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造文化産業奇跡

  • 發佈時間:2016-05-12 05:52: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深圳雖然僅有短短36年的發展史,卻形成了有個性、有特點、有競爭力的城市文化。

  彰顯創新活力

  12年前,文博會在深圳這片沃土上應運而生。如今,文博會已成為“中國文化産業第一展”,創造“政府投入1億多而累計成交額超過1萬億元、實現文化出口額達1千億元”的奇跡。

  奇跡的産生並非偶然,是深圳沿著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軌道不斷前行的成果。2003年,深圳成為全國9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之一,並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自覺擔當起為文化體制改革與發展探路的歷史使命。

  “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礎,是各個領域創新的精神動力。”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表示,對於深圳來説,就是發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著力建設文化強市。

  十餘年來,深圳文化創意産業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2015年深圳市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1021.16億元,形成60多個文創産業園區和基地,增長態勢良好。深圳成為中國首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工業設計市場佔據全國逾60%的份額。

  深圳文化創新的成果在文化事業的發展中也得以體現,目前已連續舉辦16屆讀書月,舉行閱讀活動約5000項,參與讀書月活動的市民達1億多人次,每人平均購書量連續24年保持全國第一。

  深圳文化發展的力量還顯現在文化精品創造中。數據顯示,深圳迄今有約45部作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音樂工程”每年推出800多首原創歌曲,文藝精品獲國家級以上大獎約2000項。

  釋放創造活力

  幾年前,國內文化産業發展剛剛興起,深圳便根據自身特點,創立了“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金融、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模式。如今,文化創意産業的“深圳模式”已走向成熟。

  “創新是文化的生命。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必須培育和弘揚創新文化,而創新文化的形成又離不開文化創新的推動,二者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李小甘説。深圳在文化領域先行一步,形成了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市場體系。繼文博會之後,文化産權交易所、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國家級平臺相繼亮相,有力拉動了全國文化産業的發展。依託文博會,銳意創新的文化體制改革成為深圳文化發展的活力源泉。

  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深圳的改革實踐一直先行先試,凸顯“深圳創意”。其中,效益集團建設、國有文化集團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交所指定進場業務等多項舉措均為首創,國有文化資産監管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文化深圳”走向國際

  隨著深圳城市文化蓬勃發展,競爭力不斷加強,“文化深圳”積極探索“走出去”。

  比如,作為深圳原創文藝作品的代表,《人文頌》這部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響樂歷經6年打造,于2013年9月21日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首次奏響,2014年9月登上聯合國總部的人文殿堂。

  還有一大批深圳文化精品走向世界。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原創動漫《熊出沒》銷售到美國、義大利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十二生肖總動員》進入俄羅斯等33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出品的原創動畫已累計出口15萬分鐘,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圳先後有55家企業、14個重點項目被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騰訊、A8音樂集團、華視傳媒等一批深圳優秀文化企業在境外實現上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