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紅經濟:從爭奪IP産業資源到“搶人遊戲”

  • 發佈時間:2016-05-09 09:03: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産業資本對IP的搶奪日漸白熱化,以及IP因網際網路的崛起開始泛指一切與眼球經濟相關的品牌,部分基金經理注意到,在IP資源搶奪戰中的催化下,網紅經濟成為一個新的概念。網紅經濟是IP資源搶奪戰從小説、遊戲、動漫等內容品牌向人格化的發展,網紅經濟實際上是藝人IP産業的一個細分領域。

  産業資本強化佈局

  自從創辦了電競直播平臺熊貓TV後,用人民幣來搜尋鎖定電競選手、電競主播就成為王思聰的一大愛好。在王思聰希望挖一位電競選手去萬達旗下的網際網路電競平臺後,被王思聰關注的那位電競選手在上周回應稱,如果給5000萬元就可以考慮。王思聰有沒有答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幾乎所有與網際網路用戶的眼球相關聯、能夠給平臺帶來流量的人都開始網紅化。在上週末,電競圈內一個重要的跳槽新聞是鬥魚TV旗下的四位電競主播在微網志上宣佈跳槽到另一家平臺,顯然網紅很重要。

  基金經理對網紅概念的搜尋已經傳導到上市公司,正如同部分基金經理所認為,二級市場所想要的,上市公司一定會給。自從網紅經濟在今年一季度末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後,A股上市公司最近的一系列緊密佈局也彰顯出産業資本對網紅經濟的態度,上市公司希望將這些在網際網路領域擁有大量粉絲的專業藝人和草根大號與公司利益進行捆綁,考慮到A股暫時沒有類似主營業務為電競平臺、體育平臺的公司,A股更多的電影和遊戲公司在網紅經濟上的佈局與王思聰也極為相似,同樣是鎖定人才。

  光線傳媒5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擬用1.6億元投資網紅與直播領域的兩家公司,分別涉及專業網紅——明星藝人以及草根網紅——網路直播和大號。在公告中,其一,光線傳媒擬投資的杭州緹蘇主營業務是為網路紅人和明星藝人量身打造個人服飾品牌,並通過淘寶網等電商平臺進行服飾服裝的銷售。其二,光線傳媒擬控股的浙江齊聚是一家直播公司,不過它同樣也是一家網紅企業,公告顯示齊聚科技成立於2008年,旗下産品包括呱呱直播、齊齊互動視頻、聚樂直播等,目前各平臺主播數量已達50000余個。

  上述在網紅經濟領域的佈局也不是光線傳媒的第一次出手。在一個多月前,光線傳媒公告擬以8000萬人民幣獲得喜天影視10%的股權,喜天影視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以至於獲得光線傳媒如此高的追捧?實際上,喜天影視是一家藝人經紀公司,其最被看重的資産就是明星資源,數據顯示,上海喜天影視是國內藝人數量最大的經紀公司之一,旗下擁有吳秀波、張天愛、海清、張歆藝、王千源等近三十位知名藝人,尤其是包括因為出演樂視網旗下網路劇《太子妃升職記》的張天愛,後者因為此網劇,在短短四個月時間內,從一位微網志粉絲不足6000人的龍套演員一躍成為擁有超過600萬粉絲、備受各大電影公司、廣告主追捧的網路紅人。

  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光線傳媒連續佈局藝人經紀公司上海喜天、藝人服裝電商品牌杭州緹蘇以及主打網路紅人主播的浙江齊聚。顯而易見的是,光線傳媒正謀求在網紅經濟領域進行深度佈局,以結合光線傳媒自身的電影、電視劇以及綜藝業務,而在基金經理看來,這可能是國內泛娛樂産業發展的必然。

  作為光線傳媒在電影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樂視網擬收購樂視影業的這一舉動也透露出樂視影業正謀求打造一個電影領域的超級網紅公司。樂視網收購樂視影業的收購報告中,明星通過個人或參與持股平臺(北京錦陽、樂安影雲)的方式大量進入樂視影業,共涉及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黃曉明、李小璐、高曉松、蘇芒、劉濤、鄧超、秦嵐、陳赫、李晨、賈乃亮、馬蘇、霍思燕、孫儷等16個主要網紅股東,合計微網志粉絲數量超過2億。

   網紅就是流量的入口

  實際上,泛娛樂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已經使得名演員、名導演、名作家成為一種具有網路傳播效應的稀缺資源,也成為上市公司強化佈局的對象。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對知名演員相關的企業進行較高估值的並購,都反映出對這種資源的搶奪。華誼兄弟今年2月份公告,以人民幣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而其股東藝人就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知名藝人。

