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7% 中國經濟增長好于市場預期

  • 發佈時間:2016-04-16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林火燦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12日,遼寧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對準備出廠的機器人進行調試。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長10%,高技術産業增長9.2%。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攝

  “十三五”開局之年首季經濟運作成績單亮相。在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國GDP依然取得了同比增長6.7%的好成績,整體運作平穩、結構優化、亮點紛呈。雖然還面臨不少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具有較長時間內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和條件。

  4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6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

  6.7%增速,低於去年一季度的7.0%,也略低於去年的6.9%。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總體看,中國經濟運作平穩、結構優化、亮點紛呈、好于預期,呈現階段性築底企穩跡象。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顯著增強,仍然有條件、有潛力保持中高速增長。

  經濟運作整體開局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803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産業增加值59510億元,同比增長5.8%;第三産業增加值90214億元,同比增長7.6%。

  “6.7%的增速仍然運作在6.5%至7%的合理區間。”盛來運説,以2015年價格計算,6.7%所創造GDP的增量為985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增量多了222億元。從全球範圍看,這一增速無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在新興經濟體中都屬於較高水準,這説明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相對平穩。

  宏觀經濟的“穩”,還表現在反映民生的指標運作平穩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3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31.8%。“國家統計局調查的失業率數據沒有對外公佈。從結果看,3月份比2月份的失業率略有提高,但仍在5.2%左右區間內小幅波動,總體比較穩定。”盛來運説。

  從物價水準看,一季度CPI同比上漲2.1%,其中3月份和2月份同比漲幅均為2.3%。此外,居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

  “從上述幾個指標看,可初步判斷經濟運作態勢較為平穩,仍然運作在合理區間。”盛來運説。

  更為可喜的是,當前,我國經濟運作亮點紛呈,新經濟快速發展,新動能加快積聚,雙創保持良好的勢頭。

  有關部門數據顯示,全國每天新增的企業主體超過1.1萬家。一季度,國內發明專利的授權量增長55.3%。新經濟、新産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長10%,高技術産業增長9.2%,新能源汽車産量繼續保持80%以上的增速,醫療器械、智慧化電子産品、環境保護的相關設備産品也都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網際網路與傳統製造業、服務業的融合在加快,新業態、新的服務方式層出不窮。一季度,網上零售額增長27.8%,增速雖然有些回落,但這是在前幾年40%以上高增長基礎上的較快增長。

  “從生産、需求、價格、實物量等指標到預期指標都在反彈,我們沒有理由不得出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的結論。”盛來運説,一季度,我國經濟平穩運作,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尤其是3月份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經濟運作呈現出階段性築底企穩的跡象。

  經濟結構發生積極變化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中國經濟是“L型”還是“U型”的討論不少。不過,看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是“L型”還是“U型”,光看增速是不夠的,必須看到結構性變化。

  “中國經濟在增速換擋的同時,經濟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而積極的變化,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顯著增強。”盛來運説,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增速開始換擋,自2010年開始已經持續25個季度的調整,現在仍在調整的過程中,潛在生産率在收斂。在換擋過程之中,看中國經濟,更要看結構和增長品質。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産業結構繼續優化,三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7.6%,佔GDP比重為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將來的GDP增長不是看工業的臉色行事,而是看服務業的臉色行事。這就是産業結構的升級。”盛來運説。

  “過去人們一直擔心我國需求結構不合理,過重依靠投資、過多依靠出口來拉動中國經濟。不過,近年來在政府引導和市場倒逼下,需求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盛來運説,這幾年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201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今年一季度仍然是這樣的狀況。

  從增長的品質看,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3%;民生指標保持穩定發展。由於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就業保持總體穩定,收入保持穩定增長。

  改革不會加大下行壓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中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治本之策。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分別是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從目前的情況看,各方面都有共識,推進改革的力度比較大,效果也比較明顯。”盛來運説,從去産能看,2016年我國將重點在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突破。一季度,全國粗鋼産量下降3.2%,原煤産量下降5.3%,這是去産能取得的積極成果。

  從去庫存看,去年以來我國房地産持續回暖,尤其今年一季度銷量大增,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3.1%,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是7.35億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了415萬平方米,一個月減的幅度還是不小的。

  從去杠桿看,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從降成本看,1月至2月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85.26元,比上年全年下降0.42元左右,説明降稅的政策力度比較大。

  “‘三去一降一補’會帶來直接效果,也會産生外溢效應。”盛來運説,“三去一降一補”不光可以改善經濟供求總量平衡,還能改善結構性矛盾,有助於提高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市場對改革的預期和信心。今年以來,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和工業企業利潤的變化都反映了市場供求平衡的變化,3月份出現了經濟回升。這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成果。

  “以前大家都很擔心去産能以後,GDP或者工業會回落,甚至增加就業壓力。但回過頭看,去産能産生的積極作用更大。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盛來運説。

  有條件保持中高速增長

  盛來運表示,3月份中國經濟確實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比預期要好,這是多種原因作用的結果。一方面,前期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效果繼續發力。房地産市場持續回暖,帶動了相關的投資和消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産生了積極的效果,改善了經濟的供求平衡,也改善了市場的預期。另一方面,從國際因素看,3月份國際貿易有所回暖。

  “目前中國經濟能否實現真正的企穩,還要觀察一段時間。”盛來運表示,不過,從基本面看,中國經濟具有保持較長時間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和條件。

  首先,工業化和城鎮化沒有完成,2015年城鎮化率是56.1%,按照戶籍人口計算城鎮化率還不到40%,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普遍都在80%以上,因此中國城鎮化有著廣闊的空間。

  其次,我國中西部地區差距比較大。初步測算,中部地區比東部地區至少落後5年,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至少落後10年。未來,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能夠享受到目前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水準和生活水準,能夠釋放很大潛力。

  再次,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隨著家庭汽車和住房明顯的改善,旅遊、健康、養老、保險、文化、教育等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方興未艾,消費的潛力空間是非常大的。

  此外,中國的人才紅利正在積累,大專以上的人口現在超過1.1億人,相當於一個大國的人口。這部分人才潛力的釋放,對創業和創新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將釋放出巨大的政策紅利。(經濟日報記者林火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