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楊潔篪:中國經濟將持續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正能量

  • 發佈時間:2016-04-15 18: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龍劍武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巴黎4月15日電 (記者 龍劍武)4月14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巴黎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發表演講時表示,客觀、全面地看,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中國經濟都是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增長之源,將持續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正能量。

  楊潔篪表示,正能量來自於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巨大貢獻。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9%,比過去有所放緩,這是中國主動進行結構調整的結果。即便如此,中國經濟增長率仍居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前列,絕對增量全球第一,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全年的GDP。據IMF測算,中國將在2020年前貢獻30%的世界經濟增量。中國正在成為推動全球消費和擴大全球投資的生力軍。中國出境遊人數、境外旅遊消費己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中國進口的葡萄酒總額同比增長34%,達到創紀錄的20億美元。今後5年,中國進口商品將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6000億美元。今年中國將攜手各方辦好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積極促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如此的作用究竟是“拖累”還是“貢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楊潔篪説,正能量來自於中國深化改革的積極進展。中國正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事實證明,改革的效果正在顯現。消費已經超過投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已超過50%。中國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水準均超過GDP增速,不僅體現了發展為了民生的根本目標,也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的新指標。在中國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下,平均每天新增登記註冊企業多達1.2萬戶,其中很多集中在“網際網路+”、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新經濟”領域。未來5年中國將增加5000萬個就業崗位,這將使中國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仍然實現較為充分的就業。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釋放增長潛力。中國人口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但民用機場數量卻只有世界的十二分之一。這表明,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業領域,中國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國際上有評論稱,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傳統經濟分析方法過於關注工業領域數據,未能準確展現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全貌。這不無道理。

  楊潔篪還表示,正能量來自於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和誠意。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步伐不會倒退。我們非常清楚,中國走回頭路,關起大門,都是沒有出路的。我們正在積極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我們的市場將更加開放,制度將不斷完善。這兩年中國政府大規模簡政放權,目的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上海自貿區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起點,為政府行政審批開出了“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三張清單,大大推動了貿易便利化,這一新的開放舉措還將向中國中西部地區推廣。我們將有序擴大服務業、金融等領域的開放,放寬市場準入,致力於為外國企業、機構、人員對華交流合作提供便利。在這些方面,我們會做得越來越好。

  楊潔篪最後表示,總之,中國的發展得益於世界,也將惠及世界。中國帶給世界的是發展的紅利和合作的機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