  不過對於藝人IP的搶購在市場也往往帶來爭議性,而在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因為市場尚未理解到高價收購某些公司到底是了為了什麼?唐德影視對涉及范冰冰的相關影視公司的收購反映了這一點。今年3月28日,唐德影視發佈公告,擬收購范冰冰名下的無錫愛美神公司51%股權。唐德影視給予愛美神的估值超過7億。這引發了市場的質疑,因為在多數人的理解範疇內,愛美神這家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的公司註冊資本僅僅300萬元,缺乏過往業績支撐,目前也尚未推出實際項目。但是唐德影視則對其收購價值的合理性深信不疑,唐德影視的目的也非常簡單,希望用此具有誠意價格來綁定范冰冰的明星IP資源,使得唐德影視能夠優先獲得范冰冰的影視項目合作,同時依靠范冰冰本人的品牌對其內容進行傳播推廣。

  顯而易見的是,不管是電競公司、體育公司、移動直播公司抑或是電影公司,它的核心資源都是那些簽約“網路達人”。雖然看似美好,但是在基金經理看來,這實際上構成了網紅經濟的潛在風險,即“核心流量”流失的風險,在部分基金經理看來,網紅本身就是流量的入口。

  正是因為如此,直播公司需要花費大量資金防止那些擁有大量粉絲的核心主播被競爭對手挖走,或者電影公司擔心旗下明星演員跳槽都反映了這一現象。王思聰花費重金挖遍行業內電競主播的現象已經很明顯了,當然樂視體育對體育解説員詹俊、女主播劉語熙等獨家合作也反映了那些與網紅相關的行業,人非常重要。因為用戶的眼球會跟著他們所在的平臺走,這實際也意味著,每一個明星藝人、每一個草根網紅都是所屬內容的入口。

  藝人IP效果催生網紅經濟

  “網紅同時兼具內容及渠道屬性,有利於把握新興的主流消費人群。”光線傳媒在其佈局網紅領域的公告中也表示,網紅經濟近年來發展迅猛,正日益成為一股特殊而重要的新興經濟力量,它由時尚、社交、電商結合而成,定位精準、覆蓋面廣,將內容、傳播、消費緊密結合起來,並互相驅動、互為支撐,成為具有鮮明和新穎特點的經濟現象,借此佈局以形成內容、藝人經紀、衍生品業務之間的互聯互通,擴大公司自有內容的多重變現渠道。

  如此看來,網紅經濟並不是一個憑空跳出的新概念,網紅經濟實際上是IP資源搶奪背景下向人的這一獨特領域的延伸。在去年的基金週刊中,本報報道了泛娛樂産業下,市場對IP(原解讀為智慧財産權)的瘋狂佈局,但IP與中國網際網路的結合使得IP的定義已經脫離了原先的定義,IP已經泛指一切與眼球經濟相關的品牌。

  當IP開始泛指一切與眼球經濟相關的品牌,就非常容易理解網際網路公司、遊戲公司、電影公司對各種的IP的搶奪。這包括樂視網擬收購的樂視影業在今年一季度推出的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它來自樂視網獲得高曉松知名歌曲《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授權,實際上樂視網只是希望通過該知名歌曲來推廣同名電影,而歌曲本身與電影並無相關。

  在這種背景下,擁有大量粉絲的“人”顯而易見的就成為IP資源搶奪中的一個新的風口,這就出現了所謂的網紅經濟。在移動直播行業越來越火之後,知名主播不斷被挖墻腳也使得IP資源搶奪戰從電影藝人、網路作家蔓延到體育解説員、電競主播、秀場直播,現在一切可以吸引網際網路上的用戶眼球,能夠使平臺吸引用戶流量的人都開始被資本盯上了。

  “藝人正逐步IP化和資本化,藝人作為一種獨特的IP對其參演電影的傳播效果不亞於一部知名小説被改編為電影。”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認為,藝人IP化是中國泛娛樂産業爆髮式發展的必然,尤其是泛娛樂産業和網際網路産業越來越多地互為一體,更使得藝人在網際網路上變成一種能夠吸引用戶流量的獨特資源,有利於上市公司推廣其電影、電視劇、移動直播等內容和平臺産品。

  光大證券的一份報告也認為,IP 資本化、藝人資本化是內容産業核心價值資源獲得核心價值回報這一基本邏輯的外在訴求表現,上市公司對IP 資産收購與藝人資源鎖定是同一投資邏輯。通過更有效的股權綁定設計實現藝人資本化,把公司與藝人捆綁成長期利益共同體,將帶動藝人經紀市場邁上新高度,顯著提升投資價值。(安仲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