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經濟提質增效探路——聚焦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 發佈時間:2016-05-11 14:47: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濟南5月11日電(記者宮喜祥、劉寶森、張旭東)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不久前獲國務院批准。這個以“藍色經濟引領轉型升級”作為戰略定位的自主創新示範區將被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為經濟提質增效探索新路。
依託“藍色經濟”六市合建示範區
海洋經濟生産總值佔全國的1/5,海洋經濟實力居全國首位,以海洋化工、海洋藥物、海洋裝備製造等代表的産業在這裡聚集…… 圍繞藍色經濟發展,山東半島地區一直有著不俗的表現。
“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將由濟南、淄博、濰坊、青島、煙臺、威海六家高新區聯合創建,這與其他示範區不同。”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劉為民在介紹示範區建設模式時説,六家高新區處於海洋科技創新前沿,藍色經濟發展高端,既有産業互補,又有産業鏈上的互動。
山東半島高新區高新技術特別是海洋産業技術發展勢頭強勁。去年實現高新技術産業産值7197億元,佔區內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71%,佔6市總産值19.5%。
這一區域還擁有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聚集全國50%以上的海洋科研機構和70%的海洋高端人才,自主研發的海洋監測設備、海洋鑽井平臺、海洋生物醫藥等一批重大高新技術産品填補國內空白,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
“自主創新的核心是科技創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王栽毅説,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戰略定位離不開海洋科技的支撐。實驗室將從增強核心技術供給、建設國際化開放性海洋研究基地和建設海洋高科技人才聚集地三方面,著力支援示範區建設。
創新主體“聞風而動”加速科技攻關
科研單位和創新企業最先嗅到自主創新示範區將帶來的變化。
“會有更多的創新企業在示範區內孵化,更多的科研成果得到轉化。”位於濟南高新區的山東資訊通信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永信認為,這也是自主創新示範區應有之義。
在由這個研究院孵化的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員正圍繞著量子通信科技進行攻關。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實用化量子通信網路和世界上首臺上轉換單光子探測器樣機在這裡已經成為現實。由這家公司參與的量子通信“京滬幹線”項目計劃將於今年底建成,一條千公里級別的量子通信“高速公路”將貫穿首都、黃渤海經濟圈、華東沿江經濟帶。
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重點打造一批區域性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施“透明海洋”“問海計劃”等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打造區域性的産業“名片”……一系列推進示範區建設的措施已經提上日程。
負責“透明海洋”項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介紹:“透明海洋”研究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構建綜合立體觀測系統,為國防、海上通道、深海重大工程安全等提供科技支撐。在此過程中,實驗室將使海洋觀測儀器進口率從90%下降至60%至70%,並致力於海洋儀器産業化發展。
“量子通信”的字眼同樣出現在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建任務中。山東提出,依託量子通信技術轉化基地等創新載體,集中打造面向深海數據傳輸、海洋衛星通信、環境協同觀測等領域的新興資訊産業集群。
“想講明白太難了!”在濟南從事量子通信研究的周飛博士用通俗語言解釋説,現有光纖通信普遍使用強光,量子通信則是單光子。如將光纖強光比作一條河,那單光子大小只是一滴水,光子不可被分割,傳輸過程中遭複製竊取極易被察覺,所以量子通信被視為目前保障通信安全的最佳解決方案。
“我們將加快量子技術産業化步伐,打造中國量子‘IBM’。10年到15年後,讓普通人都能享受到量子通信技術帶來的好處。”周飛指著自主研發的系列量子通信設備自豪地説。
示範區為區域改革發展注入活力
擔任人事工作辦公室主任的耿春山現在工作的部門,從原來的“組織部”改革為“人力資源管理部”。他説,為更好對接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濟南高新區政府部門的配套改革正在加速推進。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徐群介紹説,除推進大部制改革外,下一步濟南高新區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聘用制,全員企業化管理,跟企業一樣考核,更好接受監督、更好實現能上能下的原則要求,進一步激勵提升政府機關的行政效能。
牽一髮而動全身,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倒逼政府部門改革,更為各地發展注入新動力。
于永信透露,為在示範區內更好發揮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和高端孵化器功能,山東信通院計劃本月中旬,再引進10個創新創業團隊和15家科技服務機構,進一步豐富研究院的服務手段和功能。
作為創新發展的示範窗口,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還將全面享受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業通過股份轉讓代辦系統進行股權融資等全國推廣的中關村6項政策,以及股權獎勵、稅收優惠等4項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惠政策。
劉為民表示,目前山東正推動“6+4”政策落地實施,同時加緊研究進一步支援示範區發展的有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