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新數據看外貿:困難雖大趨勢向好

  • 發佈時間:2016-04-15 13:5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最新數據看外貿:困難雖大 趨勢向好

  海關總署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5.9%。其中出口3萬億元,下降4.2%;進口2.2萬億元,下降8.2%。

  外貿進出口因何下降?外貿發展面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未來走勢如何?

  外貿“雙降”,有外因也有內因

  “年初以來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全球貿易延續萎縮態勢,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依舊面臨疲弱的外部環境,一季度進出口值雙雙下降。”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説。

  中國的外貿形勢離不開全球的大背景——今年年初,主要國際組織普遍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1月份,佔全球貿易總值90%的70個經濟體出口總值同比下降了11.7%。

  出口方面,全球貿易處於深度調整期,進而抑制我國出口增長;與此同時,國內外貿企業綜合成本居高不下,部分産業和訂單向外轉移。“近年來我國的勞動力、土地、融資、環保等生産綜合成本持續上升,歐、美、日等發達市場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部分中高端製造業在向發達國家回流。同時,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加快了承接國際産業轉移,我國的出口受到雙重擠壓。” 黃頌平分析説。

  在進口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拖累進口下降,儘管去年年底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反彈,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處於低位。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價格水準同比下跌11.5%,其中3月進口價格水準同比下跌11.6%,延續了走低態勢。

   在調整中不斷改善,回穩向好可預期

  “一季度進出口整體延續同比下降走勢。儘管如此,我們應該看到外貿結構有所優化,貿易條件得到繼續改善,出口呈現出逐漸回穩的勢頭,民營企業對外貿易顯示出比較強的活力。”黃頌平告訴記者,“我國外貿在調整中不斷改善,回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最新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法調整後1月、2月、3月進出口同比分別下降6.7%、2.9%和3.3%;其中出口同比逐月回穩,分別為下降4.2%、下降0.8%和增長0.9%。

  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佔同期進出口總值的55.9%,比去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有所優化;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埃及、印度和俄羅斯等出口分別增長26.4%、16.6%、6.3%、6.1%和6.2%;民營企業超過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比重,繼續保持出口份額居首的地位;鐵礦石、原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低位。

  “3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1.6,較上月回升0.3,表明二季度我國出口有望逐漸回穩。”黃頌平説。

   有利和不利因素並存,政策措施釋放紅利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也都回升到50%以上。

  海關總署對近3000家出口企業的網路問卷調查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6.1,比上月回升3.4;新增出口訂單指數35.7,回升3.8;經理人信心指數40.2,回升4.7。

  “去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穩定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促進外貿創新發展,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千方百計在各方面為對外貿易創造條件。”黃頌平告訴記者,人民幣匯率目前基本保持穩定,有利於穩定企業預期,進出口環節收費得到進一步清理和規範,企業負擔逐漸減輕,隨著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和紅利釋放,這些都將為我國對外貿易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當前我國外貿發展中存在的困難依然較大,一是全球經濟形勢仍然錯綜複雜,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制約我國出口。“面對嚴峻複雜的對外貿易形勢,海關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定外貿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穩中求進,營造更加便利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對外貿易回穩向好。”黃頌平強調。

  (光明日報北京4月14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