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藏市場的新空間?

  • 發佈時間:2016-04-25 06:31:0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收藏大勢

  首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暨古代藝術國際博覽會22—25日在澳門舉辦,全球各地的古文化精品與非物質文化手工技藝同臺展示,非遺藝術品再次引來極大關注。

  近年來,藝術品市場一直處於“調整期困局”。作為藝術品,一直略顯偏門卻方興未艾的非遺收藏,是否也受到藝術品市場遇冷帶來的衝擊?非遺藝術品能否通過市場調整的考驗,成為未來藝術品投資的新熱點?

  與此同時,市場也對非遺藝術品的表現形式和交易模式不斷創新。近日,由廣東省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主辦的“南方文交所群珍薈萃文化藝術實物交易中心”正式上線,首批預售嶺南非遺藝術品也在當天發佈。主辦方表示,這標誌著國內首家文化藝術品O2O展示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作。記者獲悉,為擴大非遺藝術的大眾收藏和消費面,部分非遺藝術品或者與商業購物中心合作在商場內展銷,或者與動漫結合,産生多種文創衍生品。

  非遺藝術品收藏市場是否理性健康?非遺藝術品的收藏價值應如何科學衡量?在“網際網路+”時代,非遺“觸網”又可能擦出怎樣的新火花?南方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與多位行內專家進行了探討。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歐志葵 實習生 趙汝鈿

  非遺藝術品為何受到藏家青睞?

  4月22日—25日,2016首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暨古代藝術國際博覽會在澳門舉辦。該展覽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共同主辦。

  據悉,本屆手工藝人和傳承人們將帶來中國歷史悠久的古琴製作技藝、極富當代藝術精神的玉雕技藝、漆器髹飾技藝、留青竹刻工藝、紫砂陶製作工藝、蘇州緙絲織造技藝、雕版印刷等。

  過去,這些非遺藝術品在拍賣場上常常以“雜項”的身份上拍。直到2011年,北京翰海拍賣首次推出“燕京八絕·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大師工藝精品”專場拍賣會,工藝門類均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作品均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所作。此次拍賣首次將“非遺”藝術品、工藝精品從雜項收藏中脫離出來。

  同年,北京市文化局與北京榮寶齋聯合主辦“首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作品拍賣會”。此後,上海朵雲軒也在2012年舉辦了上海首次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拍賣會,九成拍品均得以成交,成交總額為774.4萬元。黃花梨木雕《達摩祖師》更以260萬元的成交價奪魁。如今,北京、成都、上海、廣州、武漢等多個地方都開始對“非遺”拍賣試水。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芝文分析,許多非遺拍品都屬於孤品,拍品的製作工藝也可能面臨失傳的境地,非遺創作本身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些“稀缺性”條件,決定了非遺未來的升值空間。

  刺繡類非遺收藏升溫趨勢明顯,部分經典作品甚至一件難求。“在北京,就有大企業家收藏了價值3000多萬元的繡品。‘非遺’對他們來説不僅是一種收藏,更是提升企業文化內涵的途徑。”中國非物質遺産保護協會刺繡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碩士研究生導師楊堅平告訴記者,以潮繡為例,由於從事繡制人員太少,與歷史上最高的10余萬繡娘相比,現今不足1%,而材料的成本每年上升30%左右,升值潛力廣闊。

  不過,非遺專家、廣州文木文化朱鋼博士卻指出,近年藝術品市場的深度調整,也波及到非遺收藏。至於目前“非遺”的收藏是否已形成成熟的市場,他認為同樣值得斟酌。

  “非遺收藏市場真正成熟的標誌,應當是成批量地形成活躍的一手、二手交易市場,也包括形成一定的評價標準。這需要足夠的交易量進行支撐。但從目前的市場來看,非遺的收藏還非常零散,沒有形成氣候。”此外,朱鋼表示,由於非遺涵蓋的門類很多,要對非遺收藏得出整體的結論十分困難。

  朱鋼同時指出,從長遠來看,與書畫大師名作一樣,非遺大師精品代表作的升值空間無可置疑。他相信,隨著經濟週期的變化,這些藏品的價值未來將會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非遺作品價值如何衡量?

