少數商品的短期行為,它在CPI裏的比重很小,不會影響到貨幣供應與物價之間的一般規律。

  6 脫離了金本位的紙幣更容易通脹

  上面説的“票子印多了”是通脹的外因,之所以票子能印多,是因為紙幣的製造成本太低了,可以忽略不計,需要多少錢就可以印出多少鈔票來。

  如果用貴金屬作貨幣,由於貴金屬的稀有性,其産量相對穩定,供應量不會突然增多,需要錢時也不能立刻從地下挖出黃金來,一般就排除了用貴金屬作貨幣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除非有關方面作弊,減少鑄幣的重量或降低鑄幣的成色。

  當然,在金本位下,就算以紙幣作通貨,也不會出現“票子印多了”的現象,因為此時的紙幣就是紙黃金,要印鈔票必須增加黃金儲備,不然就無法印出鈔票來。瑞士在1999年放棄金本位後,世界再也沒有實行金本位的國家了。

  所以説,通脹的內因是貨幣的材質——紙。失去金本位的紙幣就是政府的信用憑證,它失去了貨幣的內在價值,它僅保留了貨幣的交換價值。由於信用紙幣無任何抵押物,政府讓它值多少錢就值多少錢。

  7 通脹的本質就是徵稅

  假如你今天為別人提供5個小時的勞務獲得100元的報酬,你拿到的一張百元鈔票其實就是信用憑證,將來你可以用它換取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務,但這張鈔票將來能換回多少商品或服務,這就看通脹率了。由於這張鈔票是央行發行出來的,央行就把發行的貨幣計入自己的負債,所以説,央行是貨幣持有人的最後債主。

  由於通脹,假定10年後5個小時的勞務報酬是500元,你現在為別人勞動5個小時拿到的100元,10年後如果你需要別人為你提供勞務,這100元只能支付1個小時的勞務報酬,你的財富縮水了80%。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實,人們努力工作,省吃儉用,想積蓄一筆養老錢,但通脹會吞噬你的勞動果實,讓你的這筆財富縮水。

  政府的任何支出基本上都來自百姓的納稅,許多國家的徵稅權被議會牢牢控制,政府增稅難度非常大,有時為增加一項稅或調整稅率要辯論幾年。美國政府一直想推出增值稅,但辯論了幾十年也沒推出來。最近一次,美國參議院對增值稅動議進行無約束力的投票,85票反對徵收增值稅,贊成票只有13票。因為增值稅雖然名義上是對企業徵收,但實際掏錢納稅的是消費者,這會加重低收入者的稅負。

  如果政府繞開議會向央行借錢,這就是貨幣的財政發行,央行這只右手印鈔票,然後交給政府這只左手去花。印的票子被政府花出去,由於貨幣乘數的關係,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數倍于新印的鈔票,通貨的突然增多,而物品和服務卻沒有相應增加,根據上文的分析,這必然會爆發通脹。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籌集戰爭經費發行了巨量國債,戰後,加之戰敗賠款,德國政府只有靠印鈔償還國債,由此爆發了惡性通貨膨脹,僅1923年一年,物價就上漲了4.5億倍,人們取暖、煮飯不用劈柴,就用鈔票,因為用鈔票換來的劈柴還沒有鈔票本身耐燒。

  現在讀者應該明白了,德國當時的通脹,對政府最有利,這樣,政府就可以輕鬆地卸掉債務。像德國,當年借給政府4.5億元可以購買一家大公司,但後來政府還給你的4.5億元只能買一個麵包。

  所以,很多國家乾脆就把通脹叫“通脹稅”,如果通脹率是10%,就相當於對個人收入增加了10%的稅。

  8 通脹把能源大國經濟壓垮

  委內瑞拉是世界能源大國,石油儲量世界第一,天然氣儲量世界第八,煤炭儲量90億噸,水力資源極其豐富,全國電力供應主要來自水電。自然資源如此豐富的國家,竟被通脹把經濟壓垮。

  當年,委內瑞拉政府提出很多龐大的發展規劃,通過政府投資刺激經濟發展,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貨幣,於是,政府就大量印鈔,引發通貨膨脹。2008年1月1日,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委內瑞拉實行貨幣改革,發行強勢玻利瓦爾替換玻利瓦爾,新幣與舊幣的兌換比率是1‥1000,即過去辛苦勞動積攢的1000玻利瓦爾現在僅值1強勢玻利瓦爾。

  但貨幣改革未能阻止通脹繼續。居民不信任本幣,兌換美元,政府開始外匯管制,企業必須把外匯上交央行。企業沒有外匯就無法進口商品,而委內瑞拉居民的日常消費品又靠進口,在這種情況下,進口減少必然造成商品供應短缺。即使有的企業通過黑市搞到外匯進口商品,但通脹也把貿易利潤給吃掉,沒人會冒險從事無利可圖的國際貿易。進口商品稀缺又推高了物價,造成惡性迴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6年4月預測,委內瑞拉今年的通脹率為481%,2017年將達到1642%。

  現在,委內瑞拉的水、電、大米、麵粉、牛奶、麵包、啤酒、衛生紙等商品都要憑帶有指紋資訊的供應卡定量供應,食品和生活用品短缺率高達90%,藥品短缺率高達80%,導致疥瘡、瘧疾、痢疾、阿米巴病等多種疾病發病率躥升。

  委內瑞拉2016年4月26日宣佈,為應對電力供應短缺,所有公務員每週工作兩天(星期一和星期二),中小學上四天課(星期一至星期四)。

  通脹導致的物資匱乏,讓委內瑞拉印鈔的原料也沒有了。問題更嚴重的是,由於一直拖欠外國公司的印鈔費用,委內瑞拉恐怕將來連鈔票都印不出來了,那時本國貨幣體系必然崩潰,而只能流通美元等外幣。

  9 通脹導致貨幣體系崩潰

  辛巴威1980年獨立時其經濟水準僅次於南非,被譽為南部非洲的糧倉。辛巴威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鉑礦儲備,2006年還發現了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世界發現的最大鑽石礦。

  由於政策失誤,到2005年,辛巴威每人平均購買力倒退到了50年前的1953年。

  國民經濟日漸蕭條,但政府開支卻逐年增加,2007年,政府支出佔GDP總量的67%。由於政府無法再從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百姓那裏徵稅,便開動印鈔機狂印鈔票。

  1980年發行第一套辛巴威幣時,當年的通脹率為7%。後來發生了惡性通脹,政府不得不于2006年8月1日發行第二套辛巴威幣。

  根據研究機構的估算,2008年11月辛巴威的通脹率為79600000000%。2009年2月2日又發行了第四套辛巴威幣,一張鈔票的面值印到了100萬億元,第四套1津元兌1萬億第三套津元。

  2009年4月12日,辛巴威宣佈停止使用辛巴威幣,政府記賬貨幣改用美元,現在流通貨幣有美元、南非蘭特、歐元、英鎊、波札那普拉、澳大利亞元、印度盧比、日元和人民幣。

  一些國家的民意調查顯示,在眾多經濟事件和社會現象中,民眾最反感的就是通脹。所以説,物價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物價穩定不但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為此,很多國家央行把穩定物價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例如,歐美等多數國家把通脹率錨定在2%上,紐西蘭規定中央銀行的唯一目標就是穩定物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