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西馬山縣因地制宜探索多種模式推動精準扶貧

  • 發佈時間:2016-05-06 12:37: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資訊南寧5月3日電(記者王勇 崔明明)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近年來,該縣通過拓寬貧困戶脫貧資金渠道、引導貧困戶入股合作社或企業、因地制宜探索推廣多種扶貧模式等方式,將“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有效的推動了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2015年底,該縣農村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22.8萬人減少到9.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2.04%下降到17.86%。

  ——建立貧困戶評級授信制度 推動小額信貸扶貧

  針對貧困戶生産發展缺乏資金的問題,馬山縣在南寧市率先推出貧困戶評級授信制度,並建立了小額信貸風險補償和保險分擔機制,將貧困戶評級授信與小額信貸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資金渠道,及時解決了貧困戶生産發展的燃眉之急。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馬山縣符合小額信貸條件的18560戶貧困戶已100%完成評級授信,授信金額達6.13億元。該縣還推出了“致富貸”,根據貧困戶的授信等級發放的信貸額度最高達到5萬元,目前已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03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46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為了讓貧困戶足不出村,就能辦理信貸業務,馬山縣同時創建了一批信用鄉鎮和信用村,設立了覆蓋全縣各鄉、村(社區)的小額信貸集中服務點,發放手機支付客戶10.43萬戶,發展POS機特約商戶985戶,布放ATM機89台,轉帳電話513台。

  馬山縣財政局總會計師蘇方利表示,馬山縣還建立了“政府+銀行+保險”的風險分擔機制,創新推出以貧困戶為對象的借款人人身意外保險,由政府、保險公司分別給予貧困保戶補助40%、減免33%的保費,讓銀行安心為貧困戶放貸。

  ——引導貧困戶將土地資金入股 發展“造血”式扶貧

  為促進貧困戶多渠道增收,馬山縣積極引導貧困村和貧困戶將集體土地、山林,農戶承包地、宅基地,以及財政扶貧資金、扶貧貼息貸款等資源入股投入經濟組織,採取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使貧困戶從中獲得分紅、土地租金和薪金等收入。

  記者了解到,金釵鎮龍塘村巴更屯在龍塘村村支書藍海飛的帶領下,全屯戶戶以土地或資金入股,成立了廣西巴更農業有限發展公司。通過“黨員+能人”帶動,人人是股東,個個有分紅,集中開展多種養殖産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方式,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帶領全屯群眾科學養豬,發展綠色迴圈經濟,實現鄉村環境零污染,走出了共同富裕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目前,巴更屯39戶農戶全部以土地或資金入股,出現了“全屯戶戶當股東,貧困群眾當員工”的農民創業熱潮。

  為打造農家樂品牌,古零鎮喬老村小都百屯引進馬山中凱鄉村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建設農家旅館3棟,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展休閒養生農家樂。2015年以來,共入住遊客約 5500多人,收入約35萬元。根據合同協定,2017年起,以土地入股的農戶每年將從公司收益中獲得15 %分紅;20年租賃期滿後,中凱公司所有資産整體歸屯集體所有。

  “目前,小都百屯形成了以‘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為經營方式,‘租金+勞力薪金+小額貸信貸’為入股資金的扶貧模式。”古零鎮黨委書記潘霞説。

  馬山縣扶貧辦副主任藍維神表示,馬山縣通過將扶貧資金、社會資金等有效融合,共同打造精準脫貧孵化平臺。由經濟實體以企業化化的方式進行運作,貧困群眾參與經營,獲得勞務收入和收益分紅等在內的多種收入,幫助貧困戶“産連産,錢生錢”,最終實現“脫貧不返貧”的目標。

  ——因地制宜探索多種扶貧模式 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馬山縣委常委、副縣長黃子江告訴記者,馬山縣在多年的扶貧工作中,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探索形成了多種扶貧模式。通過一些成功模式的示範效應,提升了貧困戶發展産業的信心和決心,最終起到了輻射周邊發展的作用。“老百姓只有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會踏踏實實的跟著政府幹。”

  “小塊並大塊”,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喬利鄉喬利社區喬利街三隊的土地資源相對豐富,但地塊小且分散,102畝地分成了185塊地。街三隊引導群眾打破田埂,將102畝土地小塊並大塊,拼成8大塊平整地,加快了土地的流轉。合併後的土地交由馬山縣盛世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進行集約化經營,連片種植了火龍果、沃柑、葡萄、四季金銀花、桑葚等農産品。同時,還拓展了果園採摘、農家樂、休閒觀光等體驗項目。

