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方大中城市集中供熱力爭超60%

  • 發佈時間:2016-04-19 05:45: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熱電聯産管理辦法》,明確將力爭實現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熱電聯産集中供熱率達到60%以上,20萬人口以上縣城熱電聯産全覆蓋,形成規劃科學、佈局合理、利用高效、供熱安全的熱電聯産産業健康發展格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強熱電聯産管理旨在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熱電産業健康發展,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冬季供暖期空氣污染嚴重、熱電聯産發展滯後、區域性用電用熱矛盾突出等問題。

  提高熱電聯産集中供熱率

  目前,我國城市和工業園區供熱已基本形成“以燃煤熱電聯産和大型鍋爐房集中供熱為主、分散燃煤鍋爐和其他清潔(或可再生)能源供熱為輔”的供熱格局。

  隨著城市和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熱力需求不斷增加,熱電聯産集中供熱穩步發展,總裝機容量不斷增長,截至2014年底,熱電聯産機組容量在火電裝機容量中的比例達30%左右,裝機容量及增速均已處於世界領先水準。

  “熱電聯産集中供熱具有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高、節能環保等優勢,是解決城市和工業園區集中供熱主要熱源和供熱方式之一,是解決我國城市和工業園區存在的供熱熱源結構不合理、熱電供需矛盾突出、供熱熱源能效低污染重等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專家于長友説。

  于長友也指出,當前我國熱電聯産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供暖平均能耗高、污染重,熱電聯産在各類熱源中佔比低,熱電機組供熱能力未充分發揮;用電增長乏力,用熱需求持續增加,大型抽凝熱電聯産發展方式受限;大型抽凝熱電比例過大,影響供電供熱安全,不利於清潔能源消納和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背壓熱電佔比低,運作效益較差,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

  為進一步提高熱電聯産集中供熱率,《管理辦法》明確,熱電聯産規劃是熱電聯産項目規劃建設的必要條件。熱電聯産規劃應依據本地區城市供熱規劃、環境治理規劃和電力規劃編制,與當地氣候、資源、環境等外部條件相適應,以滿足熱力需求為首要任務,同步推進燃煤鍋爐和落後小熱電機組的替代關停。

  于長友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與熱電聯産機組相比,燃煤供熱鍋爐執行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較高,且專業化運作管理水準不高,監管難度大,普遍存在能耗水準高、環保排放不達標等問題,實際排放水準多高於標準限值數倍。因此,《管理辦法》明確熱電聯産項目規劃建設應與替代關停燃煤鍋爐和落後小熱電機組掛鉤,新建熱電聯産機組原則上應達到超低排放水準,現役機組要確保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

  充分利用現有熱力資源

  目前,我國大部分現役熱電聯産機組尚未達到設計熱負荷或最大供熱能力,現役熱電機組的實際供熱能力僅為設計供熱能力的60%至70%(甚至更低),熱電聯産集中供熱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較低。

  于長友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許多地區發展規劃過於超前,熱電佈局與城市(工業園區)發展不適應、不協調,缺乏科學合理的熱負荷預測。另一方面是熱電聯産機組與採暖鍋爐房普遍採用孤網運作,尚未實現聯網調峰運作,網源協調運作能力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管理辦法》明確,優先對現有熱電機組實施技術改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供熱能力,如實施低真空供熱改造、增設熱泵等,充分回收利用餘熱,進一步提高供熱能力,滿足新增熱負荷需求。同時,優先對城市或工業園區周邊具備改造條件且運作未滿15年的現役純凝發電機組實施供熱改造,以實現兼顧供熱。鼓勵具備條件的機組改造為背壓熱電聯産機組。

  在此基礎上,《管理辦法》明確了合理確定熱電聯産機組的供熱範圍並鼓勵技術經濟合理時擴大供熱範圍。供熱範圍內,原則上不再重復規劃建設熱電聯産項目。

  此外,《管理辦法》還要求,熱電聯産機組與配套熱網工程要同步規劃、建設和投運;強調了調峰鍋爐與熱電聯産機組聯合運作,熱電機組承擔基本熱負荷,調峰鍋爐承擔尖峰熱負荷。積極推進熱電聯産機組與供熱鍋爐協調規劃、聯合運作。支援熱電聯産項目投資主體配套建設或兼併、重組、收購大型供熱鍋爐作為調峰鍋爐。各地方政府要著力優化供熱管理體制和熱網運作方式,整合當地供熱資源,鼓勵“網源一體”的建設模式和熱力管網互聯互通。

  鼓勵發展背壓熱電機組

  《管理辦法》指出,對於城區常住人口在50萬以下的城市,採暖型熱電聯産項目原則上採用單機5萬千瓦及以下背壓熱電聯産機組;對於城區常住人口50萬及以上的城市,採暖型熱電聯産項目優先採用5萬千瓦及以上背壓熱電聯産機組。

  為何國家要加大力度鼓勵背壓熱電機組?于長友説,背壓熱電機組嚴格遵循“以熱定電”原則,首先可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與抽凝式熱電機組(或常規燃煤發電機組)相比,其設計供電標煤耗低約70(或110)克/千瓦時甚至更多,其設計全廠熱效率高約20%或35%。與此同時,背壓熱電機組還可以顯著降低污染物排放,明顯緩和區域電力供需矛盾。

  “從投資的角度看,更有利於引進社會資本採用多種投融資模式建設。”于長友説,2台5萬千瓦背壓熱電機組的投資額一般需10億元左右,僅為1台35萬千瓦抽凝式熱電機組的65%左右,投資小更適合吸引社會資本進行建設。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鼓勵發展背壓熱電機組,《管理辦法》明確,採用容量電價加電量電價的兩部制電價模式,對背壓熱電機組給予適當支援;給予與其他熱源同等的補貼支援政策;實行發電優先上網、電量優先收購;裝機容量不受國家燃煤電站總量控制目標限制,也不佔用火電裝機總量控制指標;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投融資模式參與建設背壓熱電機組,實現産業升級、供熱接續和就業穩定。

  此外,探索背壓熱電企業參與售電側改革,結合電力體制售電側改革方案,鼓勵背壓熱電企業組建售電公司,對其供熱範圍內的用戶開展售電、售熱綜合性業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