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連線:面向新時代的新樂章——國際經濟觀察人士談中國“十三五”規劃

  • 發佈時間:2016-05-12 14:28: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康逸 汪平 李潔)“增長乏力”是世界經濟的主要煩惱;“復蘇疲弱”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形勢。面對如此挑戰,越來越多的國際經濟觀察人士認識到力促轉型升級,努力挖掘新經濟增長點的中國為破解全球經濟增長的難題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新機遇。近期新華社記者對多位國際經濟專家學者進行了採訪,他們正在傾聽中國“十三五”規劃奏響的新樂章,解讀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邏輯,發現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新紅利。

  世界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當中國經濟新常態遭遇世界經濟新平庸,國際經濟觀察人士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投下了信任票: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開年以來中國經濟凸顯潛力足、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的特點。

  阿根廷“亞洲與阿根廷”研究中心負責人古斯塔沃·吉拉多説,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飛躍式發展。中國推出的“十三五”規劃,是對過去發展戰略進行思考和總結的成果,既保持了發展政策的穩定性,又根據社會現實和外部環境進行了調整和創新。

  英國標準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秦智濤表示,他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十三五”規劃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來應對可能的經濟風險。他們從西方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避免類似危機在中國重演。他們富有開拓精神,明白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重要性。”

  匯豐控股集團主席范智廉也表示,他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信心。出口疲軟和全球需求疲弱使中國經濟面臨巨大壓力,“但我不認為中國經濟會硬著陸。”

   世界讀懂中國經濟新規律

  當中國經濟新常態遭遇世界經濟新平庸,國際經濟觀察人士讀懂中國經濟發展路徑的新規律:進入“十三五”的中國,處於新舊發展動能轉換期,最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能,形成新結構。

  德國工業聯合會秘書長馬庫斯·克貝爾認為,中國經濟經歷了艱難的轉型。首先,從投資為主轉為個人消費驅動;其次,從大量投入資金、勞動力推動增長轉為用技術帶動增長。“一旦改革計劃大規模實施,轉型的進程就會加速。這對中國保持‘世界經濟重要火車頭之一’的地位是個絕佳的機會。”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別爾格爾認為,從整體上來説,中國在經濟發展方式上有必要實現更新換代,依靠創新、發掘國內市場動力來繼續帶動經濟增長。他強調,“中國政府的宏觀戰略方針是正確的,中國經濟正走在正軌上。中國的生産部門正在大力發展技術創新,中國政府也在下大力氣推動科技進步和技術發展。”

   世界看重中國經濟新動能

  當中國經濟新常態遭遇世界經濟新平庸,國際經濟觀察人士看重中國經濟發展創造出的新動能:新産業、新空間、創新驅動、新機制、新格局……“十三五”期間,“新”字當頭的中國經濟為世界注入更多活力和動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穩定支點。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認為,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中國對外開放新思路對世界經濟的意義是:中國經濟在制度、商品、資本、人才上與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的源泉之一,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先進技術,商業模式和優質産品;中國將從供給側發力,在産能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助力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湯之敏説,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機遇,令世界有更多獲得感,其中包括:試行投資負面清單後外資可以進入新領域;金融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外資機構可以提供更多新金融産品和服務;崛起的中高收入消費群體帶來了對高品質消費品、服務以及海外旅遊的旺盛需求;與經濟轉型高度相關的産業,比如機器人新能源和環境保護以及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商業模式也創造了更多機遇。

  德國柏林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部主任克裏斯蒂安·德雷格爾表示,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對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經濟觀察人士期待“十三五”規劃落到實處。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詹姆斯·勞倫斯森教授説,“十三五”規劃最大的挑戰就是將戰略文件的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政策行動。“我相信,在未來幾年中,‘十三五’規劃將使中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參與記者:葉書宏、吳叢司、胡小兵、李穎、趙博、張繼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