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機遇期怎麼看?怎麼抓?

  • 發佈時間:2016-04-30 14:44:0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三五”時期,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著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如何看待“十三五”時期我國面臨的發展約束,如何認識這些發展的困難和挑戰,新舊發展動力如何轉換?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

  如何看待國內外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環境上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十三五”時期,全球經濟仍將處於危機後的深度調整中。

  王遠鴻指出,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發達國家內部、新興經濟體內部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分化仍將繼續,金融市場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仍將持續;國際貿易、服務和規則主導權爭奪更加激烈,發達國家仍主導全球經濟治理話語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關係更加複雜多變。

  王遠鴻説,從國內環境看,我國經濟發展處於傳統動力弱化而新動力生成的調整期,面臨經濟下行和轉型升級雙重壓力,週期性和結構性雙重矛盾特徵突出。“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勞動力數量減少、老齡化日趨嚴重,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收縮,養老負擔日益加重;主要能源和礦産資源對外依存度持續提高,水資源等短缺問題不斷顯現,城市空氣污染狀況較為嚴重,水和土壤污染加劇;創新能力不強、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帶動力偏弱問題凸顯……

  在王遠鴻看來,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積極應對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等多重挑戰,應繼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推進全面改革,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增長保持中高速、經濟結構邁向中高端的目標,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傳統馬車怎麼繼續發力

  在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下,傳統馬車如何繼續發揮好穩增長的作用?在王遠鴻看來,以消費為主要驅動力,以消費、投資、出口比例協調、良性互動為途徑是我國經濟穩增長的中長期戰略。

  王遠鴻説,當下的中國經濟要適當擴大內需,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十三五”期間,在政策引導下,消費將朝著智慧、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增長的重點將轉向服務消費,包括旅遊、養老、休閒、體育、文化娛樂等領域的消費。

  同時,要積極推動有效投資。他説,在當前外需難有大的提升、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仍然偏弱的情況下,經濟要維持6.5%~7%的增速,適度的投資增速必不可少。從經濟發展階段來看,我國城鎮化遠未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製造業技術改造、與民生和消費相關的服務業等領域固定資産投資仍有較大空間,投資結構也會進一步優化。

  增長新動力如何釋放

  “新動力、新空間、新機制”,王遠鴻連用三個“新”強調,要把著力點放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

  他説,“十三五”時期,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換。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王遠鴻指出,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深入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構建現代産業發展新體系。

  新動力的釋放,背後需要的是構建發展新體制。在王遠鴻看來,國企改革、金融和財稅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都是重要的突破口。構建發展新體制不僅是打造發展新引擎的制度保障,而且還是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內容。

  在他看來,“十三五”時期,國有企業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最核心和關鍵的環節。同時,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撬動社會資本;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本報記者 邱 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