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電商:猶限春閨夢裏境
- 發佈時間:2016-04-21 02:31:3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朱禮好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特別是去年兩會之後“網際網路+”熱潮的風靡,作為傳統製造領域的農機行業與網際網路的跨界融合,也不斷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至目前,包括中國一拖、山東五徵、中聯重科等行業龍頭企業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店或有了網上行銷舉措,在華外資企業“愛科”也爆出與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消息。此外,去年以來不少農機企業跟行業網站也進行合作,以打造網際網路行銷的概念。當然,相比全國的成千上萬家農機企業,更多的農機企業特別是主機企業還在觀望之中。
農機電商的發展,脫離不開農機産品本身的屬性與現實的社會消費情境。從當下的形勢看,農機電商有以下兩大因素的制約。
首先是農機補貼政策的限制。自補貼政策2004年實施以來,農民或多或少養成了什麼農機産品有補貼就買、沒補貼就不買的消費習慣與心理依賴。多年來,農民申請補貼的很多手續基本上都由經銷商代辦,社會居間類網站也不具備此項功能。目前,在網上購買及辦理補貼也不太現實,政府部門把審核補貼資質等一系列許可權交給社會居間類網站,從目前來看還是不具備條件,其中就包括無法消除對套補的擔心。另外,企業自建電商渠道,亦無法在網上省卻補貼操作環節。
其次是農機産品本身的特性制約:一是售後方面網商無法滿足。農機作為大型的生産資料,跟我們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家電不同的是,使用時間高度集中,加上國內産品的可靠性還不高、故障較多。這種形勢下,對廠商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網商由於不具備維修等專業技能根本無法滿足用戶對服務的需求,而企業也不可能完全拋開經銷商,為分散在偌大中國的用戶提供迅速及時的售後服務;二是網購農機産品交付難度極大。農民網上定購一台或幾台機器,長距離運輸物流很難滿足。如果一兩台機器,昂貴的運輸成本是生産企業無法消化的,這也是與“低價”的網購特質相背離的。此外,運到後企業又如何交付農民、如何驗車,都是短時間內很難解決的問題。
農機産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徵。這種規模性不僅表現在生産方面,也表現在消費環節。只有批量的採購,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即便今後廠家能根據消費者個性化的需要,在智慧化的流水線上進行“定制”生産,但也是有很多前置條件的。網購突破了時空局限,但對農機如果沒有集中採購與批量運輸,要麼你只能不做這單生意,要麼只能是加價。而如果最終綜合成本超過了原來的傳統銷售形式,那麼農機電商就只能是個偽概念。
此外,對於居間性的農機平臺型網站來説,很難建立自己的倉庫與銷售體系。由於不具備相關金融主體資格,也就無法完成交易的閉環,這也是目前農機電商無法大力推進的原因之一。從當前的行業網站來看,最主要扮演的還是資訊仲介角色,用戶在網上諮詢一下産品和價格,有購買意向的,網站轉給生産企業,生産企業再通過當地的傳統渠道完成最終交易。
正因為目前農機電商的微不足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矛盾也還沒有明顯暴露,一些服裝等消費品領域已經給農機電商打了個預防針。一旦網路直銷崛起,就避免不了線上直銷與線下經銷商之間的衝撞。畢竟,市場就那麼大,一條線的營利,就必然影響下另一條線的利益。我們有的農機生産企業也已經提前注意到這一矛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任何一家農機生産企業,即便品牌再強勢,也不敢與自己的傳統渠道大面積交火,那些品牌弱勢的企業就更不用説了。
綜合以上因素,目前農機電商的發展,看來首先是從農機配件(非關鍵零部件)和一些小型農機産品如噴霧器之類找缺口,這也是被事實印證了的。因為有些農機配件的通用性比較強,配件生産企業也知道哪家主機企業所配産品的型號參數等,相對來説配件的價格也不是很高,可以大大減少農民網上支付後被騙上當的隱憂。當然,最主要的是配件不牽涉到上面所説的農機補貼辦理和大量服務的問題。另外,一些非關鍵零部件主要涉及的是自然磨損,譬如一條農用膠帶,用一段時間損耗之後,再換一條就是了。而對於小型的農機産品,價格彈性較小,本身價格不高,價格敏感度較低,即便不用補貼也無所謂,因此也易於為農機電商的途徑所接受,開展電商的可操作性較強。
當然,農機電商或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農機行業需要對農機電商積極研究與創新。農機電商的發展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社會發展階段、技術變革等因素高度相關。也許,隨著農機補貼的真正普惠(無論什麼人只要買即補),農村資訊化(網路、電腦、手機等軟硬體條件)的不斷推進普及,農業從業者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及我國農機産品品質的不斷走強,將迎來農機電商的真正爆發期。但從眼下的形勢看,農機電商,尚需經歷一個厚積薄發的較長過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