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期間全國耕地保有量超18.65億畝

  • 發佈時間:2016-04-14 15: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4月14日電 國土資源部日前印發關於《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綱要》明確,“十三五”時期,扣除生態退耕、退地減水等規劃期間可減少的耕地,以及東北、西北難以穩定利用的耕地,全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8.65億畝以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在15.46億畝以上,建設佔用耕地在2000萬畝左右。

  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戰略部署,“十三五”時期國土資源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國土資源保護更加有效。扣除生態退耕、退地減水等規劃期間可減少的耕地,以及東北、西北難以穩定利用的耕地,全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8.65億畝以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在15.46億畝以上,建設佔用耕地在2000萬畝左右。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確保耕地數量基本穩定,品質有所提升。與發展改革、農業、財政等部門通力合作,確保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力爭10億畝,土地整治補充耕地2000萬畝以上。鎢、稀土、石墨等優勢礦産保護明顯加強,地下水、地質遺跡和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更加有效保護。

  ——國土資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3256萬畝,有效保障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與基礎設施、民生改善、新産業新業態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項目用地需求。新發現大中型礦産地300—400處,形成100余個能源資源基地,重要礦産保障程度穩步提高,能源供給結構不斷優化。

  ——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準普遍提高。建設用地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單位國內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降低20%,存量建設用地挖潛力度進一步加大,用地控制標準體系健全,節地技術不斷推廣應用。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礦産開發規模化程度和節約綜合利用水準進一步提升,主要礦産資源産出率提高15%。建成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50個,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國土資源服務民生和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徵地制度不斷完善,程式更加規範,補償更加合理,保障更加多元。地質災害、海洋災害防禦能力顯著提升。完成750萬畝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任務,工礦廢棄地復墾力度不斷加大。海洋生態保護與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海洋保護區佔管轄海域面積比例達5%。

  ——國土資源改革創新取得實質性進展。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事中事後監管不斷加強,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基本建立。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穩妥推進,不動産統一登記全面實施,自然資源資産産權登記全面開展。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資源價格、收益分配與補償機制逐步完善。資源市場化配置程度不斷提高,油氣資源勘查開採市場化改革全面推進。

  ——國土資源管理水準總體提升。國土資源法律法規體系更加完備,依法行政和科學決策能力顯著提高。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和執法監管體系不斷健全,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國土資源糾紛調處機制基本建立,基礎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