  作為傳統手工藝品,不少非遺的藝術瑰寶在民間早已廣泛交易和流傳。然而,隨著“非遺”熱度不斷提升,非遺的收藏群體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過去,民間工藝的市場範圍相對較小,藏家們往往只會收藏自己熟悉的行業或大師作品。‘非遺熱’擴大了人們收藏的視野,帶來更多不同的選擇。”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廣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陸穗崗説。

  不過,在市面非遺作品的走俏背後,非遺藝術收藏的隱憂也正在浮出水面。楊堅平表示,由於懂行的藏家不多,市面有人將不是潮繡的作品當成潮繡來宣傳,也有用電腦製作的繡品充當手工製品。“現在有許多愛好者都是衝著作者的名字來買,他們只看印章,並不了解作者的風格特色,現在印章通過電腦倣冒十分容易。”陶瓷藝術大師梅文鼎也感受到同樣的煩惱。

  市場對非遺的定價也未能如實反映其藝術價值。“朝鮮繡、越南繡儘管品質不高,但價格便宜,現在也衝擊到我們市場。相反,我們一些優秀的傳統繡品卻因宣傳不足,始終賣不起高價。”然而,楊堅平也注意到,一些非遺大師作價太高,也影響到它們的銷售:“現在經濟大環境不如前幾年,而且資訊的透明性越來越高,非遺的價格必須回歸理性,否則難有穩定的升值空間。”

  陸穗崗認為,要讓藏家清楚非遺藝術品背後的價值,有必要建立一套客觀的交易標準。為此,從去年開始,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公佈了《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藝術品服務交易標準》,把作品材質、所耗人力工時、作者創作在內的多個因素集合起來,成為衡量工藝作品價值的標準。

  “每件美術品總有一些共有的元素,比如材料、作者、技藝、工時等。”陸穗崗介紹,這些標准將採用“標準卡”的方式,為藝術品提供定價標準:“這樣可以避免一些魚目混珠的情況初選:例如大師參與創作的作品,到底是原創還是監製?到底是孤品還是可複製的?到底是純手工還是結合機械的?都會在‘標準卡’上一目了然。”

  交易標準出臺後,在行內也引起不少爭議。有業內人士質疑,每個人的審美各不相同,無法給藝術品提供客觀的價值標準。

  對此,陸穗崗解釋,交易標準並非強制執行,也無意給出具體的定價,而只是將非遺背後的資訊透明化,也對消費者的心理預判給予引導。“這其實是對民間工藝的一種‘科普’,讓大家不再對非遺感到神秘和陌生。”他補充道。

  “非遺藝術品的價值標準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讓藏家‘用腳投票’。”在朱鋼看來,當前非遺收藏市場的“混沌狀態”,其實也是正常的必經階段。他預期,非遺工藝品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分化:只有少量具有本真性、原生性的優秀作品進入收藏市場,而沒有真實成交的藏品即使標價再高,最終還是會被市場淘汰。

  ■名詞解釋

  非遺藝術品

  據統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共有近87萬項。而在眾多非遺門類中,“傳統工藝和民間美術”一直與藝術市場保持著緊密聯繫。其中,竹刻、刺繡、玉雕、剪紙等屬於傳統美術類,而木版浮水印、制瓷、織錦則屬於傳統技藝類。揚州玉器、北京景泰藍、宜興紫砂、龍泉青瓷、藏族唐卡等,都是近年備受關注的收藏品種。

  ■延伸

  非遺藝術品交易渠道多樣化能否推動收藏熱升溫

  隨著這些年政府和民間相關機構對非遺文化的推廣和宣傳,人們對中國非遺文化,尤其是手工藝品有一定認識,然而真正進入收藏、投資階段的群體尚很小眾,許多人認為,它們只是適合在博物館或公共場館觀賞的文化品,與自身尚存在較大距離。

