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應汲取歷史經驗和教訓

  • 發佈時間:2016-05-03 01:00: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徐高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在新一輪穩增長政策帶動下已明顯復蘇。但對於穩增長政策是否“走老路”的質疑,對於其可持續性及副作用的憂慮卻未散去。考慮到過去幾輪刺激政策的後果,這些質疑和憂慮有一定合理性。為了保證經濟的長期穩定,穩增長政策需要針對之前的經驗和教訓做出相應調整,走出新意。

  一講到穩增長,“四萬億”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2008年開始的四萬億強力刺激讓我國經濟從次貸危機的低谷中明顯復蘇。但這輪強刺激帶來的産能過剩加重,通脹及資産價格上漲等副作用也非常明顯,因而導致了輿論對刺激政策態度的轉向,並在一定程度束縛了後來政策的手腳。為了做好當前的穩增長工作,有必要對四萬億做出客觀評價,找出其成功和不足,並在當前政策推進中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四萬億功大於過。有人因為四萬億帶來的種種副作用而詬病穩增長政策,更有甚者,竟然將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全數歸咎於四萬億,這些都是不公允的。必須要看到,次貸危機才是全球經濟從繁榮走向衰退的罪魁禍首。我國經濟在的四萬億的帶動下,有效對衝了次貸危機的衝擊,實現了穩定增長,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增強。而過去兩年我國經濟持續下滑的現實也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沒有穩增長政策托底,各種矛盾將集中爆發,經濟轉型將成為一句空話。

  因此,當前我國的政策選擇不是要不要刺激的問題,而是在刺激必須要推出的前提下,怎樣優化政策,儘量降低其副作用,並兼顧長期的問題。在這方面,四萬億的三條教訓可資參考。

  第一,穩增長需要持續穩定發力,急放與急收都會加大經濟波動。2008年末,四萬億的強力推出很快改善了各方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在寬鬆貨幣政策的扶持之下,不少企業不僅重新開工,而且還投資擴産。但2010年四萬億的快速退出讓之前的樂觀預期落空,不少在建産能還未投産就已過剩。而貨幣政策的迅速收緊更令企業雪上加霜。這種強力刺激政策的快放快收紊亂了市場預期,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難度,人為增大了經濟的波動。有鋻於此,當前穩增長政策需要保持穩定發力態勢,既不要一時用力過猛,也不能因為經濟短期復蘇就急忙撤出。這樣方能給各方穩定預期,保證經濟增長的平穩。

  第二,不可刺激産能進一步擴張。次貸危機長久地降低了全世界的總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會在相當長時間內面臨産能過剩的壓力。四萬億由於不恰當地刺激了我國製造業投資,令我國産能過剩局面進一步嚴峻,加大了穩定經濟的難度。有了前車之鑒,當前穩增長就不能再刺激製造業這樣“生産型”的投資,而應該更多依賴基礎設施、房地産等“消費型”投資。通過減稅、完善社保等政策來提振消費也是應有之義。

  第三,穩增長需要更多依靠財政政策來進行,以避免貨幣過快投放産生副作用。四萬億時期,寬鬆的貨幣政策是主角。當時,決策者希望通過海量貨幣信貸來促使企業投資擴産,卻造成了資金大量向虛擬經濟漏出,推高了通脹和資産價格。有了這個教訓,當前的穩增長政策就需更多依靠財政政策這種不帶來貨幣總量擴張、又能更直接支援實體經濟的方法來進行。

  應該説,以上三點都已經一定程度上體現在了當前穩增長政策中。在未來,還需依據這些經驗教訓進一步優化政策。穩增長需要這樣的新意來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