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同心幹 黨建助脫貧
- 發佈時間:2016-04-27 06:31:1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精準扶貧與基層黨建“雙推進”開展以來,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幕布村和南美拉祜族鄉南美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近日踏訪幕布村和南美村,切實感受到開展“雙推進”帶給這兩個村寨的變化——老百姓脫貧增收了,基層黨組織建強了,黨群關係密切了。
“六個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4月12日一早,記者乘坐的大巴直接開到了幕布村村委會門前,村子道路寬敞,建築整齊,環境優美寧靜。眼前的景象,讓人難以與邊疆的一個山區村寨聯繫起來。
幕布村是一個漢族、傣族、拉祜族、彝族聚居的村子。據介紹,幕布村每人平均佔有耕地只有0.75畝,2010年貧困人口還有52戶168人。2011年4月以來,幕布村通過“支部示範引領、村民自治理事、民族團結共建”實施美麗鄉村建設,2013年實現全村無貧困人口。2015年,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0837元,比2010年增加5999元,年均增幅達17.5%。
在這裡,“六個共同”被視為全村共同發展的法寶。首先是銀行貸款共同用。這是最能體現團結互助的一件事。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幕布村推行“政府+銀行+美麗鄉村建設理事會+農戶”的聯保擔保貸款、“三證”抵押貸款、信用貸款3種方式為農戶建房融資,每戶貸款4萬至5萬元,全村共申請到建房貸款1070萬元。通過集中共建、互幫互助,幕布村實現了全村325戶農戶每戶都有一幢安居房的目標。
其次是致富産業共同謀。通過村黨支部提出意見建議,理事會論證,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幕布村建成了以烤煙、油菜、核桃為重點的高原特色農業産業基地,使全村有了最重要的産業支撐。
臨翔區委副書記龔文
軍告訴記者,“六同”中的難點是“致富産業共同謀”。過去,農産品很容易一發展就過剩,在幕布村村委會帶領村民共同謀劃産業的同時,區鄉兩級政府幫助幕布村委會做了3項工作,一是佈局,由於該村烤煙種植基礎好,區裏在烤煙計劃的分配上給予了傾斜,全村900多畝耕地,經過土地流轉,烤煙計劃種植了1670畝。二是訂單,除烤煙外,村裏的油菜也實現了訂單種植,核桃現在基本不愁銷路。三是加工延長産業鏈。除了煙草公司的集中烤煙點以外,幕布村周圍建了幾家菜籽油加工廠,核桃食品和核桃油加工廠也正在籌建中。
再是特色民居共同建。按照“依山就勢、錯落有致、適度聚散、突出特色”的要求,通過統一規劃、集中共建、互幫聯建,完成所有農戶的安居房建設。在幕布村只要留心,不用進家就能看出是哪個民族的院子,房子上有孔雀圖案的是傣族,有葫蘆的是拉祜族,如果有牛頭那肯定是彝族了。
另外的“三同”是,大事小情共同幫、公益事業共同幹、文明村寨共同創。幕布村黨支部書記陳躍明告訴記者,“雖然有那麼多‘共同’,但各項制度在設計的時候絕不養懶人,強調的是共同來做。比如銀行貸款共同用,更多的是一種互幫互助,貸款人和還款義務是非常明確的,全村的1000多萬建房貸款至今還款情況良好,獲得了信用社的信任”。
黨員帶頭促進脫貧增收
走進南美拉祜族鄉南美村,一座座掩映在密林中的紅黃屋頂引人注目。
過去儘管這裡的生態環境很好,森林覆蓋率達到78%,拉祜族群眾可耕地也相對較多,但由於交通基礎設施差,産業落後,南美鄉的拉祜族群眾貧困面廣、貧困度深。2011年末,全鄉有貧困人口4741人,佔了全鄉總人口的90%以上。
從2013年起,南美鄉被列為雲南省、臨滄市扶貧開發“整鄉推進”試點。按照“建房修路、引水植樹、特種特養、五年一萬”的工作要求,南美鄉全面實施連片扶貧開發整鄉推進、美麗家園建設和特色旅遊小鎮建設“三合一”工程建設,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目前,全鄉已經建成1142戶“葫蘆標誌、桿欄建築、紅瓦黃墻、姊妹花地腳線”的拉祜特色抗震安居房。
“現在的生活比起過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李治國説,以前祖祖輩輩住的都是叉叉房、茅草房,生活條件差不説,三五年就要重新翻蓋一次,現在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蓋起了牢固又漂亮的安居房,村寨路也修好了,村莊越來越美麗。挂在李治國家墻上的兩張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張是多年以前,一家人在自家住的茅草房前拍的,畫面荒涼破舊。另一張是去年房子蓋好後進新房時拍的,一家人在紅頂黃墻的拉祜族特色新民居前笑得格外燦爛。
梅建軍4年前從臨滄市委來到南美鄉擔任鄉黨委書記,通過4年的扶貧經歷,他認為,在南美鄉這樣的特殊地區,黨員和基層組織對群眾脫貧承擔著特殊責任。“南美的拉祜族群眾雖然自我發展致富的能力沒有其他地方強,但是他們堅信黨和政府,而且肯幹能吃苦,這些特點使我們的引導變得十分重要。”梅建軍介紹説,全鄉制定了統一的訂單農業發展策略:長抓核桃、茶葉、畜牧、林下生物藥業、拉祜風情旅遊業,短抓烤煙、生態蔬菜、瓜果産業,特抓特色經濟林果種植及特色養殖,發展台灣長壽仁豌豆等,以此解決農民群眾生産經營無企業帶動、市場對接不暢等問題,促進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全鄉已建成産業基地5.12萬畝,每人平均達到11畝。
村民李忠和站在自家的新房前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説:“我的酒坊能出三四噸包谷酒,一斤16元,一年可賺到1.6萬元左右,酒糟還可拿去喂豬。另外還有果樹蔬菜收入,年純收入能達到5萬元。”
南美村村委會主任王光輝説,在南美村脫貧攻堅進程中,全村64名黨員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近兩年來,南美村發生了很大變化,家家戶戶都建起了新民居,每人平均核桃産業達到9畝,村組道路得到硬化。
南美鄉文化站站長龔德書説:“拉祜族群眾以前貧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理念窮、視野窄。現在思路、出路打開了,大家都在想辦法創造條件致富。”目前,南美鄉正著力打造古村落、拉祜風情園、農耕文化主題園等民族特色村寨生態旅遊品牌,努力讓旅遊業成為該鄉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南美村接待遊客達到5萬人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