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聽賒銷種子的忽悠

  • 發佈時間:2016-04-18 02:32:0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厲金芹

  每年一開春,筆者所在的村莊,就會有很多小販走街串巷賒銷玉米種,他們向農民誇下海口,説他們的種子是高産品種,産量能達到多少多少,至於種子的其他資訊,像適應情況,需肥水情況,株高棒位情況等等則是一概不知。

  這樣的種子,怎麼還有人會買?其一是銷售者巧舌如簧編故事,大致的版本是自己的親戚在育種單位或管理部門工作,覺得新近推廣的品種好,給自家親戚種,沒用完,當普通玉米賣了可惜,才出來賣的。他們還信誓旦旦,説自己賣的種子保證錯不了,誰不相信,可以賒銷,等到秋天收穫後再付款。其二是打人情牌,不拿到市面上去賣,而是像搞傳銷一樣,親戚托親戚,朋友托朋友,挨家挨戶地送。這類種子一般比正規種子價格低些,無論貪圖便宜還是礙于情面,很多人無法抵禦,最終吃虧上當。

  去年,筆者這兒就有很多農民因為購買了這種情況的種子,玉米出現空棒現象,棒子長得不小上面卻不結粒。賣種子的小販知道發生了問題,秋後也沒來收貨款。農民雖然省下了種子錢,但化肥、農藥、功夫全搭上了,他們想維權,卻找不到賣種人,只能吃啞巴虧。

  其實我們都知道,種子這東西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賣的,除了要取得職能部門的許可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包括熟知所賣品種的相關資訊。所以建議農民朋友在購買種子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並且要仔細驗證種子包裝上是否有內外標簽,標簽上是否有種子的産地、經銷單位、制種時間及種子品質合格證等內容。購買時一定要索要購種發票,以便為日後維權提供證據。同時也建議基層的種子經銷商,利用自己的優勢,盡可能多地向農民朋友介紹宣傳,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讓農民理性購種,杜絕上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