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拋售美元資産,沙特會“更受傷”

  • 發佈時間:2016-04-19 09:11: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梅新育 商務部研究院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沙特政府已明確通告美國政府行政部門和國會,如果美國會通過法案,允許美國法庭判定沙特政府在“9·11”恐怖襲擊中扮演了任何程度的角色,沙特將拋售所持有的價值數千億美元美國資産。

  筆者認為,沙特政府如果真的全面拋售其持有的美元資産,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對沙特自己的傷害遠遠超過對美國的傷害,而且這種傷害很可能是顛覆性的。

  沙特假如全面拋售其官方儲備中的美元資産,基本上等於美國沙特關係決裂;但美國和沙特在雙方關係中的地位高度不平衡,對於沙特政權而言,對美關係是其最重要對外關係;對於美國,情況遠遠不是如此,而且美國對沙特的依賴性還在日益降低;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全面拋售美元資産對沙特自身的傷害遠遠大於對美國的傷害。

  從上世紀70年代起,美國自身在經濟上對沙特的需求主要是在兩個方面:沙特向美國提供穩定可靠的石油供給;沙特石油美元回流支援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在第一點上,美國長期對沙特等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表現並不滿意,1982年6月25日《華爾街日報》刊發的《對黎巴嫩問題搖擺不定》一文就曾如此評價:“一些人還毫不隱晦説,美國的長遠利益取決於阿拉伯人及其石油,這種想法比較有價值,但是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阿拉伯石油生産國在分配石油方面,什麼時候幫過我們的忙?”正是這方面的不滿意和其他原因,對21世紀初美國的“頁巖革命”發揮了強大的激勵作用,推動美國基本實現了能源獨立,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甚至將油氣出口視為未來數年美國經濟的一大增長點。

  在第二點上,沙特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推上了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峰,其後總體上是在走下坡路。1982年沙特每人平均收入1.6萬美元,超過同年美國每人平均收入;是年沙特海外投資與存款為1616億美元,一度號稱“超級金融大國”;沙特裏亞爾和伊朗裏亞爾在1978年7月至1980年12月之間取代了特別提款權定值貨幣籃子中南非蘭特和丹麥克朗的地位。現在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並無沙特裏亞爾,而東亞外匯儲備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已經取代石油美元成為美元貨幣霸權地位的最大外部支援者,其後地位總體上日益上升。如果説,在上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初期,美國非常需要沙特等國石油美元回流以支援美元霸權,現在就不是這樣了。

  不僅如此,沙特能夠拋售的官方美元資産也遠遠沒有某些傳言説的7500億美元那麼多。沙特外匯儲備在2014年8月達到了7460億美元的高峰,但在2014年下半年油價雪崩以來,沙特的外匯儲備已經大量消耗于填補財政赤字,僅去年一年就消耗千億美元之多。

  根據沙特央行數據,2015年底,沙特外匯儲備6355億美元,比2014年8月的高峰下降了15%。鋻於沙特2016年財政預算赤字高達3262億里亞爾(約870億美元),而且這個預算是基於油價每桶50美元制定的,實際上近4個月來油價明顯低於50美元,沙特在軍事等方面的開支又超出預計,可以判斷,目前的沙特外匯儲備最多只有6000億美元上下,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屬於非美元貨幣資産。

  這樣算來,沙特能夠拋售的美元儲備資産最多也就是5000億美元上下。即使在美元比較疲軟時,這樣規模的拋售也不足以造成美元崩盤;現在和未來數年總體上美元走強,其他市場的波動正驅使全世界的市場參與者們逃向美元,爭購美元資産,沙特的拋售恰恰有助於滿足其他市場參與者的需求。

  對沙特而言,最致命的是,全面拋售美元資産也就意味著與美國關係徹底破裂;而沙特是一個防衛高度依賴美國、經濟高度依賴西方的國家,這樣幹,是否也意味著沙特的命運之途會變得更坎坷了呢?(作者梅新育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