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無人駕駛汽車顛覆的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6-05-13 07:31:20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楊駿 彭茜)作為多家企業的CEO,馬斯克近來春風得意,剛在網上銷售了40萬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又實現“獵鷹9”火箭海上回收兩連勝,還測試了管道超高速火車。然而他馬不停蹄,同時還把精力放到了無人駕駛汽車上。

  “無人駕駛汽車能取代公共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減少城市中的車流量”,在日前一次會議上,這位喜歡顛覆性産品的技術大咖,發表了這樣的見解。然而無人駕駛汽車僅僅是對未來交通出行模式的顛覆嗎?業界有識之士看法還很多。

  一、汽車業和保險業,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

  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會主席沃倫·巴菲特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雖然無人駕駛汽車有益於社會,但從長遠來看會影響保險商的收益,從而“顛覆”汽車保險業。

  巴菲特説:“任何讓汽車更安全的設計都有益於社會,但不利於保險行業。汽車保險行業一直致力於讓車更安全,如推動安全帶等設備的使用。但如果沒有事故發生,也就沒有買保險的必要了。”

  而無人駕駛汽車出了事故,誰來為事故“埋單”,如今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事情。

  二、行車與事故,選擇判斷標準説變就變

  左邊是賓利,右邊是三輪摩托,當碰撞不可避免,且無人駕駛車有選擇權時,撞誰?即使無人駕駛車極少發生事故,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這裡衍生的問題很多。

  比如遇到上述險情,三輪摩托價格便宜,但駕駛員被撞後更易受傷。那必然是要選擇撞賓利。但如果兩邊的車安全系數都高,又如何選擇?那是否會根據情況設定優先次序呢?如果在判定對兩邊車輛的安全威脅一樣,又會先撞誰?

  行車時遇到險情,如何識別和抉擇,涉及技術上的能不能,和要不要的問題。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一些行車道德標準和選擇標准將會被顛覆。當然,這些都與乘客道德和選擇無關了。那誰來設定這種選擇?管理機構還是製造商?

  三、汽車還是機器人?汽車的概念説改就改

  機器人,還是汽車?更多的專家願意稱智慧化無人駕駛汽車為輪式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的本質,可能就是包著汽車外殼的機器人,運輸搭載能力只是這種智慧機器的專長。

  畢竟它運用了大量人工智慧技術,比如識別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等。隨著智慧化的深入,除了能聯通外部,無人駕駛汽車還將具有自主決策、人機交流等更多智慧化功能。一些專家預測,它未來普及程度將超過家庭服務機器人。

  四、終端還是交通工具?舊産業格局説換就換

  一些學者認為,在未來,“無人駕駛+新能源+網際網路”將顛覆原有産業格局,創造一個智慧化、新能源化的新産業王國。

  這可以從近年來的一些展覽上看出端倪,在美國,越來越多車商的身影出現在電子展上,而車展上則少不了電子巨頭的産品。業內人士認為,這其實是一個信號,即汽車業正處於重大創新突破的臨界點,底特律和矽谷正在加速融合。

  如同現在的智慧手機,通話只是手機的部分功能,未來的智慧汽車,運輸將只是其中的一項功能。如果其他企業能在創新上拔得頭籌,未必不會成為未來的産業巨頭。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智慧化的無人駕駛汽車到2050年可以産生2000億至1.9萬億美元的産值。

  正是因為無人駕駛汽車對産業格局可能産生的顛覆性前景,目前全球已有近20家企業涉足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除了馬斯克的特斯拉汽車公司,以及賓士、寶馬、奧迪等汽車廠商外,也包括谷歌等網際網路巨頭。在中國,百度、北汽、廣汽、上汽、長安、比亞迪等企業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

  即便如此,無人駕駛汽車短期內也提出了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技術上,無人駕駛系統如何優化感知識別能力,從而應對諸如進出隧道光線複雜變化、車道線遮擋、交通標示牌污損、不規則大貨車趨近等特殊情況。而如何全力避免駭客入侵以及當機等情況,將事關道路擁堵和行車安全。

  此外,當技術文明奔跑得太快時,政策法規如何適應新情況也是個問題。誰來為事故埋單,如何制定新的自動駕駛交通法規,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標準是什麼等,都需要人們儘快做深入探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