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陽:用“心”雕琢航太精品

  • 發佈時間:2016-05-12 01:30:3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刺耳的金屬撞擊聲,猛然將車間灌滿,擠壓著人們的耳膜,一件報廢零件被狠狠砸在地上。

  一位車工師傅指著地上的零件,瞪著徒弟喝道:“這麼簡單的活兒,你怎麼能幹廢了?”

  師傅叫戚建國,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是大家公認“就知道幹活”的勞模。

  徒弟叫王陽,是戚建國的“關門弟子”。他垂首站立,不知所措。

  這次教訓讓王陽印象深刻。後來,他創造了連續21年無廢品的驚人紀錄。訣竅只有兩個字——“用心”。

  1985年,不滿20歲的王陽從部隊復員。他的人生目標很簡單,想找個“好一點”的工作。在父親的建議下,他進入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111廠,成為一名車工。

  剛入行的王陽是個“白丁”,不了解設備、看不懂圖紙。但看到戚建國加工産品,一刀一刀的,把普普通通的鐵疙瘩變得像藝術品一樣,既光滑又精巧,他覺得很神奇,著了迷。

  他挨過罵、經歷過懵懂無知,王陽沉下心來,刻苦鑽研,用了10年時間,做出了讓自己滿意的“藝術品”。

  1997年,111廠承擔了神舟飛船十大關鍵件之一——連接分離機構的研製和生産任務,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之一,王陽負責連接分離機構關鍵件的試製加工。

  沒有資料可以參考,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國內連生産此類産品的先例都沒有。王陽和工友們在機床邊連軸轉了兩個多月,反覆摸索驗證,終於完成了加工任務。從“神一”到“神十”,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交會對接,王陽交付的産品合格率100%。

  “用心”,説來容易做起來難。每次接到任務,王陽總會拿著工料反覆觀察,認真思考,“眼到、手到、心到”才能開工。他有個習慣,常把加工完的剩料攢起來。在管理嚴苛的軍工企業,此舉有些違規,但廠裏對他“網開一面”。他把這些廢料放在工作室,每當遇到棘手任務,就先用它們試製一次練練手,有十足把握了再正式動工。

  慢慢地,王陽也成為像師傅一樣的“大師”,連續獲得省、市及集團公司大獎。2011年,廠裏給他壓了擔子,讓他擔任值班工長,主要負責安排生産任務。

  誰料,離開生産一線的王陽很快陷入“人生低谷”,任務排來排去都不滿意,最後往往還是親自動手。幹了一年多,他渾身不得勁,情緒低落。領導發現,他還是適合當“尖刀班長”。

  回到生産一線的王陽如魚得水。2012年,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當選全國勞動模範。近10年,他完成工時58512小時,相當於普通人幹20年。

  如今,王陽已在三尺車床前堅守了31年。除了神舟飛船連接分離機構,他還完成了探月工程關鍵裝置、兩種大型運載火箭及一系列重點裝備發動機部件等研製批産任務。多年來,他攻克了26項生産難題,實現29項技術革新,33項技術成果納入工藝規範,獲得3項國家專利,創價值近百萬元。

  面對媒體,王陽已然“久經考驗”,回答問題有條有理,但話也不多。該説的説完,他就坐在那,目光低垂,抿著嘴唇,黝黑的臉上刻著深深的法令紋。工友揭他的短:“第一次當上勞模時,念稿練了多長時間你記得不?”他憨厚地一笑。

  對於當初找“好工作”的心願,王陽是滿足的。雖然辛苦,但這項工作給他帶來了體面的收入、眾多榮譽,以及強烈的自豪感。每當電視上看到載人航太、探月工程等任務報道,他都會驕傲地對家人説:“這裡面有我做的零件。”雖然由於任務特殊,很多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産品是什麼、用在哪,但他知道,自己為祖國航太事業貢獻了力量,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科技日報北京5月1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