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曹遠征:"一帶一路"是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地區

  • 發佈時間:2016-04-18 06: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林遠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要可持續發展,需要維護全球化的環境,維護一個自由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維護一個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同時世界也面臨著氣候變暖、金融危機等等挑戰。把這些問題連在一起看,“一帶一路”提出的背景,就是針對去全球化而提出的維持全球化進程的一個主張。

  ●要化解“一帶一路”面臨的制約和風險,就要建立雙邊、多邊、多層次的自由貿易區協定。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一帶一路”的國家互相咬合在一起。

  ●如果中國能發揮好亞投行或其他銀行的作用,就能帶動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化發展,“一帶一路”地區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使用地區,邏輯上會形成人民幣區。

  中國經濟50人論壇、新浪財經和清華經管學院聯合舉辦的新浪·長安講壇第291期日前召開。論壇成員、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遠征發表了題為“大國崛起、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的主題演講。

  曹遠征表示,“一帶一路”是針對去全球化而提出的維持全球化進程的一個主張,中國作為世界型經濟大國應當承擔這個義務。加強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會改善中國經濟區域性結構,可以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還將形成貿易、投資雙輪快速發展,緩解國內現在經濟下行的壓力。此外,這個地區還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使用地區,大大增加人民幣國際化的使用深度和廣度。

  提出“一帶一路”的背景是維持全球化進程

  針對“一帶一路”出現的背景,曹遠征表示,它是在中國作為世界型經濟大國的背景下出現的。中國經濟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第一大貿易體。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2020年以後,中國經濟總量會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作為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肯定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曹遠征表示,中國經濟的增長是一個外向型的增長。通過刺激進出口導向,把中國的工業化過程納入全球化的進程之中,引起節奏快速變動,使工業化大大加速。同時也要看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世界經濟總需求疲軟,中國受到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儘管現在中國經濟正在調整,從外需型轉向為內需擴大型,但是不管怎麼説,過去這麼多年以來,中國有效地利用世界市場,加速了自己的經濟結構調整。

  曹遠征説,從金融危機爆發到如今已經八年了,世界經濟似乎並沒有完全走出危機,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狀態,與過去全球化的狀態不同,是以低增長、低通脹為代表的。全球的勞動生産率和全要素生産率都在下降中。這意味著,上一輪世界經濟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已經走到了末期,全球正期待新的技術革命。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儘管八年來全球以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援經濟,但是經濟增長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寬鬆的貨幣政策防止了更大的資産負債表衰退,但不能有效提升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的源泉是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是隨機的。控制總需求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走到了盡頭,全球都在尋求新的道路,這個道路就在供給側。”曹遠征説。

  曹遠征認為,如何維持經濟全球化變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責任,而中國經濟想要可持續發展,也需要維護這個全球化的環境,維護一個自由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維護一個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們需要一個自由貿易的世界,同時世界也面臨著氣候變暖、金融危機等等挑戰。把這些問題連在一起來看,“一帶一路”提出的背景,就是針對去全球化而提出的維持全球化進程的一個主張。

  “從目前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型經濟大國,也應當承擔這個義務,也有能力承擔這個義務。”曹遠征説,“一帶一路”從地理位置上包括了65個國家,佔全球人口的將近三分之二,但是GDP只佔全球三分之一,説明它依然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依然是快速發展的地帶。而這個快速發展並不是靠內生的,而是需要有外力的幫助,因為這個地區是對國際化投資依賴程度最高的地區,正因為這個原因,“一帶一路”不僅僅中國關注,它也是全球高度關注的地區。

  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有多重意義

  曹遠征表示,中國過去是二元經濟增長的模式,即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增長模式。這個模式大規模展開是1993年,大批農民背井離鄉到深圳或到沿海地區打工,成就了沿海的經濟發展。如此眾多的農民到沿海去打工,勞動力競爭非常激烈,工資常年維持在交界水準中間,締造了中國的廉價製造業,使中國産品從此有了競爭力,中國成為世界的工廠。

  但現在,中國的最低工資標準,全國無一例外都在上升,而且不存在東、中、西部的差異。如果企業還想採取廉價製造方式,只能考慮海外。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希望,就不再是廉價勞動要素的投入,而在於勞動力生産率的提高。中國走到這一步,技術進步是第一位的。“十三五規劃”講了五個發展,第一個就是創新。

  曹遠征表示,從技術創新角度來看,我們需要更近一步對外開放來獲取技術。過去兩年,中國在海外出現了大量的兼併案,核心都跟技術進步相關,和品牌製造相關。在這個問題上,“一帶一路”也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此外,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過去經濟增長是能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資源耗費型的,現在看顯然已經不可持續了,要想突破這樣的瓶頸,也需要有産能上的國際合作。

  曹遠征還説,中國對外的直接投資流量,在過去幾年持續上漲,引起中國的投資存量不斷提高。中國企業走出去,並不是國家政策推動的幾個國有大企業走出去,而是更多表現為民營企業抱團往外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這個地區貿易很大,這個地區對外資依賴很大,而且也是中國主要投資地區。

