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弈生物:把基因檢測的成本降下來
- 發佈時間:2016-05-12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業故事
抽一管血,就能判斷腫瘤的類型,確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讓醫生知道什麼藥對這一患者是最有效的,對癌症病患來説是這是基因檢測技術帶來的重大利好。
最近,華弈生物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吳一雷處在他事業發展的關鍵期,他獲得了來自不同的幾家投資公司的資金,這些錢讓他有更多機會拓展他的“夢想地圖”,當然同時他也需要更多地適應普通人的語境,讓更多人明白他做的那些高大上的技術工作是怎麼為普通人服務的。
“數據庫越大,資訊分析做得越好,給用戶的檢測結果就會越有效,簡單説我們就在做這個事”,在位於昌平的一間創業空間裏,吳一雷向記者解釋生物資訊技術的妙處,專業出身的他用了許多術語,難以讓普通人聽懂,但他試圖用最科普的表達方式讓外行人明白他這些年一直在追求的事業。
生命科學與資訊技術結合實現更大價值
吳一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通過基因檢測,可以幫助人們從遺傳角度更多地了解自己,例如是否具備某些疾病的易感基因,亦或是與某些體質特徵相關聯的“天賦基因”,了解這些資訊,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定制“生活習慣”,真正做到提前預防,健康生活。而這一切都依賴於生命科學與資訊技術的結合,對測序實驗所得到的基因序列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讀。
吳一雷介紹説,另一方面,針對已有初步症狀的患病人群,基因檢測則可以幫助醫生進行臨床診斷和病理分析,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選擇用藥或者治療方案,可以大大地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也避免了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對於醫生來説,判斷哪些人適合哪些藥物,則需要依據基因檢測結果。”吳一雷説,“具備這種基因檢測能力的公司或醫院大部分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患者要做這類檢測往往需要寄送樣本,甚至本人親自來大城市就醫,無論從時間效率還是成本角度來説都非常不方便。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能夠讓更多的人容易獲得基因檢測服務,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用更低廉的價格拿到結果。”
讓複雜的技術用起來變簡單
跟吳一雷聊天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是十足的科研人員,講起他的研究領域便容易收不住,一個一個專業詞彙往外蹦,經常是講了一刻鐘發現聽眾一臉茫然,他便尷尬地笑。這事真不能怪他!這位電腦資訊領域的專家,又研究生物資訊多年,他的“小宇宙”別人不懂也是情有可原。讓普通老百姓聽懂吳一雷的生物資訊學並不容易,但用上他的技術卻是再簡單不過。
今年是吳一雷回國的第六年,從2010年他由新加坡回來開始,他已經“混跡”生物資訊圈的各個領域。在他看來,這一切積累都是為了學以致用。“我當時博士畢業並沒想過留在新加坡,我一心想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做過的研究用到實踐中來,我回國後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市計算中心做産品研發”。這是一個具有科研性質的國有轉制企業,在這裡,吳一雷接觸到更多的機會。“我通過那個平臺不僅熟悉了國內的生物資訊圈子,還接觸到很多的市場資訊,甚至積累了一些企業管理的經驗,這些能更好地幫助我在將來把技術轉化為産品。”吳一雷説。
“我非常熟悉資訊技術,又對生物技術和基因檢測技術有多年的積累,我就想能不能把這二者更好地結合起來,讓一項複雜的技術用起來更加簡單,讓更多的人受益。”吳一雷説。對他來説,一直以來,讓自己的所學為大家所用是從未改變的目標,如果用一句流行的話總結,那就是葆有初心。
在極度燒錢的行業做成本控制
2014年,吳一雷終於走出了他實現夢想的關鍵性一步。他從北京市計算中心辭職創立了華弈生物,他要用實際行動實踐他學以致用的夢想。曾經的“鐵飯碗”也好,持續多年的學霸光環也好,都已經是過去時。從這一刻開始,他不僅要做技術,還要適應廣闊而多變的市場。
目前華弈生物是一間只有十個人的公司,租著一間不大的辦公室,但是這並不影響公司基因檢測和數據分析服務的能力。在成本控制這個問題上,吳一雷有他的見解。我們所做的事情處於極度燒錢的行業,建一個實驗室至少需要幾千萬的投入,儀器、試劑、伺服器等都是昂貴的資産投入,但是羊毛始終要從羊身上來,這一切最後會轉化為基因檢測的高成本。“我們正在嘗試一種新的方式,那就是提供整合性的服務。一面與北京理化所合作,租用他們的設備儀器甚至是實驗室整體,另一面與體檢中心、醫院合作,聯合開展檢測和研究課題,獲得更多的數據,“這能夠讓我們更加專注做好下游數據分析的工作,能更多的降低成本。”吳一雷説。
現在,除北上廣大城市外,公司正努力與更多二三線城市的體檢中心、三甲醫院、第三方機構合作,預計今年會在50多個城市布點。吳一雷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基因檢測對健康預警以及各類腫瘤治療的關鍵作用,也讓更加廣泛的人群享有更便宜快捷的檢測服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