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司法保護助力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4-26 09: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萬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6日訊(記者 李萬祥)案件數量持續增長、審理難度不斷加大、審判質效穩步提升、保護力度不斷加強……2015年,人民法院積極發揮司法保護智慧財産權主導作用,嚴格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全面推進智慧財産權審判體制改革,不斷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中國法院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白皮書顯示,2015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智慧財産權案件149238件,審結142077件。與2014年相比,這一數字各有增加。據了解,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市收案數量持續在高位運作,新收智慧財産權民事一審案件數約佔全國法院該類案件總數七成。

  司法逐漸成為解決智慧財産權糾紛的主渠道。然而,維權成本高、週期長、舉證難、賠償低一直是制約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的瓶頸。近年來,浙江法院加大保護的價值導向,抓住薄弱環節,精準發力。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如何實現有效銜接?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的智慧財産權該如何保護?近日,記者在浙江省各地進行了調研走訪。

  “網際網路+審判”:網上法庭提供“網購”般訴訟服務

  浙江是網際網路發達省份,匯集了阿里巴巴、網易等全國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電商企業眾多,交易量激增的同時,交易糾紛也迅猛增長。例如,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2013年至今共受理各類涉網糾紛2348件,其中涉電子商務平臺的著作權糾紛、商標權糾紛案件佔79.8%。

  目前,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網路科技公司等網路企業已成為智慧財産權糾紛高發主體。2015年修訂的《浙江省專利條例》率先將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納入地方性法規。去年底,國家智慧財産權局還在浙江成立了全國首個電商專利執法調度中心——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浙江)中心,探索開展跨區域電商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

  “電子商務糾紛具有跨地域的特點,各項證據材料均形成于網路環境,不論是電商經營者還是一般消費者,均面臨遠距離訴訟的不便,對網路化司法服務提出了迫切需求。”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李奕説。

  網上糾紛網上解決。為適應涉電商糾紛的不斷涌現和升級,杭州法院探索“網際網路+審判”建設,在全國率先打造電子商務網上法庭,通過最大限度實現網路證據線上一鍵式引入,為公眾提供“網購”般便利的網上訴訟服務。

  據介紹,杭州法院2015年起主推“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並於8月13日正式上線。自此,涉電商糾紛的起訴、調解、舉證、質證、開庭、判決等各個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每個步驟都即時連續、記錄留痕。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電子商務訴訟指導辦公室主任張政表示,網上法庭充分利用各電子商務平臺現有的技術優勢和數據資源,實現無縫對接、數據共用。原告方在“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網頁界面註冊登錄線上發起訴訟後,網上法庭會自動提取電子商務平臺的當事人身份資訊、網上交易過程及各類表單數據。

  “一般庭審活動在30分鐘內即可完成,使全國各地的原告可以用零在途時間、零差旅費用支出,隨時針對遍佈全國各地的被告提起訴訟。”李奕説,目前,浙江電子商務網上法庭已實現與淘寶網、天貓、聚划算、螞蟻金服小額貸款平臺、阿里巴巴中文站等平臺的對接。同時,凡是起訴至網上法庭的涉電商平臺案件,均將向電商平臺投訴作為前置程式,充分發揮電商平臺自我凈化作用。

  多渠道優勢互補:建立司法與行政保護聯動機制

  “浙江法院2000年就開始了智慧財産權專業化審判之路,為創新型省份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據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國猛介紹,目前,浙江省11個中級法院均設立智慧財産權庭,專門審理智慧財産權案件,其中10個具有專利案件管轄權;32個基層法院具有版權、商標、不正當競爭等部分智慧財産權案件管轄權。

  其中,義烏市人民法院具有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部分專利案件管轄權,是全國第一家有權審理專利類案件的基層法院。記者了解到,智慧財産權的“三合一”審判與“訴調對接”在這裡獨具特色。

  早在2007年7月,義烏法院便率先在浙江省開展“三合一”審判試點,由智慧財産權審判庭統一審理智慧財産權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義烏市人民法院智慧財産權庭負責人王亞萍指出,與全國其他“三合一”審判試點法院相比,義烏法院審理的刑事、行政案件數量最多,且涉外案件多,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之間緊密銜接,形成保護合力。

