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供電所裏的創客

  • 發佈時間:2016-05-04 05:45: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82年出生的王淵有一長串的頭銜:貴州電網公司遵義市郊供電局新蒲供電所副所長、貴州省遵義市原創音樂協會會長、遵義“奘樂隊”吉他手。他的腦海裏有許多關於工作的新奇構想,也有許多音符在碰撞。

  老職工餘廷強來新蒲供電所16年了。和他相比,才來這裡工作一年的副所長王淵是個“新”員工。可就在這一年裏,王淵發現抄表工作大有改進空間。比如,以前抄表,抄表員得爬到電線桿上去,又累又不安全,可用了絕緣桿後,抄表員在地面上就能進行操作,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這不,余廷強要去抄表了。只見他拿起一根絕緣桿、一個抄表器就出門了。“以前帶腳扣,保險帶,還要填寫操作票,現在就簡單多了。”57歲的余廷強,對手上的抄表器相當滿意,記者還沒有瞅個明白,他就把電量抄好了。

  2014年12月,王淵調到新蒲供電所工作。新蒲是遵義市城市化東擴的重要戰場,線路改遷頻繁,工作壓力很大。該所6個人要抄368個臺變的關口計量,一般需要6到7天時間,中間的時間差造成的電量差異非常大。“降線損,先得有準確清晰的電量來作比較。”王淵告訴記者,必須在抄表對時上下功夫,才能知道不同線路的線損到底有多少。

  “抄表器上自帶紅外功能,但只是用來檢測的,不能讀取數據,於是我就想從這裡突破。”王淵聯繫了廣州的廠家,廠方的技術人員告訴他“應該可以”,還把測試程式發給王淵。

  在圖書館、網際網路上學習了一個月後,王淵研製出了紅外抄表器。就是這個改進,讓抄表的速度大大加快,變電站、10千伏線路、臺變用多少電,一清二楚,為管理降損提供了精確的數據。

  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0月,新蒲供電所的線損異常臺區從185台降到了35台,綜合線損從11.44%降到5.75%。

  最讓新蒲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通過這個抄表神器,糾正了一個變電站計量關口的錯誤。

  2015年3月,工作人員在檢查紅機線的時候,發現該條線路在高峰時線損超過30%。連續跟蹤檢查3個月後,王淵向主管部門提出,派人查看變電站的計量裝置。很快,遵義供電局計量中心的技術人員來了,但沒有檢查出問題。可王淵不信邪。他又帶領員工反覆核查線路,而後確定還是變電站的問題。果然,這一次,市局技術人員發現,問題就出在變電站計量裝置上。

  統計顯示,在檢查紅機線的過程中,市局通過紅外抄表技術數據進行分析,檢查出部分用戶竊電和計量接線錯誤,追回電量約30萬千瓦時,與變電站追回的電量一起,一共補計了180萬千瓦時的電量。

  王淵告訴記者,今年,新蒲供電所的工作重點是“三個100”,即行銷系統、生産系統、現場必須數據100%統一,這是貴州電網創先工作在基層的延續。

  “三個100”的前提是必須做到圖實相符,王淵又開始動起了腦子:如果在每個電線桿下放一個手機卡,進行GPS定位,是不是就可以在電腦上把每個位置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單線圖呢?這樣無論是搶修還是例行檢查,都可以大大增加可控性與精確度。

  想法有了,王淵立刻開始實驗。初步結果並不讓人滿意。他發現,手機的GPS定位效果並不好,畢竟是民用數據,精確度不夠高,有幾十米的偏差。

  於是,王淵又想到,可以在手機上開發一個APP代替移動作業終端,把一些日常工作放在手機平臺上來做。比如,新蒲供電所每月要換40隻電錶,根據現在的流程,工作人員要到現場拍照,把各種數據存底,然後把圖片列印出來,作為資料存檔。“如果設計一個手機APP,就可以在現場把資料拍了存到雲端,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調取查閱,那可方便多了。”

  “別看我們供電所的工作特別傳統,但依舊有著不小的改進餘地。尤其是在今天,移動互聯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對業務進行改進,是我最關心的事情。”王淵告訴記者,工作于他而言與他酷愛的搖滾沒有太大的區別。每每出現一個新奇的想法,他都會興奮甚至亢奮,一定要自己動手試上一試。就像他聽到新奇的樂曲,一定會想方設法演奏出來。

  在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王淵已經略顯疲憊。他説,自己已經加班一天一夜了。不過,説起自己的夢想,王淵的眼睛又亮了起來:“我想做‘雲上供電所’,雖然現在聽著還有點遠,不過我有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