  “合作對中國有什麼好處?中國過去的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對外開放,沿海地區把工業化戰略納入全球化之中,加快了沿海的成長。現在,我們也可以把西部的經濟通過開放振興發展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一帶一路’還不僅僅是海外市場,也能帶動國內一些地區,向西開放帶動著生産要素的橫向移動,會改善中國經濟區域性結構。同時,這樣的開放還可以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曹遠征表示。

  曹遠征還認為,對中國來説,區域合作將形成貿易、投資雙輪快速發展,緩解國內現在經濟下行的壓力。如果中國能發揮好亞投行或其他銀行的作用,能帶動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化發展,這個地區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使用地區,大大增加人民幣國際化的使用深度和廣度,邏輯上會形成人民幣區。

  “一帶一路”也面臨三重風險

  在曹遠征看來,“一帶一路”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際治理機制的差異。

  “一帶一路”帶來的國際治理概念和傳統的國際治理概念不一樣。如果傳統國際治理概念是進行強制性和原則性的安排,“一帶一路”則是一個友好協商型的安排,更具有包容性,能否行得通還需要在實踐中去檢驗。

  二是這個地區的文化差異非常大。

  “一帶一路”地區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三大文明的發源地,諸多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文化習俗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制度,而且有些國家之間還有長期的衝突,要想依靠法律解決問題難度很大。

  三是貨幣方面有三個錯配。

  一是貨幣錯配。“一帶一路”地區相互之間貿易量非常大,但是使用的貨幣都不是本地貨幣,而是第三方貨幣。例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是最大橡膠出口國,中國是最大的橡膠進口國,雙方缺乏一個計價和結算的手段,即使有需求也沒法完成這個交易。這就是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很重要的原因,它是從跨境貨物貿易上開啟的,是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從另一個意義來説,糾正貨幣錯配,就是本地區交易使用本地區貨幣,這叫本幣化進程。

  二是期限錯配。“一帶一路”地區,尤其東亞地區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需要大規模長期投資。但是,流入該地區的資本多為短期資本,不僅難以滿足需要,而且由於短期資本頻繁流動,會傷害宏觀經濟的穩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更長期的資金安排,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要想解決資金安排的錯配問題,就要為基礎設施提供更長期限的資金供應,而亞洲地區恰恰缺的就是這個。

  三是結構錯配。“一帶一路”地區,尤其東亞地區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地區,由於金融基礎設施匱乏,金融市場不發達,因而儲蓄為區外所動,並反投該區域。本地儲蓄不能用於本地投資,要讓外面來投資,而外面投資又把本地儲蓄動員出去,這就叫結構錯配。因此,發展中國家要發展,金融基礎設施的發展非常重要甚至是關鍵性的。上海自貿區的試驗,是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做一個鋪墊,它要真正成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經濟真正進入發達經濟行列的必要前提之一。

  建立雙邊多邊多層次自由貿易區化解制約和風險

  曹遠征認為,要化解上述制約和風險,就要建立雙邊、多邊、多層次的自由貿易區協定。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一帶一路”的國家互相咬合在一起。

  上海自貿區最核心的試驗是金融改革試驗。作為人民幣的本幣中心,上海是中國的金融市場。上海的試驗是向更高的開放標準靠攏,主要的措施是連接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金融改革是它的試驗的核心。資本項目的開放,先開放、後兌換是它的試驗基礎。在上海自貿區註冊的企業,無論是中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自動有兩個賬戶,一個是一般賬戶,一個是自由貿易賬戶。

  在現有條件下,自由貿易賬戶人民幣在境外、境內全部是通的,不受任何限制,只是不能在境外借人民幣炒上海的股票。曹遠征表示,在這個基礎上,這個賬戶實行本外幣可兌換。從自由貿易賬戶的可兌換,向一般賬戶可兌換方向過渡,一旦取得成功,就意味著人民幣實現全面可兌換。

  曹遠征認為這是具備條件的,因為中國資本只有三個科目是管制的。一是外商投資必須要審批;二是中國居民不得對外負債,對外負債需要進入外債規模管理;三是中國資本市場不對外資開放。隨著人民幣的推進以後,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現在對外幣依然保持管制,但對人民幣不管制。於是外商對華投資如果用人民幣進行,它的條件遠遠好于用外幣進行。中國企業如果要走出去,不需要中國政府任何手續就可以把人民幣拿出去。

  到目前為止,中國企業還不允許對外用外幣負債,但是可以用本幣負債。中國很多地區比如天津、福州、廣州甚至昆山都可以跨境辦理貸款。

  “如果在自由貿易中間,人民幣和外幣可兌換了,如果外商對華投資用人民幣進行和用外幣進行的條件一模一樣,這能不能叫可兌換?如果中國居民對外用外幣負債和對外用本幣負債條件一模一樣,是不是就意味著可兌換?”曹遠征説,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上海自貿區的試驗非常重要,它為“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實現了改革促開放、開放促改革。自貿區安排的原則就是負面清單,負面清單就是TPP原則。中國正向更高標準的開放標準靠攏,正在以這樣的態度擁抱世界,為實現“一帶一路”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