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流水線上的“私人裁縫”──走進青島紅領集團

  • 發佈時間:2016-04-21 15:46: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青島4月21日電 題:流水線上的“私人裁縫”──走進青島紅領集團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身著正裝、戴著白手套的裁縫到家中為主人一板一眼地量體裁衣,是影視劇表現人物尊貴身份的手法之一。“私人定制”似乎與工廠流水線生産大相徑庭,而在青島服裝企業紅領集團,繁忙的工廠流水線卻像“私人裁縫”,為世界各地消費者“量體裁衣”。

  紅領集團1995年成立時以服裝代加工起步,2003年開始轉型之路,專注于服裝個性化定制。去年,紅領網際網路服裝定制業務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增長均超過100%,而70%以上的定制服裝訂單來自歐美。

  “過去我們為別人代加工的服裝大部分出口,如今定制業務主要市場仍在國外,但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現在核心技術和競爭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紅領集團董事長張代理説。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網際網路服裝定制能在國際大牌雲集的歐美市場俘獲消費者的心?

  工作人員先將記者帶到了一輛大巴車上,車內裝飾精緻,除了幾台電腦工作臺,核心是一個量體空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換上一次性緊身衣,站到有LED燈的位置上,保持標準站姿一兩秒鐘,系統即可獲得消費者19個部位的22個數據。

  “我們將在全球投放3000輛這樣的量體大巴車,同時也會保留傳統的人工量體裁衣方式,因為很多歐美消費者習慣人工量體。但量體方式與過去裁縫完全不一樣,是和電腦系統一樣獲取19個部位的22個數據。”紅領集團企劃部經理江偉説。

  推開紅領集團會議室背後一扇門別有一番洞天,全球消費者的量體數據都會傳送到這裡,完成服裝定制之旅。記者首先看到的是電腦輔助排版區,十多位工作人員正在依託大數據系統為每件西裝打版。“過去人工打版一天最多只能打一到二個版,現在利用大數據系統匹配客戶需求版型僅需5分鐘。”工作人員張勝男説。

  記者了解到,這個輔助排版系統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過去十多年,紅領積累了超過200萬名顧客個性化定制的版型數據,包括版型、款式和工藝數據,如領型數據、袖型數據、扣型數據、口袋數據和衣片組合等各種設計元素。

  紅領集團副總裁李金柱説:“自動生成版型很複雜,除了有大量數據,還要用很多運算規則。一個採集的數據變化會同時驅動模型庫9666個數據同步變化,以確保衣服貼身合體。”

  進入手工車間,由於正裝的獨特性,有許多工藝需手工完成,保證其品質,包括紐扣眼的縫製等。在縫製車間,不同單元負責西裝不同部件的加工,第一眼看上去這裡和普通服裝工廠流水線沒有區別。但仔細一看,每個工人眼前都有一個螢幕。拿到加工部件後,工人首先會掃描一下附帶的條碼,螢幕立馬顯示這件衣服的要求以及工人在這個環節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記者在成品區看到,這裡挂著形形色色的西裝,有的由兩種色差很大的布料組成,有的外面是素色而裏面則是非常鮮亮的顏色,而且很多西裝裏面都繡著消費者的名字。在熨燙環節,工人掃描衣服條碼,熨燙機就能自動識別並確定熨燙參數,實現個性化服裝的柔性熨燙。

  過去13年間,紅領集團投入數億元用工業化手段解決服裝定制效率和成本問題,形成了這套服裝定制生産線,其整合數據驅動、3D列印、智慧製造、精益管理、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全球化産業鏈協同和實時交易等於一體,産量每天可達1500套,同品質定制西裝的價格僅是國外品牌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紅領集團表示,將來不僅要賣定制西裝,還要賣個性化穿衣方案。“不同場合從內衣到外衣全有,一整套。拖鞋也一樣,客廳、衛生間和臥室都是不同拖鞋,整個解決方案和一包拖鞋賣給消費者,這樣的拖鞋目前在英國一年銷售800萬雙。”張代理説,“我們還要為類似紅領這樣的中小企業提供網際網路轉型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建設定制生産線,目前已與32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