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製造,看我七十二變

  • 發佈時間:2016-04-29 04:33:3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個個現代化生産車間裏,工人越來越少;一條條智慧化流水線上,出來的産品品質越來越高。經過數年引導示範,我省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的“機器換人”投資,正從政府推動轉變為企業主動,我省先進製造能力不斷提升。

  今年一季度,全省實施以“機器換人”為重點的技術改造投資1210.1億元,增長20.5%,比工業投資增幅高出12.1個百分點。那麼,實施“機器換人”後,車間究竟啥模樣?請看三家企業的變化——

  一變:

  淡旺季用工達到平衡

  【人物名片】 馮羅宗(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團副總經理)

  今年一季度,集團公司旗下浙江泰普森休閒用品有限公司,各類休閒産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5%左右,其中90%出口歐美市場,開局不錯。近年來,外貿形勢嚴峻,公司依然保持較好增長。這一切,與我們實施“機器換人”苦練內功分不開。

  你看,這是我們從義大利新引進的自動化彎管機,一台要400多萬元。不過它能夠將原來的7道工序簡化為1道,用工從10個人減少到1至2個人。不僅用工減少,還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産品合格率。每小時彎管1000套,次品率只有原來的1%。

  行業性質決定了我們淡旺季用工需求十分不平衡。每年5月到10月,是行業淡季,只需要3000人就能滿足生産需求,10月過後,我們開始進入旺季,一直持續到下一年的4月,這段時間用工需求為4000人。最旺季在春節,那一個月的外銷需求超過6000多萬美元,而恰恰這個時候最難招到人。到了淡季,公司又要想辦法解散一部分員工。這是我們決心實施“機器換人”最根本的原因。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我們著手實施“機器換人”。包括從日本引進可在10分鐘內搞定56個焊接點的自動焊接機器人,以減少漁具生産車間用工;從義大利引進可根據參數設置快速、精確産出成品的自動裁床,讓帳篷生産車間用工減少。

  就這樣逐個環節、逐個車間實施“機器換人”,公司減員效果非常明顯。作為一家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我們最高峰時公司一線員工超過5000人。經過數年機器換人,當前公司人員最多時一線員工4000多人。僅去年一年,公司減少一線簡單操作工300人,生産效率同比提高15%。我們打算再用三年時間減少用工1000人。這樣下來,淡旺季間的用工不平衡問題基本可以解決。

  多年實踐下來,我們還深深體會到“‘機器換人’,不是一句話説説就行,而是個系統工程”。像自動焊接機器人,工人們用著用著就不願意用了,説不順手。可以裁出複雜圖案的自動裁床,工人也不適應,覺得還是原來老的手工裁床更好用。有一陣子,機器買回來甚至被擱在車間不用。怎麼辦?培訓工人,讓他們順利掌握新生産設備。同時,改變車間原有的考核標準,用制度來規範員工,鼓勵他們儘快使用新機器。

  在“機器換人”的過程中,我們走過彎路,也積累了經驗。它絕不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只要有錢,把機器買回來就行。它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變:

  能耗更少速度更快

  【人物名片】 聶春雷(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生産副總經理)

  今年一季度,公司鋰電池市場反響非常火爆,月均生産5萬套電動自行車車電池和5000套電動汽車電池,産量達到3.2億瓦時,環比增長了20%,依然供不應求。

  新型動力鋰電池項目,引進的是當前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鋰電池生産線,車間比原來節省了80%以上的人力。以前,一眼望去,每條生産線邊上站的都是忙碌的工人。現在,工人只要負責産品裝配、組裝等工作。變化最明顯的要屬注液車間,原本人工注液需要44個人,現在機器注液,2個工人就夠了。

  車間裏人多濕度容易高,而機器設備必須控制在一定的濕度內才能更好的發揮效用。如今,人少了,車間濕度基本可以控制在15%以下,這在以前是沒法辦到的。

  和傳統生産方式相比,“機器換人”讓産品品質有了更大的保障。像現在組裝時使用的鐳射焊接方式,能耗更少,生産速度更快。模組式的設計,不僅方便售後維修服務,還能解決回收利用成本,每年這一塊能省下近1500萬元。産品安全性更高,因為採用了絕熱、疏氧材料,能有效防止電池因為熱失控引發的安全事故。

  以前,售後服務問題一直是電動汽車行業的“痛點”。就像一輛汽車,如果一直不保養,估計也撐不了幾年。同理,汽車電池也需要保養。對此,公司自主研發了動力鋰電池網路智慧管理系統,讓每一塊電池都可追溯。系統裏,我們售出的每一塊電池都有一張“電子身份證”,再將整組電池配上二維碼,當客戶下載專用APP掃碼以後,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電池的工作和健康狀態。

  目前,我們的新型動力鋰電池二期項目正處於緊張調試階段,8月就可以投産,屆時一期、二期項目總産能將達到40億瓦時,産值可達100億元。

  三變: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人物名片】 蕭雲(娃哈哈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世界上最悲傷的事,莫過於我在做高端智慧設備,你還以為我只生産AD鈣奶、爽歪歪、營養快線、娃哈哈純凈水。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其實,現在越來越多人知道娃哈哈做機器設備。今年一季度,娃哈哈機器人家族又添了新成員——負載100公斤機器人,用於白糖自動卸糖,可替代4個人工,能有效降低飲料生産配料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之前我們開發了300公斤的碼垛機器人,主要針對飲料成品的碼垛,但配料白糖卸糖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動作過程,於是,公司根據生産過程的具體需求,專門開發了這款機器人。

  在一條168米長的水汽生産線上,一瓶瓶飲料從眼前飛速一閃而過。這條生産線包含從吹瓶、灌裝到包裝、碼垛等超過20多道工序,現場幾乎看不到生産工人。這樣的生産線,娃哈哈在全國還有400多條。

  説實話,現在有些活兒人工還真幹不了。像這條生産線,每秒生産15瓶水,每小時5.4萬瓶。正因為速度太快,不合格産品的分揀工作,人工根本無法完成。為此,我們應用了大量的現代視覺等識別和傳感資訊技術,以確保産品品質。比如蓋子沒有擰到位,或者蓋子歪了,會被生産線自動剔除出來。

  再説後道産品打包,目前食品行業小箱裝大箱環節,依然以人工為主。由於是體力活,越來越難找到工人。為此,我們研製了專門針對食品行業的碼垛機器人。它能完成飲料箱整理、抓取、碼放等工序,1個小時能碼完2000箱飲料,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正負0.05毫米,而一位碼垛工人1個小時只能碼450箱。也就是説,一個碼垛機器人至少替代4個人工。

  和很多國內同行一樣,一開始我們也是直接引進國外食品生産線。可是進口食品生産線維護成本太高,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記得2000年,整個集團一年到頭光生産線維修費就花去上億元。你算算,我們得多少瓶飲料才賺得回來?相當於辛辛苦苦一年到頭,都在給國外設備廠商打工。

  受此刺激,娃哈哈2001年就開始自己成立精機機械公司。當前,食品行業普遍壓力較大。娃哈哈的效益比較好,與我們自産自用機電設備産品有很大關係。

  未來,我們將在臨安青山湖建一個更高標準的高端機電裝備産業園,引進世界一流設備和頂尖研發團隊,以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研發生産製造機器人等智慧裝備核心部件,為“中國製造2025”做出應有的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