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發銀行:抓住轉型契機,打造有特色的好銀行

  • 發佈時間:2016-05-09 05:44: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調結構並步入新常態,以銀行業為代表的諸多行業紛紛開啟戰略轉型之路。在銀行業較早提出戰略轉型的廣發銀行,通過“不拼規模拼特色”、提升專業化水準、強化創新驅動等,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全力支援實體經濟。

  特色定位 優化金融生態

  廣發銀行的掌舵者董建岳董事長坦承廣發銀行戰略轉型啟動時的考慮:“對於股份制銀行而言,與國有大型銀行相比,拼規模始終不是我們的強項。為此,廣發銀行的戰略轉型著眼點就是在適度擴大規模的同時,努力成為一家有特色的好銀行,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市場藍海,在多層次的市場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新的金融生態應該如同適度錯位、分道明晰的高速公路,各家銀行並行不悖、各富特色,每一個金融服務的需求者,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機構。”

  2011年,廣發銀行實施五年戰略規劃(2011—2015),不求面面俱到,著力凸顯“中國最高效中小企業銀行”和“最佳零售銀行”的戰略目標,之後順應市場變化又將金融市場和網路金融上升為全行戰略。零售金融、小微金融、金融市場、網路金融四大戰略重點,被廣發員工形象地比喻為“四輪驅動”。

  五年來,廣發銀行在打造有特色的好銀行上,交出一份亮麗成績單。截至2015年末,廣發銀行表內總資産達到1.84萬億元,是2010年末的2.26倍,表內外總資産已超過2.5萬億元。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547億元,是2010年的2.5倍,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五年累計實現凈利潤535億元,超過之前所有年度的總和,是廣發銀行成立以來前22年利潤總和的3.15倍。根據英國《銀行家》雜誌的全球銀行排名,廣發銀行列全球第92位,較2010年大幅提升了126位。

  在差異化經營的帶動下,廣發銀行結構優化的成效較為顯著。2015年,廣發零售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佔比達到51%,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佔比達到40%,消費貸款餘額在整體貸款佔比達到40%,小微企業貸款在新增對公貸款佔比達到60%,上述比例均處於市場領先水準,彰顯了銀行業“有所為有所不為”、傾情實體經濟、推進結構優化的決心。

  專業改革 提升服務品質

  對於各行各業而言,“做大”不容易,“做好”更難。有特色的好銀行,有賴專業化的支撐。廣發銀行秉承“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理念,成功實施人力資源改革和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重要崗位聘任均須通過公開競聘流程,無一例外,以良性的機制氛圍匯聚了一大批金融專才,員工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和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為優質專業服務注入強大動力。

  2011年,廣發銀行啟動個金改革,基於股份制銀行物理網點數量和覆蓋面有限的實際情況,加強行銷作戰組織,逐步建立起理財經理、個貸經理、儲蓄客戶經理、大堂經理等多支專業隊伍,初步形成了“專業團隊行銷為主、網點陣地行銷為輔、全員宣傳發動為補充”的行銷模式。之後,陸續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大連等城市成立了私人銀行中心,增設財富管理中心數量,組建空中銀行、社區銀行等新型服務渠道,加強對客戶的分層精細化管理。

  2013年,廣發銀行在小企業業務領域首創“六專”服務體系,即專營機構、專業團隊、專項産品、專業流程、專門系統、專項資源,並在此基礎上成立“小企業金融中心”,專職從事小企業業務的市場行銷和金融服務,減少銀企資訊不對稱,有效縮短服務鏈條,積極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目前,廣發在全國設立了超過220家“小企業金融中心”,佔網點總數近1/3,配備小企業專營團隊人員約1300人,將信貸審批時限縮短至三天以內。

  同年,廣發銀行還將電子銀行部更名為網路金融部,調整部門職能定位和組織架構,圍繞網際網路生態重塑作業鏈條,搭建平臺金融、跨界金融、O2O金融體系。

  2014年,廣發銀行乘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改革的監管東風,厘清了同業業務職責分工,新設立資産管理部,大力推進泛金融市場業務的制度建設、系統建設、隊伍建設。

  2015年,廣發銀行實施戰略業務單元(SBU)改革,成立了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實行“風險內嵌、雙線彙報、指標交叉、整體考核”,在專業化風險審批和業務管理上邁出關鍵步伐。

  創新驅動 打造比較優勢

  回顧廣發銀行的歷史,不難發現廣發有著深厚的創新傳統:在全國首推真正意義信用卡、住房按揭貸款、全國通存通兌、企業財務顧問……在近年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廣發更通過産品創新、渠道創新、流程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多維度創新來實現“特色化”。

  廣發銀行的産品創新始終圍繞“促消費、助小微、增財富”這條主線,尤為亮眼的是,廣發銀行在“小小信用卡”上做出“大文章”,在客戶體驗、産品細分、行銷模式、技術標準等方面開創業內先河。目前,廣發信用卡發卡量已突破4100萬張,五年翻兩番,卡均收益、迴圈率等指標均處於市場領先水準。在全國擁有數萬家特約商戶,連結百貨、交通、通信、旅遊、餐飲等眾多行業,五年來信用卡支付拉動消費達4萬億元,佔同期GDP1.4%。廣發銀行在股份制銀行首推的企業結算卡“捷算通卡”,可為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近期還根據客戶的有效支付數據提供信用貸款,送資金到府。

  與此同時,廣發銀行通過渠道創新延伸市場觸角,首推的“24小時智慧銀行”被譽為不打烊的營業廳,是其渠道創新的一個經典案例,目前廣發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提升至96%以上,處於行業領先水準。大力探索主動獲客創利,推出有米直銷銀行、E+盈、E秒貸等産品,電子賬戶客戶數短短一年突破百萬。

  廣發銀行認為,相比前端的産品服務,後端的運營流程和科技創新更難以被市場複製,而且只有把中後臺做紮實,戰略轉型才能行穩致遠。

  坐落在佛山南海的廣發金融中心,是國內銀行綜合服務中心的優秀代表,集科技、運營、培訓、客服、檔案等功能于一體,目前進駐員工近萬人。依託廣發金融中心,廣發銀行大力推進流程銀行建設,引入精益六西格瑪等先進管理方法,在提升效率、節約成本上發揮重要作用。過去幾年,在總體業務量快速增長和網點數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廣發運營成本增幅較整體成本增幅低10個百分點以上,網均運營人員更是壓縮了20%。今年1月,廣發銀行新核心銀行系統全面上線,這項歷時兩年多的龐大“換心”工程,也刷新了同類系統建設週期新記錄,能滿足未來較長時間的發展需求。

  展望“十三五”時期,董建岳董事長介紹:“廣發會堅定不移推進戰略轉型,內涵也會升級豐富。之前較多地從收入端去考慮轉型,後續還將從成本端的角度推進轉型。這裡的成本是‘全成本’概念,包括資本成本、資金成本、風險成本、運營成本等,重點發力交易銀行、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網路金融等新藍海,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的新發展模式,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

  與中國經濟的整體格局一致,銀行業的轉型之路有陣痛、有瓶頸,更有希望、有前景,廣發銀行近年來的轉型探索是中國銀行業轉型之路的一個縮影,期待在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身體力行下,中國經濟將逐步向好,迎來光明未來。

  ·廣告

  2015年全面啟用的廣發金融中心是國內領先的銀行後臺綜合化服務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