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關“委內加工”新政實施

  • 發佈時間:2016-04-14 16:29:34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天縱、通訊員張軍、袁劍)昨日,在武漢海關駐東湖綜合保稅區辦事處,斯瑞迪(武漢)三維列印耗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書輝拿到了全省首票“委內加工”貨物通關單。

  “委內加工”是指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加工貿易企業接受境內區外企業委託,對企業提供的入區貨物進行加工,加工後的産品全部運往區外,並收取加工費的商業活動。該業務是複製推廣上海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全國開通相關業務的海關不超過4家。

  斯瑞迪(武漢)三維列印耗材有限公司屬於出口加工企業,于2013年6月落戶東湖綜合保稅區,公司集3D列印耗材生産、研發、銷售于一體。

  “這幾年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外訂單時斷時續,企業吃不飽。廠房、設備及人員多閒置一天,企業就要凈虧1萬多元。”曾書輝説,保稅區外的情況正好相反,省內3D列印耗材生産企業有豐厚的國內訂單,企業卻因産能不足而無法承接更多業務。

  本可資源互補、産能最優,為何不合作?“被橫在區內和區外的稅費壁壘擋住了。”曾書輝表示,以本次通關的三維列印耗材為例,貨主3月下旬將ABS塑膠顆粒、聚乳酸顆粒等4種原材料運入保稅區委託企業代加工,10天后,貨值20萬元的耗材産品裝運出區,如果按傳統稅費規則,産品需按貨物價值繳納關稅和增值稅合計6萬餘元,而按“委內加工”新政,産品出區時只需按加工費納稅,約6700元,稅費成本減少近90%,為區內外企業産能合作創造了條件。

  武漢海關駐東湖綜合保稅區辦事處負責人胡誠表示,目前,我省保稅區內共有20多家涉及機電、航空、化工等領域的出口加工企業,“委內加工”新政將使這些企業從“紮根區內、自力更生”調整為“內外兼顧、共用發展”,讓更多保稅進口的高端生産設備為本地經濟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