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秘:首度亮相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如何辦案

  • 發佈時間:2016-05-06 08:3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3日,首度亮相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公佈了對河北省的督察意見,令公眾印象深刻的結論是,“原省委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河北省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仍有較大差距”。

  中央環保督察組這樣全新的監督機制究竟怎樣獲得線索?怎樣工作?除了曝光,是否能真正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今天,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就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採訪了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相關人員。

  查實舉報資訊背後的較量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省進行督察。督察組進駐河北之後,就向社會公佈了舉報電話。整個督察期間,不少環境問題的線索都來自於這部舉報電話,而很多時候電話這頭接聽舉報電話的就是督察組副組長、環保部副部長翟青。

  督察組的工作人員都對督察期間的最後一個舉報電話印象深刻。2月4日19時58分,電話鈴響,翟青接起電話,一位群眾舉報稱,廊坊市大廠縣西馬莊村村南石料廠污染嚴重。令這位舉報人更擔憂的是,此前他曾向當地環保部門舉報此事,可沒想到他的個人資訊卻被洩露給了污染企業,並由此受到企業的威脅。

  督察組迅速將問題轉交給河北省,要求進行嚴肅查處,務必給百姓以交代。根據督察組的意見,河北省環保廳與省公安廳成立專案調查組,對大廠縣的3家石料廠進行了暗查暗訪,並約見了舉報人。經現場調查核實,舉報人反映的3家污染企業均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環保相關手續,屬非法企業,並對當地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同時,廊坊市紀委也成立了調查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涉案的3家企業的5名負責人被行政拘留15天。大廠縣環保局等機構的9名責任人被處以黨紀政紀處分。

  另外,針對舉報人電話資訊被洩露問題,廊坊市公安局和大廠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對洩露舉報人資訊問題開展了調查,調取了粉石場和相關執法人員通話記錄總計4500條,進行逐條比對。懾于調查壓力,大廠縣環保局監察大隊長王鐵軍主動承認了其洩露舉報人資訊的事實。對此,大廠縣委、縣政府決定給予王鐵軍“清出環保隊伍、撤銷監察大隊長職務”處分。

  舉報資訊的查實也是一場暗中較量的拉鋸戰。督察期間,督察組共接到石家莊藁城區群眾舉報案件77件,問題數量在全省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一。但當地政府卻向督察組反映説,他們對77起舉報案件進行核實,僅有7件屬實。

  根據環保部掌握的資訊,督察組認為藁城區可能存在交辦問題查處不深入、不到位的情況,要求河北省對這77件舉報件再次逐一調查核實。2月29日至3月5日,河北省環保廳會同省公安廳、石家莊市環保局、石家莊公安局,對藁城區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這次檢查證實,這77件環境問題基本屬實,並且得出結論,藁城地區對督察組交辦事項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責任到人,部分舉報線索甚至沒有進行現場調查。

  多年的污染頑疾被清理

  鋼鐵界有這樣的説法,全世界鋼鐵産量排名第一的是中國,中國第一的是河北,而河北第一的是唐山。與若干第一相伴的是,唐山已經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十大城市之一,而且積重難返。雖然近年來唐山市也表示要將主城區周邊焦化、鋼鐵等重污染企業逐步搬遷,也明確了時間節點,但由於種種原因,搬遷工作進展緩慢,徵楠焦化、新興焦化等主要污染企業的搬遷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

  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北後,唐山市委、市政府承諾向重污染企業圍城這一頑疾宣戰。唐山市市長曾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關停工作,通過政務調度微信群實時關注進度,協調解決問題;常務副市長多次到一線督導,組織多部門採取綜合措施倒逼企業加快關停進度。截至4月12日,位於主城區周邊的唐山鋼聯焦化有限公司等4家重污染企業基本實現關停,多年的污染頑疾總算被消除了。

  對石家莊的老百姓來説,華藥集團既是當地人的面子,又是心頭大患,既是利稅大戶,又是當地老百姓常年舉報的對象。企業附近的老百姓最不堪其擾的是企業排出的各種異常的氣味。這家企業也是中央環保督察組關注的重點。

  1月29日至31日,河北省環保廳、省公安廳組織13名執法人員,邀請3名制藥行業專家,成立聯合調查組,在1月24日調查的基礎上再次對華藥集團的10家企業進行了現場調查。針對華藥集團部分企業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固體廢物未按要求進行處置、污水超標排放、部分工藝尾氣無組織排放影響周邊環境等行為,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其中3起涉嫌環境違法犯罪問題移交公安部門處理。華藥集團也承諾,所有的治理項目要在6月底前完成。

  另一個污染大戶是石家莊市元氏縣煤炭物流園。元氏縣煤炭市場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末,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成為西煤東運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於運輸和儲存量巨大,又沒有較好的防塵處理,元氏縣的不少地區常年被煤灰籠罩,空氣裏也都是嗆人的煤灰味,跑長途的司機都知道,從那裏路過時,必定塵土飛揚,有時甚至是遮天蔽日。

  元氏縣的塵土污染也是此次督察組要攻克的污染堡壘。按照督察組的要求,今年1月,元氏縣決定對煤炭物流園及儲煤場關停取締,並對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目前,元氏縣範圍內煤炭物流園及儲煤場全部關停,並在籌建符合環保要求的高標準綜合物流基地。

  違規開工的項目怎麼辦

  中央環保督察組在通報中曾指出,河北省的環境問題很大程度上與違規開工污染項目、淘汰落後産能不力密不可分,而這背後折射出的是地方官員對環境問題的漠視。

  督察組發現了時任衡水市深州市市長孫雲霞在2012年干預項目的案例。陽煤集團深州化工有限公司22萬噸乙二醇項目,位於深州市化工産業聚集區內,屬煤炭加工轉化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按國家有關産業政策,該項目應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2012年12月18日,時任深州市長孫雲霞召開市長辦公會,責成深州市發展改革局直接為該項目辦理核準手續,責成市環保局直接為該項目辦理環評審批手續,責成其他職能部門為該項目辦理了相關手續。

  由於深州市政府違規干涉項目審批,亂作為,嚴重損害了項目審批程式和嚴肅性,造成“兩高一資”項目違規開工,將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建成,現場督察時正在分段進行調試。

  這種地方領導不顧環境品質一味追求GDP的情況在河北不是個案。從2006年起,我國就一直在規範煤化工産業,明令禁止建設年産20億立方米及以下規模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同時還明確,污染總量超標的地區要暫停審批新的煤化工項目,各級發展改革部門不得下放審批許可權,違規審批,煤制天然氣項目環評只能由環保部審批,未下放省級及以下環保部門審批。

  儘管有重重限制,但在十大污染城市的邯鄲市,武安新峰迴圈經濟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年産18億立方米的煤氣項目依然堂而皇之地開工了。他們的尚方寶劍是,該項目經省長辦公會研究,已由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備案,邯鄲市環保局也已批復該項目環評報告書。

  督察組介紹説,該項目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要求。加之邯鄲市空氣品質狀況長期位於全國最差十名之列,污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容量,該市也屬於極度資源型缺水地區。河北省發改委備案屬違規,邯鄲市環保部門審批建設項目環評也違規。

  在督察組的問題清單中,還有多起這樣違規開工的案件等待解決。

  本報北京5月5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