  多渠道聯動保護機制讓智慧財産權保護更有力。例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工商局建立企業信用評級合作機制,工商系統在評選省著名商標時需向法院了解相關企業智慧財産權糾紛資訊,如果被評選企業有嚴重侵權行為的將被取消評選資格;義烏法院會同檢察院、公安局、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建立“電子商務領域智慧財産權聯合保護工作機制”,每月向義烏商城集團通報以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為被告的智慧財産權侵權判決,作為集團對經營戶進行扣分或收回商位的處理依據。

  據介紹,浙江法院還在全國率先建立從智慧財産權行政執法部門選任專業型人民陪審員制度,先後選任200余名專業陪審員參與智慧財産權案件審理,搭建起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之間良性互動的橋梁。比如,紹興中院聘請清華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博士、紹興市科技局原局長賈良榮擔任專業審判員,他充分發揮專業特長,認真依法履職,自聘任以來共參與審理了以專利糾紛為主的智慧財産權案件182件。

  在強調案件判決的同時,浙江法院也十分重視訴訟調解對於促進智慧財産權轉化運用、規範市場競爭的功能。如正泰集團訴施耐德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是迄今國外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侵權的最高標的額賠償案,承辦法官充分發揮司法智慧,耐心調解,促使當事人達成了補償額達1.575億元的全球和解協議,化解了雙方在國際國內長期存在的智慧財産權爭議,創造了良性競爭、合作共贏的市場環境。

  (小標題)第三方平臺維權:打造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升級版”

  前不久,義烏市義亭鎮一家工廠偽造“七度空間”註冊商標200余萬個,工廠負責人馮某被義烏市人民法院判刑。隨後,馮某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然而,在半年之前,被侵權的福建恒安集團就已拿到了18萬元賠償款。福建恒安集團之所以能夠這麼快拿到賠償,義烏市智慧財産權訴調對接中心起到了主要作用。

  在義烏市國際商貿城4區北大門3樓,義烏市智慧財産權訴調對接中心的牌子格外亮眼。這裡是全國首批吸收社會仲介組織參與智慧財産權民事糾紛訴調對接的第三方平臺。據了解,在智慧財産權業務相關職能部門工作3年以上,或者從業5年以上、有豐富智慧財産權案件辦理經驗的律師才能在這裡擔任調解員。

  浙江澤大(義烏)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慧玲就是訴調對接中心的一名優秀調解員。2015年6月,受義烏律協的推薦,王慧玲參加了訴調中心的籌備會議。“以前做知産類案件都是和法院以及行政機關打交道,從來沒想到還可以有一個第三方的公益平臺。”王慧玲説,目前,義烏市智慧財産權訴調對接中心現已成為義烏展示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的重要窗口。

  作為一種重塑智慧財産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嘗試,寧波市啟動了“智慧財産權綜合運用與保護第三方平臺”試點。依託寧波市科技資訊研究院的技術支撐,該平臺具備智慧財産權訴調對接、智慧財産權運用轉化、智慧財産權快速維權資訊和智慧財産權宣傳研究等機制,服務社會功能更強,社會參與度更廣。

  其實,浙江是全國最早開展智慧財産權民事糾紛“訴調對接”的省份之一。據了解,2012年12月以來,浙江省全面推進智慧財産權糾紛訴調對接,累積辦理訴調對接案件2000余起。如中國(溫州)智慧財産權維權援助中心接受溫州中級人民法院委託,對西門子産品生命週期管理軟體有限公司訴浙江中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其電腦軟體著作權案進行調解。

  同時,浙江省各地法院還不斷鞏固完善符合當地審判實際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模式,如余杭法院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調解中心的涉網糾紛訴調對接機制、海寧法院與海寧市家紡智慧財産權調解委員會的涉家紡智慧財産權委託調解機制等等。2015年,浙江省法院通過各類訴調對接機制處理的智慧財産權糾紛共計6748件,其中調解成功3050件。

  “智慧財産權民事一審案件收案量從2011年的7597件上升至2015年的16999件,年均增長率達22.3%,遠高於其他民商事案件,説明智慧財産權司法需求遠未達到飽和狀態。”陳國猛表示,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日益凸顯的大背景下,浙江法院堅持加大保護的總體導向不動搖,充分發揮司法保護智慧財産權的機制優勢,努力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