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降成本效果初顯 調結構仍需努力

  • 發佈時間:2016-04-29 03:00: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經濟日報社中經趨勢研究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和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編制的2016年一季度中經産業景氣指數4月28日發佈。從2016年開始,中經産業景氣指數採集的行業與以往略有不同,涵蓋了工業領域的重點産業,包括裝備製造、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IT設備製造、醫藥、服裝、文體娛樂用品等。

  2016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3個百分點。延續2013年以來的態勢,結構調整依然是一季度工業發展的關鍵詞,傳統工業調整更加深入,高技術産業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3.4個百分點,但對工業發展支撐作用有待提高。

  傳統工業景氣指數趨穩

  一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1.9,與去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在連續6個季度下滑後出現相對平穩的運作態勢。剔除隨機因素,一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較去年下降0.2點,相關政策和措施在“穩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工業預警指數仍處於“淺藍燈區”,繼續在“偏冷”區間運作。

  能源、原材料行業延續回落走勢。一季度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行業中經産業景氣指數分別比2015年第四季度下降0.1、0.3、0.8、0.3、0.4和0.8點。煤炭和鋼鐵行業中經産業預警指數繼續運作在“過冷”的“藍燈區”,其他行業中經産業預警指數也均處於“偏冷”狀態,電力行業中經産業預警指數下降最為突出,較上一季度下降8.3點。

  裝備類行業發展相對穩定。一季度裝備製造業和IT設備製造業中經産業景氣指數均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中經裝備製造業預警指數連續5個季度持平。中經IT設備製造業預警指數比上一季度提高3.3點,接近正常的“綠燈區”。

  消費類行業內部差異較大。與去年四季度相比醫藥和服裝行業中經産業景氣指數均下降0.2點,中經醫藥産業預警指數連續三個季度持平,達到“淺藍燈區”上限,中經服裝産業預警指數繼續走低,比上一季度下降3.3點。相比之下,文體娛樂用品製造業表現最為搶眼。一季度中經文體娛樂用品製造業景氣指數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0點,在構成景氣指數的6個指標中,除投資增速放緩,其他指標均有所改善。文體娛樂用品製造業預警指數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0點,回升至正常的“綠燈區”運作。

  “去産能”任務依然艱巨

  “去産能”“去庫存”是傳統行業發展的主線,傳統行業調整任務依然艱巨。經過初步季節調整,2016年一季度煤炭、粗鋼産量同比下降6.4%和5.7%,十種有色金屬産量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較去年同期下降4.3%;煤炭、鋼鐵、有色金屬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7.1%、13.2%和0.9%;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2.9%和12.4%,煤炭行業出現2002年以來首次行業整體虧損。三個行業投資繼續低迷,其中煤炭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降幅達到30.1%。

  2016年一季度發電量同比增長0.3%,石油産業生産合成指數也高於去年同期水準。但受價格下跌影響,電力和石油行業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下降4.6%和10.7%,電力行業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速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8.7個百分點,石油行業仍處於虧損狀況。

  受固定資産投資、特別是房地産投資增長的影響,2016年一季度鋼鐵、有色金屬行業出廠價格月度環比持續上漲,特別是3月份,鋼鐵行業出廠價格環比上升4.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出廠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3%和2.7%。石油産業生産者出廠價格3月份環比由降轉升,增長8.2%。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結構調整繼續深化,“去産能”任務艱巨。根據國務院關於化解過剩産能相關意見,未來3年至5年,煤炭行業將再退出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鋼鐵行業將再壓減粗鋼産能1億至1.5億噸。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充分表明瞭黨中央、國務院“去産能”的決心。

  需求回暖促企業盈利改善

  2016年一季度,我國市場需求呈現回升跡象。經初步季節調整,一季度服裝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在連續8個季度持續小幅下降後首度出現回升;文體娛樂用品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回升3.3個百分點;醫藥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在各工業大類中位居前列,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4%。

  2016年一季度我國裝備製造業生産合成指數為107.0(去年同期為100),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3點,在連續7個季度放緩後,生産增長首現加快,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5%; IT設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國內需求仍然平穩增長。2016年一季度化工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受市場需求略有回暖、部分終端産品價格上漲以及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多重影響,化工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6.2%,增速比上一季度提高15個百分點。

  與國內需求回暖形成鮮明對比,出口形勢較為嚴峻。一季度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4.8%,降幅繼續擴大。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16.7%,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擴大5.8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6.5%,降幅擴大6.0個百分點;IT設備出口額同比下降16.6%,降幅擴大12.6個百分點;化工産品出口額同比下降16.5%,降幅擴大8個百分點。

  工業發展“穩中求進”

  經初步調整,2016年一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扭轉了去年連續4個季度同比下降的走勢,工業企業銷售利潤率為5.1%,比去年同期增加0.2個百分點。服裝行業、醫藥行業和文體娛樂用品製造業銷售利潤率比去年同期分別提高0.3個、0.2個和0.1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IT設備行業銷售利潤率比去年同期均提高0.2個百分點;化工和電力行業銷售利潤率分別比去年同期高0.5個和0.4個百分點。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經國務院批准,從2016年1月1日起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3分錢。有關部委積極採取和研究清理不合理收費、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在“降成本”行動中,地方政府表現也相當“搶眼”,2016年伊始多地陸續推出了降低企業成本的政策措施。儘管“降成本”行動處於起步階段,但對實體經濟的改善仍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積極推進結構調整的同時,“穩增長”是經濟工作中的另一個主題。隨著降低企業成本的方案和政策出臺,特別是“營改增”、稅率調整、“五險一金”制度改革等政策的實施,企業經濟效益將明顯改善,企業活力將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雖然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市場環境趨於複雜,但根據部署,關於出口、加工貿易、新型貿易方式等金融、稅收以及海關服務支援政策將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有望回穩向好。

  企業家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有所好轉,經濟築底企穩跡象明顯:訂單需求回暖、用工需求和投資需求有所好轉。數據顯示,反映工業企業家對二季度企業經營狀況預測的預期指數為112.5,比反映一季度企業經營狀況判斷的即期指數高9.4點,比去年四季度的預期指數高2.6點。調查表明,一季度企業訂貨、用工、投資等指標也均有所好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