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為中小企業搭建“生態圈” 共創共贏做大外貿“蛋糕”
- 發佈時間:2016-04-22 15:33:1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青島4月22日電 題:海爾為中小企業搭建“生態圈” 共創共贏做大外貿“蛋糕”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廣東江門西點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第119屆廣交會上收穫了不少優質訂單,公司總經理邵為冬預計今年訂單量將增長20%至30%。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不少中小企業都為找訂單而發愁之際,這樣的成績算得上可圈可點。
而西點電器這份傲人的成績單,得益於它在海爾跨境電商平臺上的成長。這個平臺是海爾為中小企業搭建的一個“生態圈”,匯聚了製造業、設計、品質控制、物流和金融等各類資源以及全球買家,大家資源互補,協同合作,做大外貿“蛋糕”,然後再分享利潤。
截至目前,這個平臺已註冊製造商4507家,註冊採購商1279家,連結服務商208家。海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時代用戶需求高度個性化,哪個企業都不能“獨打天下”,必須互相協作,滿足用戶需求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和利潤。
海爾集團副總裁刁雲峰説,跨境電商平臺的“生態圈”解決中小企業做外貿三大核心痛點:一是外貿專業能力欠缺,包括海關通關、商檢、物流和退稅等;二是找不到訂單,也沒有海外分銷渠道;三是沒有接外貿訂單的能力,海爾創業初期連六國語言説明書都做不了,現在不少中小企業仍面臨類似的能力問題。
“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主要借助海爾多年的積累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海爾産品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海外有24個行銷中心和37000多個銷售網點,都向中小企業共用,也能為他們找到訂單,平臺上的買家資源則是現成‘訂單’來源。”刁雲峰説,“第三個問題則是依靠平臺上各類資源互補協作。”
例如,中小企業普遍設計研發投入不足,這個平臺整合設計與製造業資源,製造業企業不投入或投入少量資金,設計研發企業就幫助其做市場調研並設計産品,産品上市後兩家企業按一定比例分享利潤。
海爾跨境電商平臺負責人楊春城説,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製造業企業用少量資金就可以獲得多款新産品,例如過去100萬投入只能獲得2款新産品,現在可能獲得10款;另一方面,設計研發企業為了獲得更多利潤回報,會在市場調研上更下工夫,設計出的産品更符合市場需求。
加入到這個平臺一年多來,西點電器産品附加值提高了近10倍,推出了5款新産品,出口額從2000多萬元提高到了約1億元;廣東江門競暉電器實業有限公司産能提高20%,次品率從8%下降到2%,訂單增加了30%,並開拓了歐美等高端市場。
“我們不是簡單撮合交易或提供進出口服務,而是全流程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做外貿能力的增值平臺,不是分享‘蛋糕’而是將‘蛋糕’做大,我們的目標是在3年內成為千億級交易規模的跨境電商平臺。”楊春城説,“跨境電商平臺軟體和基礎服務部分全部免費,海爾是靠分享服務帶來的增值來賺錢,也就是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刁雲峰表示,海爾的全球化正從産品出口、品牌出口走向“模式出口”。現在海爾正在做的“模式出口”,就是員工和用戶需求相連,並形成共創共贏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就是海爾實踐這種模式的載體之一,開展協同創新創造新的價值,並利用這種商業模式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去”,雖然這並非海爾的産品,但海爾分享到了外貿中的增值利潤,實現了與中小企業共創共贏。
此前,海爾通過“模式出口”使被並購的兩家國外家電品牌重煥活力。日本三洋白電業務曾連續8年虧損,被海爾並購8個月後扭虧為盈;2015年4月,海爾並購的紐西蘭品牌斐雪派克佔據澳大利亞滾筒洗衣機市場份額第一,而18個月前,其滾筒洗衣機在澳大利亞市場份額近乎為零。
此外,海爾的“模式出口”也激發出海外研發機構和生産工廠新的發展活力。俄羅斯的海爾員工組成創業小微,利用網際網路與當地用戶交互,當地海爾粉絲數量已達10萬以上。由於交互出來的産品符合用戶需求,因此在2015年俄羅斯家電行業銷售額下降15%情況下,俄羅斯海爾創業小微的盧布收入同比增長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