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龍崗區:用融合打造文化新業態

  • 發佈時間:2016-05-13 05:55: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化+科技、文化+體驗、文化+創意、文化+農業……第十二屆文博會上,“文化+”概念成為一大熱詞。以“融合”為關鍵詞和主旋律,連續參展12年的深圳市龍崗區展示了其依託創新科技提升文化創意內涵、繁榮文化新業態發展的魅力成果。

  文創園的強度和溫度

  “從北到南,我在國內一線城市走訪考察了一大圈,發現文化産業還是在深圳最接地氣。”設計師欒立銀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概念設計是藝術,但文化發展規劃應從産業角度出發,注重良性互動,文創園區建設不能是空城,不能沒有溫度。

  欒立銀在第十二屆文博會2013文化創客園分會場開設了一個免租低租眾創空間“異·空間”,專門用於為文化創客提供公共研發場地。

  欒立銀把“有趣、好玩、交融、講究互動”視為打造文創園區和空間的關鍵詞,致力於將其變為公共藝術作品,更加有美感。記者在“異·空間”看到,這裡有專門給創業者、自由職業者提供的共用空間,還有創導沙龍、創客公寓配套、車庫會議室及繪畫、陶藝、彩繪公仔、小機器人設計組裝等酷玩設置,充滿“文化+”的互動體驗元素。在本屆文博會上,這個空間被作為一大亮點對外開放。

  記者發現,位於龍崗區的13個文博會分會場上都具有“以産業發展為基礎、務實又接地氣,增加互動性聚集人氣”的特點。在坂田手造文化街&創意園分會場,這裡集中展示的産品契合最新的行業發展趨勢,而且和最新科技結合密切,消費需求比較旺,涵蓋了虛擬現實人工智慧互動娛樂物聯網、新媒體、雲平臺、多媒體技術、影視動漫、創意設計、跨境電商等領域。這些展品,大多數都是該園區企業自主研發推出的産品。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並陸續培育出精品項目和企業,但在2012年産業園剛開園時,我們還是比較迷茫的。”坂田文化創意産業園戰略投資總監奚德告訴記者,當時深圳很多産業園崛起,坂田文創園最初定位在文化創意這一塊,涉及行業較單一。引進的企業以創意設計、包裝設計、文化設計為主,此後兩年一直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經過探索和分析,我們根據市場的變化逐步走上‘文化+’的路線,接觸了科技、貿易、電商類等有成長性的企業,行業跨度比較大了,也開始進行産業整合,逐步取得較好的成效。”奚德稱。

  新興的坂田文創園借著舉辦文博會分會場的契機成長為文化精品園區,老牌的産業園區也在不斷壯大。全球重要的商品油畫集散地大芬油畫村,就匯聚了60多家規模相對較大的油畫經營公司,1200多家畫廊、工作室以及畫框、畫布、顏料等繪畫材料門店,形成以油畫為主,附帶書畫、刺繡、雕塑藝術品及其他工藝品經營産業鏈,並借助科技手段把大芬藝術搬上網路平臺。在本屆文博會上,大芬油畫村分會場舉辦了大芬藝術家原創作品展、藝術創想創意集市等,把大芬藝術家對商品化的社會消費、對傳統學術特色的理解以原創性、時代性、學術性的作品展現出來。大芬油畫村還引入谷歌大數據應用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幫助大芬藝術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場。

  “文創園區一定要有獨特的文化味,做足創意,同質化的文創園將會淪為低等的商業園。”欒立銀錶示,文化味不僅要有硬環境的支撐,還要靠個性化的“軟實力”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景,有強度也要有溫度。

  “文化+”見證文化變遷

  “融合”是當前文化産業發展的主旋律。龍崗區借助文化融合發展的契機,積極推動“文化東進”,實現文化品牌“引進來的同時走出去”,借助政校行企合作搭建平臺推動文化創意産業與其他産業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新業態。

  今年首次成為文博會分會場的橫崗眼鏡城曾被稱為“眼鏡王國”,年産眼鏡超過1.2億副,約佔全球高端眼鏡産量的70%;95%的産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産業規模、創意設計、相關技術、産品品質、産業鏈及配套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伴隨著人力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傳統的代工貼牌生産利潤微薄,很多企業面臨發展瓶頸。在自創品牌、産業升級的過程中,橫崗將時尚、藝術、科技“融”到眼鏡的設計中,從項鍊、書卷乃至小小魚鉤中挖掘設計靈感,巧用冷門材質做出精妙構思的藝術品,讓一副副眼鏡“玩”出高端、時尚的新花樣。

  “融合”讓這裡的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文博會橫崗眼鏡時尚e城分會場負責人、時尚易城投資公司副總經理鄭凱平認為,這裡已成為深圳推動優勢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和眼鏡産業轉型升級的公共服務平臺。在轉型過程中,研發設計成為品牌發展的點睛之筆。橫崗本土設計師單浩表示,設計師們五花八門的靈感碰撞和創意摩擦是橫崗眼鏡創新發展的“制勝法寶”,橫崗也為設計師們搭建起更完善的交流陣地和創意“熔爐”。

  “本屆文博會將通過實物、聲光電、故事化情景以及互動式體驗等方式展現眼鏡與産業、文化、科技碰撞的故事,以及鼻樑上的文化變遷。”鄭凱平稱,文博會期間還將推出龍崗眼鏡産業轉型升級成果展,舉辦中國供給側改革與眼鏡産業轉型峰會、跨境電商攜手眼鏡産業走向世界峰會及眼鏡業與眼視光融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今年參展文博會的企業和項目中,與文化相融合發展的亮點很多,其中來自深圳平湖街道的綠膳谷基於網際網路線上交易及線下體驗,推出農業文化創意、健康飲食體驗、農創手造展示服務,在文博會期間推出餅乾學院、咖啡工廠、大米文化館、蜜蜂故事館、奶牛牧場、美食手作互動活動,為都市人帶來“文化+農業”“文化+創意”等飲食文化體驗。

  但“文化+”究竟該怎麼+?在奚德看來,還是要跟著市場走。“目前很多文創企業都在隨著市場變化不斷調整自我,這也迫使我們將符合市場需求的其他優勢資源融進來,走‘文化+’的路線。”奚德稱。

  2015年,龍崗區提出探索“以租金換股權,通過直接投資入股,從房東變成股東,打造4.0版産業園區”的發展模式。目前,這一探索已獲得實踐樣本。2015年,坂田文創園完成對原創動漫企業時代科騰10%的股權投資。“這一投資的完成具有里程碑性意義,標誌著園區轉型走上工業4.0的道路。”奚德説,“我們不想做單純的房東,停留在單純的收租模式上,文創園區需要發現的是如何與企業聯動、把企業的優勢和我們的資源整合到一起,孵化有潛力的文化創客及創新型企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