  “完整的非遺行業鏈條,應當包括管理、人才培養、學術研究與推廣行銷四大部門。然而,到目前為止,無論全國還是廣東,非遺行業一直都缺乏負責推廣行銷的權威機構。”談到非遺收藏市場的良性發展,不少受訪專家都強調權威行業組織參與的重要性,楊堅平對此也深有同感。

  量大、點多、分散、規模小、區域性強,這些特點為中國非遺藝術品産業發展帶來諸多限制。不過記者發現,這幾年不少非遺文化藝術品也試圖通過各種渠道、途徑在向大眾推廣、“科普”的同時,亦刻意將之以各種表現形式的藏品、消費品,融入大眾生活。

  比如在銷售渠道上創新,中國藝術産業研究院副院長西沐曾預期,“平臺+網際網路”機制下的電子化交易,將成為未來可行的重要戰略突破口之一。

  4月18日上線的“南方文交所群珍薈萃文化藝術實物交易中心”就是這樣的平臺之一。據介紹,該平臺依託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作為廣東省文化産業功能服務平臺的高度,將各省優勢藝術、手工藝、非遺等門類的實物作品資源聚集到“群珍薈萃”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線上銷售同時,聯合各地文化企業,搭建線下實物交流體驗中心,實現實物交易的O2O模式。

  “平臺採用的‘預售作品交易’,是我們在‘網際網路+文化’背景下的一大創新。”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群珍薈萃文化藝術實物交易中心項目負責人于泳介紹,傳統的交易模式是藝術家先創作作品,作品銷售處於被動狀態,不利於藝術傳承,而預售作品交易可以有效節約文化藝術創作者的時間和物質成本,使藝術家將更多精力專注在原創作品的構思與創作上。

  “預售期的作品都是以75折價格交易,目的也是為作品日後的升值留足空間。”于泳希望,配合原創作品的限量、專家定期評估、以及平臺提供的推廣效應,這一交易形式有助帶來藝術品價值的穩步增長。

  為提升交易中心的專業程度與公信力,平臺邀請文化行業知名學者、權威專家、行業代表等組建專家委員會,共同為平臺作品審核、估值提供價值保障。“過去説到線上上買藝術品猶如‘隔山買牛’,但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同時有專家學者進行鑒定把關,相信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保障。”梅文鼎説。

  記者發現,近一兩年來廣東不少非遺藝術品還通過在商業購物中心、公共場所舉辦展覽,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來擴大銷售渠道,加密與人們接觸的機會。

  今年春節期間,太古匯的新春裝置就請來嶺南藝術大師專門為其創作,在裝置中穿插由廣繡第五代傳人縫繡的花鳥圖粧點窗花。L2天廊的“鶯燕報春亭”,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廣東雙面刺繡作為裝飾。

  廣州還經常有相關機構舉辦潮繡體驗活動和潮繡培訓班,讓消費者在專業潮繡人士指點下,親身體驗刺繡的樂趣。

  此外,在部分行業展會上如茶葉展、珠寶展、服裝展等,記者也不時發現有非遺文化參與,他們在這些專業展上現場表演傳統手工藝,並伴隨銷售相關産品,吸引很多消費者圍觀。

  記者從廣東一位粵劇文化保護機構有關負責人處獲悉,非遺文化粵劇如今也以各種形式進入大眾視野,比如深入校園表演、舉辦講座,或跨界合作“廣府粵劇娃娃”等。據悉,粵劇娃娃是今年初新推出的藝術品,其由著名服裝設計師鄧兆萍女士及其姐姐鄧小玲以粵劇人物形象創作藝術品,頗具廣府文化特徵,工藝精細、手法奇秀、引人入勝,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

  網際網路平臺“預售作品”、粵劇娃娃、潮繡體驗班、非遺藝術品在商業中心展銷等,能否為非遺收藏市場未來的良性發展帶來新動力?不少學者專家都表示,成效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檢驗。

  陸穗崗認為,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離不開客觀、公正和權威的資訊。“只要平臺能使非遺藝術品的交易變得更加方便、安全與頻繁,對市場來説就是一個好的交易平臺。”朱鋼補充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