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呂梁山上的“摩托醫生”——記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村醫賀星龍

  • 發佈時間:2016-05-12 06: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存瑞  責任編輯:羅伯特

  16年來,他背壞了12個藥包,騎壞了6輛摩托車,行程40多萬公里,在大山中爬冰臥雪、櫛風沐雨,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出診17余萬次,保障了周邊28個村莊百姓的健康。

  他不富裕,卻免收出診費37萬餘元,還為13戶五保戶支付藥費4.5萬餘元。

  他是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鄉村醫生賀星龍,在缺醫少藥的呂梁山腹地堅持行醫多年,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最美鄉村“摩托醫生”。

  隨叫隨到的醫生

  5月的呂梁山,乍暖還寒。《經濟日報》記者驅車從山西臨汾市進入大寧縣,翻過幾座大山,才來到徐家垛鄉。向路邊老人打聽賀星龍,老人家説,“呵,是龍娃子呀,樂堂村的赤腳醫生,不管白天黑夜,他隨叫隨到”。

  在樂堂村賀星龍的診所等候他時,記者與三五村民聊起賀星龍。村民們説,方圓百十公里沒有不認識賀星龍的。就連附近永和縣及黃河對岸的陜西省延長縣的村民,有個頭疼腦熱的,只要一個電話,賀星龍就騎著摩托車趕過去了。

  記者撥打賀星龍的電話,聽到“您好,賀星龍醫生對各村常見病提供24小時到府服務,不收出診費”的彩鈴聲音。村民們説,這是賀星龍在2006年設置的,當時,他還印發了4000多份傳單和名片。

  隨著一陣摩托車聲響,賀星龍回到診所,他剛才去徐家垛村給一位老人看病了。眼前的他,戴著一頂蓋住了耳朵的帽子,穿著一件褪色的灰色衣服,鼓鼓囊囊的行醫包背在肩上,中等個子,臉膛黑紅,眼角泛起幾道與年齡不相符的皺紋。

  正準備吃午飯時,賀星龍的電話又響了,他憨憨一笑説:“有個村民發燒咳嗽,我得趕過去。”記者跟隨他來到這位患者家中。賀星龍熟練地為患者聽診、開藥、輸液,並不時安慰兩句,患者的情緒漸漸穩定:“龍龍,這回多虧你了。”

  説起賀星龍,村民們都記得那個故事:2013年臘月的一天,下著鵝毛大雪,索堤村賀潤平的孫子發高燒。賀星龍接到電話後,背上行醫包,騎著摩托車趕去。不料,雪越下越大,坡陡路滑,賀星龍連人帶車一起跌進路邊1米多深的溝壕裏,右腳受傷。他忍著腳痛,扶起摩托車,艱難地趕到患者家中。第二天,他的腳更腫了,就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出診。

  為村民送醫送藥

  在距樂堂村十里路的上村,五保戶馮對生孤身一人住在村裏閒置的學校裏。老人雙腿殘疾,腳踝處皮膚潰爛。賀星龍知道後,便天天到老人家裏,照料老人吃喝,給老人看病換藥,從不收診療費,藥費也由他來墊付。

  “有錢看病,沒錢也給看病。這娃從來沒有張口要過錢。這不,現在我還拖欠星龍100多元醫藥費。”索堤村70歲的龐潤娥患有高血壓,今年年初頭暈得厲害,賀星龍給她輸了5天液。她家裏經濟拮據,一時拿不出醫藥費,只能等賣了核桃再跟賀星龍結算。

  在賀星龍家,記者發現了7本厚厚的賬本,上面記著他多年來給部分低保、無保老人贈送的藥物數量,總計價值45689元;還有近4年患者賒欠醫藥費的賬目,有些因為種種原因已成死賬,多達57235元。“以前的賬我已經全燒了。”賀星龍告訴記者,“村民生了病,總不能因為沒錢就不給看吧”。

  “村裏有不少五保戶、低保戶,給他們看病我都不要錢。去年收成不好,不少人看病就先賒著。”賀星龍説得輕描淡寫。

  其實,賀星龍並不富裕。他每月僅有400元的固定收入補助,以及公共衛生補貼和一針5元的疫苗接種補助,妻子在一家列印店打工,每月工資700元,再加上種地的收入,他家年收入約2萬元。

  那麼,是什麼支撐著賀星龍留在村裏為村民行醫16年呢?賀星龍説,“回村給鄉親們看病是我兒時的願望”。

  賀星龍12歲那年,最疼愛他的爺爺得了腎病,因無錢醫治去世。臨終前,老人拉著賀星龍的手説:“娃呀,好好唸書,長大學醫。”從那時起,賀星龍就有了當醫生的念頭。

  1996年,賀星龍考上了太原市衛校,可每年6800元的“鉅額”學費讓他望而卻步。無奈之下,他選擇了每年只需3000元學費的運城民辦衛校。就這3000元,也是全村人湊齊的。畢業後,大寧縣縣醫院曾想留下賀星龍工作,可他推辭了,執意要返回村裏,“是大夥湊錢供我學醫,留在城裏,良心上就對不起鄉親們”。就這樣,賀星龍回到村裏,每天早上5點出門,晚上11點多回家,為患者看病。

  2009年,賀星龍的兩個孩子到縣城上學,妻子想讓他把診所開到縣城,偷偷租下一間門面房。可賀星龍不同意,他放心不下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他説:“不是村民離不開我,是我離不開村民。”在他心中,山村病人的事,就是他心中頂天的大事。(經濟日報記者 劉存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