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廣電或成"第四大電信運營商" 寬頻運營前景存疑

  • 發佈時間:2016-04-30 09: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廣電或成“第四大電信運營商” 寬頻運營前景存疑

  “第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問世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4月21日,工信部正式發佈公告稱,3月7日,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提交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材料,申請在全國範圍內經營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

  中國廣電加入寬頻業務競爭領域,能否打破我國基礎電信運營商三足鼎立的局面?將會對電信行業競爭格局帶來哪些改變?一時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話題。

  多位電信業專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廣電獲得第四張運營牌照,對電信運營商的競爭格局會産生一定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

  競爭壓力大

  在正式運營兩週年之際,中國廣電迎來了進一步發展的曙光:有望獲得《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在寬頻業務領域開拓市場。

  這也意味著,中國廣電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全行業“寬頻廣電”戰略有望得到加快推進。

  對於申報的具體進展情況,4月28日,中國廣電綜合部部長王冰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申報工作正在推進,具體以工信部通報為準。

  不過,據中國廣電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介紹,此次中國廣電申請的並非全部基礎電信業務牌照,而只是“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即寬頻業務。中國廣電獲得牌照後將主要是進入寬頻運營市場。

  2010年國務院在關於《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路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産業格局。”在這一背景下,2014年4月16日,帶著“落實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的使命,中國廣電正式掛牌運營。官方資料顯示,中國廣電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文化企業,註冊資本45億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佈的發展計劃,今年廣電係將加快實施“寬頻廣電”戰略,這體現在要加快推進網路的雙向化、寬頻化、智慧化,“中國有線重組工作已基本完成,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網路整合取得積極進展”。

  不過,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中國廣電進入寬頻運營市場,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陳志剛和項立剛兩位電信行業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一致認為,在競爭常態化的電信運營領域,並不是有扶持政策、獲得運營牌照就可以取得長遠發展,關鍵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技術優勢和運營經驗。

  “中國廣電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守住廣電用戶,完成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陳志剛表示,“從中國廣電45億元註冊資金來看,對運營商來説太有限,要實現全國各地廣電資源的整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也認為,中國廣電已經錯過了發展基礎電信的黃金時期,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基本佔據了全國市場的端口,都有著自己一套成熟的運作模式。而且,中國廣電自身也缺乏通信核心技術,要實現與基礎電信的互通是有難度的。

  “全國一網”整合難題凸顯

  按照規劃,作為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的實施主體,中國廣電成立後將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路為統一的市場主體,“將首先針對缺乏資金實力的中西部有線網路運營商通過行政手段加以整合,最後再通過市場手段整合那些已經上市的 廣電網路 公司。”

  不過,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傳統電信運營商從集團到地方公司的一體化運營機制不同,中國廣電成立時,全國各省均已成立獨立運營的廣電網路公司,完成對全國廣電資源整合的難度巨大。

  事實上,早在2015年5月28日,中國廣電董事長趙景春就公開表示,著力推進“全國一網”的網路整合,國網公司擬以5年為期限,基本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路整合,真正實現“全國一網”。

  對於這一説法,中國廣電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表示,“全國一網”是目標,有時候形勢也會發生一些變化,目前實現“全國一網”的目標還是存在很多難點的。廣電網路需要自下而上,逐步實現對地方公司的整合,由於涉及到地方、上市公司的利益,過程要曲折得多。

  項立剛表示,中國廣電在全國的電視用戶基礎對於發展寬頻業務有一定的價值,但很多地方的電視用戶資源並不在中國廣電手裏,而是分散在各地方廣電企業手中,“中國廣電要完成全國用戶的有效整合難度太大,實現‘全國一網’的目標路途遙遠,之所以推進幾年都沒有有效進展,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中國廣電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去收購、整合。”

  而擺在中國廣電面前的另一個挑戰是,在網路電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守住存量電視用戶。

  中廣網路提供的2015年數據顯示,“有線電視實際繳費用戶約為1.75億,直播衛星用戶是7000萬,IPTV用戶是4600萬,OTT盒子用戶大概4000萬,後三者加起來是1.5億左右,接近有線電視用戶的水準。”而手機、網民的數量與有線電視用戶數量的對比是6.88億對1.75億。

  根據國家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廣電行業可以進入規定的一些電信行業開展業務,國有電信企業根據規定可以進入一些廣播影視的業務。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帶著“落實國家三網融合戰略”使命誕生的中國廣電,正逐漸成為事實上的失意者,在網路電視的衝擊下,電視存量用戶面臨進一步分流的威脅。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網路建設的推進和網路普及率的逐步提高,三大電信運營商在IPTV領域對傳統有線網路運營商造成了巨大衝擊,在經營模式上,三大運營商也是從戰略佈局的角度對IPTV機頂盒採取了“寬頻+贈送”的方式和有線電視競爭,IPTV用戶在逐漸增多,而且增速極快。

  而在獲得《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基礎上,中國廣電如何利用龐大的電視存量用戶,通過有線電視與寬頻網路的捆綁銷售的模式,從三大運營商手中分流用戶,值得期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