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度不講情懷,就別感到委屈

  • 發佈時間:2016-05-04 03:31:2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點

  一家企業倘若以出賣良知為生,就不要抱怨被大眾進行道德審判,也不要感到委屈。

  魏則西事件引起公憤,公眾情緒直指百度。

  昨日上午,百度通過內網發佈題為《砥礪風雨堅守使命》的文章,向百度內部員工解釋“魏則西事件”前後經過及影響。文章稱,“作為一家優秀的企業,需要去背負國家、行業本該履行的監管責任”。意思就是,百度盡到了審核責任,且還超出企業責任承擔了部分國家職責,受到輿論圍攻,有些委屈。

  在魏則西事件上,百度究竟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仍需有關部門調查,但若説百度沒有一點責任也不可能。然而,輿論洶洶所指,並非僅僅針對魏則西事件,而是對多年來,百度醫療推廣競價排名、售賣貼吧等一系列逾越道德底線做法的不滿。

  法無禁止則自由。這是現代社會以及商業運作的一條原則。就目前來看,百度競價排名是否應被認定為廣告,雖有法院的判例,但並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的層面。百度的所作所為或許仍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缺乏法律明確規定,給了企業極大的自由裁量和行動的空間。

  賺取利潤是企業的本能,這無可厚非。在法律的邊緣或者打法律的擦邊球,以賺取利潤,也是一些企業的常態。但問題在於,並非所有這樣的行為都值得鼓勵,也並非所有的這類做法都是道德的。

  在很多時候,我們給一些大膽突破法律邊界的企業與掌聲和支援,是因為法律已經陳舊不堪,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成為阻礙自由、創造財富的桎梏。但有些時候,有些企業打法律的擦邊球並不值得喝彩,甚至還要譴責,則是因為法律沒有跟上最新經濟業態的發展,而讓一些企業靠損害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獲利。這符合經濟理性,但毫無疑問,這又是不道德的,違背法律精神。

  法律的一個原則是不追溯既往。有些企業哪怕是靠損人利己賺了大錢,也難以對其進行懲處,讓其付出代價。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企業就不應該遭受譴責。

  百度技術很強大,但公眾看來,百度很難説是一家講情懷的企業。沒有人逼著一家企業去講情懷,法律也不會強制要求企業講情懷,但講情懷的企業會有更長遠的目標考慮和人文關懷,會以更高的道德水準約束企業經營和員工的行為。這事關企業的盈利模式,也事關企業的公眾形象。

  一家講情懷的企業,明知道其中有陷阱,就不會去跳。百度聲稱為國接盤為行業接盤,似乎履行了太多超出企業的責任,但既然要火中取栗,必然要考慮其中的道德風險。

  在法律之上,還有道德,在病人的墳頭之上,還有良知。一家企業倘若以出賣良知為生,就不要抱怨被大眾進行道德審判,也不要感到委屈。我並不主張,以道德審判代替法律審判,但是,在法律失靈的地方,道德審判仍然是一種事實的存在,道德同樣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也會令企業付出慘重的代價。

  □于德清(媒體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