  該合作社按每畝700元的租金支付給農民,並以每年50元遞增,同時允許農民以承包地入股,按股分紅。此外,農民還可以通過勞務獲得收入,每人平均年收入達6000多元。

  “喬利街三隊模式”的成功,引得周邊農民紛紛仿傚,並帶動周邊村屯土地整合,在馬山縣掀起了一輪土地“小塊並大塊”耕地整治的熱潮,加快了全縣土地流轉步伐。

  馬山縣扶貧辦副主任藍維神介紹,目前,馬山縣土地流轉面積累計9.6萬畝(含農戶之間小規模的流轉)。土地流轉總面積佔二輪承包耕地面積的28.3%,涉及農戶4.41萬戶,佔總農戶數的42.7%,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書為1.6萬份。

  立足生態優勢,發展特色生態旅遊區。弄拉是古零鎮古零村的一個自然屯, 20 世紀50年代當地植被遭受嚴重破壞,60年弄拉人開始保護植被,栽竹種果、移植中草藥。80年代後弄拉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山頂林、山腰竹、山腳果藥、地上糧桑”立體生態發展模式。

  立足於當地的立體生態環境特點,2008年,弄拉經濟能人李榮光組建了廣西第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生態旅遊專業合作社,在生態保護基礎上發展生態旅遊、民俗旅遊、低碳旅遊,農民自願以自己的山林、耕地承包經營權量化入股,從中得到股份分紅,從此走上了“農戶+公司”的生態旅遊發展路子。

  為加快推進弄拉旅遊景區開發,李榮光籌資1700多萬元(其中,政府補助扶貧移民搬遷建房37.5萬元,群眾自籌174萬元,其餘全部由李榮光個人出資)在古零鎮街上建設“弄拉新村”,將原來居住在弄拉屯的群眾進行整體搬遷。合作社旅遊收入按股份分配,併為60歲以上老人購買了人壽保險,保證了村民養老無後顧之憂,新村群眾收入來源除了享受每年合作社的分紅外,有很多人在弄拉景區為合作社打工,每月領取工資,讓群眾生活得到了較大改善。

  李榮光介紹,弄拉屯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已從2008年成立旅遊合作社之前的3500元左右,提高到了2015年的11965元,貧困人口早已全部脫貧。

  “弄拉模式”帶來的巨變,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白山、古寨、加方等多個鄉鎮38個行政村(社區)農業特色旅遊和旅遊産業化的發展,推動環弄拉生態旅遊區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馬山縣旅遊發展局副局長陸珍表示,馬山縣鄉村旅遊的觸角已從景區景點延伸到了生態環境良好的最偏遠、最貧瘠的山村,縣級重點扶持發展鄉村旅遊的貧困村,通過旅遊産業融合發展帶動貧困人數脫貧佔貧困總人數的比例已達20%以上。

  結合民族特色,打造民俗文化旅遊。古朗是古寨瑤族鄉本立村的一個自然屯,地處山區,土地資源匱乏,無法開展規模連片農産品種植。2009年,在當地致富能人潘國臣帶領下,古朗屯群眾成立了馬山首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廣西馬山古朗瑤鄉金銀花專業合作社,使金銀花的種植在幾年內,從整屯推廣到整鄉,古朗屯以點帶面,2015年古寨全鄉共種植金銀花3.5萬畝。

  古朗屯不僅有盛開的金銀花,還有古樸的民風民俗。其中就有從唐朝開始,瑤民們為慶祝豐收的傳統民族舞蹈“打榔”,現已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記者了解到,古朗屯依託金銀花資源和民俗文化,從2013年開始,農民連續三年自發舉辦了南寧馬山·古寨瑤鄉金銀花節,推介唱花、賞花、採花、品花和種花等瑤鄉特色農耕體驗。古朗屯還引進四季金銀花新品種、打造瑤鄉金銀花公園、建設古朗屯民俗民居示範村,開發精品旅遊線路。

  馬山縣旅遊發展局副局長陸珍説,目前,當地已經被打造成為一個集民俗文化體驗、觀光旅遊、農耕娛樂為一體的“綠富美”綜合示範屯,實現生態與産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有效推動扶貧産業發展和促農增收。(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