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效果顯現 企業效益回升

  • 發佈時間:2016-04-29 03:00: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政策的見效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推進,我國工業運作關鍵指標呈明顯改善跡象,經濟運作中的積極因素進一步增多,一季度表現可圈可點。4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並回答了熱點問題。

  生産趨穩效益改善

  “我國工業經濟運作首季開局良好,特別是有一些主要指標改善的跡象十分明顯,積極的因素在增多。”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點面結合”詳解一季度工業運作情況。

  去年,我國工業增速和效益表現曾讓人“捏了把汗”。今年以來,這兩項工業關鍵指標均呈明顯改善跡象,工業生産緩中趨穩、企業效益回升。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比1至2月份回升0.4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4%,改變了去年全年利潤下降2.3%的局面,而且3月份的利潤比1至2月份還要好。

  我國工業運作趨穩,得到了工業大省、主要行業的有力支撐。一季度,工業大省江蘇、廣東、山東、河南的工業增速分別達到7.7%、6.9%、6.7%和7.7%。這四個省的工業增速都高於全國平均增速,為全國工業穩增長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從主要行業看,裝備製造業增長勢頭平穩,增加值的增速比整體工業快1.3個百分點;輕紡工業增速比整體工業快0.9個百分點;電子行業增速保持在8.6%。另外,産銷銜接也趨於穩定。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産銷率達到97.3%,比去年增加了0.1個百分點。産銷率增加、庫存上漲幅度回落為企業生産奠定了基礎。

  目前來看,我國工業運作積極因素進一步增多,市場信心正在增強。3月份,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5%,這是2014年1月份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回升至50.2%,這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重新回到榮枯線以上。

  政策見效改革發力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運作出現積極變化,是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部署的結果,體現了前期出臺的各項政策和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

  為對衝下行壓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據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介紹,得益於擴大有效投資政策的拉動,一季度裝備製造業等行業生産增速加快;去年國家及時出臺的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鼓勵政策,讓汽車消費由降轉升,今年一季度汽車工業運作態勢良好;清費減稅、降準降息等政策則促進了企業降本增效。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7.4%,改變了去年全年利潤下降的局面。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是85.36元,同比下降了0.41元,改變了多年以來同比逐年攀升的局面。

  在著力穩增長的同時,我國持續下大力氣促改革、調結構,推動産業向中高端邁進。高技術産業在整個工業中佔比逐年提高。一季度,高技術産業增長9.2%,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4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1%,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網際網路等新經濟加速發展。一季度電信業務總量增長46%,移動數據總消費同比增長1.3倍。與此同時,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也在積極推進。雖然受到出口萎縮的影響,但輕工、紡織行業依然表現出較好的運作態勢,實現利潤分別增長13.3%和6.4%。部分原材料工業適應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結構,也實現了較快增長。有色金屬行業、石化行業在下游行業拉動下,增加值同比增長9.4%和7.9%。

  著力實現平穩運作

  “在看到積極進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工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鄭立新表示,當前,穩增長的壓力仍然較大,主要表現在外需不足增加了穩增長難度,新動能較快增長還難以抵消傳統産能減弱的影響,部分地區和行業生産經營仍然困難。

  據介紹,國際市場持續疲軟,加大了工業産品出口的難度。一季度工業産品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3%,增速同比回落5.9個百分點,較大幅度下拉了工業增速。新興産業的快速發展,尚不足以抵消傳統産業增速的回落和下滑。一季度,煤炭、鋼鐵、10種有色金屬的産量同比下降,平板玻璃産量也僅增長0.5%。這些能源、原材料行業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大大高於高技術産業。部分地區和行業生産經營困難。當前,東北、西北地區和部分資源型省份比較困難,採礦業、鋼鐵、建材等上游原材料行業也比較困難。

  “我們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把應對準備做得更充分。”鄭立新表示,工信部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戰略全局,全力以赴實現工業通信業平穩健康發展和“十三五”良好開局。

  下一步,工信部將狠抓政策措施落實,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抓好去産能、降成本、補短板等重點任務。分業施策調整存量,加快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努力增加有效供給,擴大工業品應用;加快資訊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針對備受關注的工業投資增速回落問題,工信部強調,將加大技術改造支援力度,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具體措施包括:加大對“中國製造2025”重點工程和工業轉型升級的支援。啟動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支援重點行業、高端産品、關鍵環節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高企業生産技術水準和效益。積極發揮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先進製造業投資基金等的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激活民間投資。另外,將加大投資力度,促進全光網路建設和4G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