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尤金眼中的父親卓別林 要求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

  • 發佈時間:2016-04-18 15:5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淩馨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日內瓦4月17日電 專訪:尤金眼中的父親卓別林

  新華社記者淩馨

  肥褲子、圓禮帽、小鬍子、八字腳,再加一根從不離手的拐杖,這是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在電影銀幕上的經典形象。他演繹的一個個或笨拙或無奈的小人物,不發一語,卻讓人笑中帶淚。作為表演者,卓別林無疑是偉大的;生活中的“素面”卓別林,我們卻知之甚少。

  16日是卓別林誕辰127週年。當天,記者在卓別林位於瑞士萊蒙湖畔的故居採訪了這位已故喜劇大師的兒子尤金·卓別林,聽他為我們勾勒卓別林的生活剪影。

  “在我眼裏他首先是一個父親,跟其他父親沒什麼兩樣。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飯時,他會問我們學校裏的情況,有沒有碰到什麼問題等等,”尤金回憶説。

  尤金是卓別林和他最後一任妻子奧娜的孩子。1952年,卓別林因受到美國麥卡錫主義者的政治迫害,全家離開美國前往瑞士定居,尤金便是這個家庭定居瑞士之後迎來的第一個孩子。

  “他尤其強調我們必須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可能因為他自己在教育上有所缺失,他更加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尤金説,“他對我們的言談舉止要求尤其多,比如吃飯時的坐姿,比如要起身離開座位前必須先徵求父母的同意等等。”

  談到卓別林在舞臺上下的差別時,尤金覺得其實生活中大部分時候,父親是個嚴肅的人,他對自己的生活很有規劃,每天都會在書房裏工作很久。“不過當朋友或是他的哥哥來看他,這種時候,他們就會在一起搞笑,因為他們彼此非常熟悉,經常一塊兒玩。”

  除此之外,生活中卓別林偶爾也會展示他幽默的一面。尤金舉例説,“有時候看電視,看到他覺得不滿意的表演,他會生氣,會站起來模倣電視裏的人,對大家説‘他就是這個樣子的!太可笑了吧!’”

  在1953年9月寫給美國朋友的信件中,卓別林似乎對搬到瑞士後的生活十分滿意。他寫道:“我們這座36英畝的莊園俯瞰沃韋——一座盧梭和庫爾貝都曾在這裡生活和工作過的迷人的老城。近處的湖和遠處的山都有一種不可言喻的美,孩子們每天都在探索這裡,他們在樹林和果園裏跑來跑去,在櫻桃樹、桃樹、李樹、蘋果樹間爬上爬下,天氣好的時候我們便在果園裏吃午飯,你真該嘗嘗我們自己種的玉米……”

  尤金覺得,住在瑞士對於卓別林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可以隨意到處散步而不會被打擾,他甚至會自己去報亭買報紙。“在美國,他一齣門就會有一大群人圍過來。而瑞士人非常羞澀,他們即使認出他是誰,也只是遠遠地看著,不會湊到面前來跟他打招呼。”

  卓別林喜歡廣交朋友,包括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在內的各界人士都曾是他的座上賓,周恩來總理也曾在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在自己下榻的花山別墅邀請卓別林和他的家人前來做客,兩人當時的合影一直被珍藏在瑞士的卓別林故居中。

  卓別林曾在1936年拍完《摩登時代》之後到訪過中國。尤金對記者表示,卓別林非常喜歡中國。他略帶戲謔口吻地説:“父親老是挂在嘴邊的一件事就是美國當時發明瞭盤尼西林之後,竭盡全力地將製作方法當做秘密保守,而最終中國還是自己研製出來了盤尼西林。”

  作為一位在英國出生,在美國成名,後來又歸隱于瑞士的藝術家,卓別林一生始終稱自己是一名“世界公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