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企重組瘦身駛入快行道

  • 發佈時間:2016-04-15 05:37: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落實年。在去年6對12家中央企重組的基礎之上,2016年的央企重組和結構調整力度將更大,範圍將更廣,主要針對國有資本佈局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質化發展等問題,瘦身健體、苦練內功,提質增效。當然,央企重組是市場行為,完全按市場規則進行,不會造成壟斷——

  近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在京召開第十八次會議。會議強調,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落實年,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把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向深入。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中央企業兼併重組試點等工作。此前不久,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同樣提出大力推進國企改革,制定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指導意見,優化國有企業結構佈局。

  那麼,今年央企重組將會取得哪些新突破?重組背後有何大邏輯?又是否會造成市場壟斷?就這些熱點話題,《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重組力度將超去年

  “去年6對12家中央企業重組,效果不錯,今年將會加大力度。”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今年的一項工作重點是推動央企的調整重組,優化佈局結構。

  2015年,央業重組邁出重要步伐。有6對12家企業完成了重組,涉及至少27家上市公司,一批包括裝備製造、能源、航運在內的央企實現兼併重組,中央企業也由112家減至106家。2016年以來,繼1月25日中材集團與中建集團發佈公告稱實施戰略重組之後,中國國旅集團與中國港中旅集團也發佈公告稱籌劃戰略重組。此外,中航動力成發科技中航動控三家公司則于日前發佈重組公告。離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減至100家僅有“一步之遙”。

  專家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央企重組整合有望駛入快車道。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表示,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央企會進行重組整合。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也曾表示,2016年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力度會進一步加快,肯定會超過去年。

  向結構調整要效益

  “目前的106家央企仍存在競爭同質化、綜合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肖亞慶在招商局和中國外運長航集團的重組會議上這樣表示。

  國有資本分佈過散過寬,一直是阻礙國企發展的痼疾。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速度換擋帶來巨大挑戰,原先高速增長掩蓋的不少矛盾顯露出來。2015年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效益同比下降6.1%。業內專家表示,2012年以來的國有企業效益下降,有階段性因素的影響,但更主要的是結構性問題。國企結構調整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做好加減乘除法,實現更高水準發展是當務之急。

  國企改革專家李錦認為,新一輪國企重組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産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同時清理退出一批國企,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産,淘汰落後産能。

  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務院國資委年初提出了今年中央企業效益努力實現恢復性增長、2017年實現穩步增長的目標。而瘦身健體、苦練內功,向結構調整要效益,是國企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推進中央企業兼併重組,對於解決國有資本佈局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質化發展等問題意義重大。

  不會造成市場壟斷

  去年實施的中央企業重組,因不少重組企業如中遠、中海等體量巨大、涉及面廣,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今年年初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要求加大集團層面的兼併重組,推動強強聯合,推動專業化重組,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託,通過股權合作、資産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

  作為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今年開展的十項改革試點之一,今年中央企業兼併重組試點將繼續探索更多、更有效的途徑和方式,並且不會追求數量,而是堅持“成熟一戶、推進一戶”。

  李錦認為,最終評判央企重組成敗的標準也不應該是數量,而是運作品質是不是優化了,是不是更加適應市場經濟。

  在國企數量減少的大背景下,2014年還成立了一家新的國有股份公司,即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出資的鐵塔公司,以減少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發展。目前,這家公司已經初步形成了“共用競合”的鐵塔模式。

  針對央企重組是否行政推動,又會不會造成壟斷等疑問,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企業是重組整合的主體,央企重組是市場行為,也是完全按市場規則進行的,不會造成壟斷。

  李錦也認為,中央企業“強強聯合”不僅不會造成壟斷,還能夠讓大型國企走出去更有競爭力。比如在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南北車合併後的中國中車集團從體量上看,是個巨無霸,但它要面對的是國際上其他國家對手的競爭,其全球競爭力還有差距。看待這類重組,要有全球化視野和長遠眼光。

  國企重組涉及資産、人員、債務、分配等多方面。專家普遍認為,重組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只有尊重市場規律,才能真正實現“1+1>2”的融合。此外,加強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據了解,作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1+N”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指導意見的文件已經基本成型並即將下發。彭華崗表示,今年央企重組試點,一是要探索中央企業重組整合的有效模式,以及重組後實施業務整合、消除同質化競爭、實現提質增效的有效做法;二是要探索專業化重組的有效措施;三是探索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的有效做法。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重組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藍英裝備 10.95 10.05%
3 西部黃金 21.48 9.98%
4 中航沈飛 37.41 8.50%
5 越秀金控 10.83 6.3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和科達 19.24 -4.71%
2 領益智造 7.21 -4.50%
3 韻達股份 47.84 -4.32%
4 中環裝備 14.12 -3.81%
5 富控互動 10.10 -2.9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