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擊“黑一日遊” 別止于末端治理

  • 發佈時間:2016-05-02 14:46: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五一小長假期間,《法制晚報》記者暗訪調查發現,北京“黑一日遊”仍然存在。不久前明十三陵景區和居庸關長城景區81項整改臺賬項目剛剛完成,景區服務大為改觀,但“黑一日遊”仍然保持“老套路”,帶領遊客只遠遠看一眼十三陵,就開車繞到某處去購物。

  “黑一日遊”一直是北京以及許多旅遊城市的頑疾,一些旅遊團以不合理的超低價格吸引遊客參團,遊客很難得到當初承諾的服務,甚至被強迫購物。有數據顯示,在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市接到非法“一日遊”投訴舉報32件。五一小長假“黑一日遊”也未絕跡。

  筆者認為,“黑一日遊”的運營自有其規律,要發現和查處就要抓住這些規律。比如,他們多盤踞在客運站周邊,或穿梭在各主要景點和主要購買場所,執法人員到這些地方去突擊檢查,必定會有收穫。

  不過,單純的執法難以讓“黑一日遊”絕跡于市,執法效果不僅受限于法規賦予的處罰力度,還受限于多頭執法的格局。而且,這些“黑一日遊”往往在執法力度緊的時候就收斂一點,執法力度一松,他們又會“報復性反彈”,這就使得執法監管總被違法牽著鼻子跑。

  究其根源,“黑一日遊”的存在是緣于有龐大的市場需求,甚至有遊客明知低價團是不合理的,還是會被低價誘惑;另外,還有些遊客人生地不熟,對景點、交通不了解,再加上旅遊資訊渠道不暢通,遊客選擇餘地有限,這就使得“黑一日遊”有了生存的土壤。

  所以,對於“黑一日遊”的整治,不能簡單依靠末端執法。首先,旅遊監管要前置,要通過交通樞紐、住宿網點、戶外廣告、網路傳播等多種方式向遊客提供公益旅遊服務介紹,開通景點遊覽、參團服務、服務從業機構及人員等資訊查詢的便利渠道,幫助遊客遠離“黑一日遊”。

  其次,在旅遊服務市場機制的建設中要“標本兼治”,建立與勞動服務價值相配套的旅遊服務體系,改革旅遊從業資質管理,理順服務報酬支付機制,促進旅遊服務與購物分離,優化旅遊從業環境,達到以良驅劣的目的。以往旅遊行業存在的一味靠低價競爭攬客、引誘強迫購物宰客等模式,導致競爭秩序惡化,而“黑一日遊”的存在則令這種惡化變本加厲。

  在混亂的旅遊市場秩序下,從業者和旅遊者都無法倖免。所以,一方面是管理者要做好事前審查,確保旅行社沒有欺客行為,旅遊從業者本身要自律,不能一味逐利;另一方面,作為遊客也要對旅遊産品有客觀認識,不要參與明顯價格過低的旅行團,並對類似情況進行舉報。

  總之,“黑一日遊”久治不愈,受損的不只是遊客的利益和北京的旅遊形象,還有遊客對整個旅遊産業的信心。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帶著問題去看問題,監管部門、社會民眾都應該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齊心協力,讓“黑一日遊”真正成為過街老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