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國企業年金規模增速放緩

  • 發佈時間:2016-04-13 02:32:29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李唐寧)在經歷了幾年迅猛增長後,企業年金增長逐漸放緩,2015年資金規模增速僅為23.9%,全年新增職工數約23萬人,在職職工中擁有企業年金的人數比例仍不足十分之一。專家建議,企業年金要想獲得突破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養老“第二支柱”,必須進一步優化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率,調動廣大企業積極性。

  現狀:增長規模迅速放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公佈了“2015年度全國企業年金業務數據摘要”,截至2015年底,總共有7.5萬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2316萬職工參保,2015年年底積累的基金金額為9525.51億,規模增速為23.9%。

  截至2014年底,我國企業年金基金規模已達7688.9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年金增長規模正在迅速放緩。在2008年,企業年金資産金額同比增幅曾高達530.47%,2009年、2010年的同比增幅也分別達63.20%、54.18%,此後幾年逐年遞減,直至2014年的27.4%。

  從職工賬戶數看,2014年企業年金參加職工有2292.78萬人,建立年金企業7.3萬家,也即2015年全年職工數僅增加了約23萬人,增加了2萬家企業。此外,2015年底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54億人,其中在職職工2.62億人,也就是説,在職職工中擁有企業年金的人數比例仍不足十分之一。

  從區域來看,不僅在規模上存在東、中、西梯度分佈結構特點,而且在發展增速上呈現出區域性差異。人社部數據顯示,職工賬戶數超過百萬的僅有北京、上海兩地,分別為1203874人和1135268人。東部省份相比中西部省份人數明顯較多,如廣東省為721733人,江蘇省441320人,山東省477433人。而廣西僅有162792人,貴州省154625人。

  此外,不可回避的是,新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越來越少,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備案的單一計劃及加入集合計劃的中央企業仍然是企業年金的主力軍,且職工工資(費基)增長也開始放緩。

  分析其中原因,平安養老副總經理鞠維萍認為,企業年金規模的增長來源於企業繳費增長和投資收益增長兩方面。由於新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逐漸減少,因此其帶來的新增繳費也在減少。東部、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好,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也高,當地國有企業也已經基本建立企業年金,從內生需求來看,願意建立企業年金的單位越來越稀缺。同時,我國企業年金繳費比例也偏低,即將開始建立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單位繳費比例8%,個人繳費比例4%,而企業年金目前繳費標準遠遠低於這一水準。

  困境:“第二支柱”功能未發揮

  參照發達國家經驗,企業年金理論上具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是重要的社會養老資源,例如,美國在2012年末的企業年金資金結存規模就高達5.1萬億美元。但在國內的實際運作中,企業年金不論是覆蓋率還是資産規模,都遠遠不能和“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相提並論,沒有發揮“第二支柱”的重要功能。

  有專家認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之後,其建立職業年金是強制性的,只要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必須同時建立職業年金。而對企業而言,企業年金是非強制的,這是企業年金髮展低於預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目前接近30%的基本養老保險名義籌資費率已經使企業、單位負擔過重,在這個費率之下再建立較高水準的企業年金非常困難。

  鞠維萍認為,未來企業年金需要進一步擴展,這就需要在政策層面進一步放開,重新審視企業年金的自願原則,國家應該明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年金計劃。與此同時,企業年金繳費比例應該向職業年金標準看齊。另外,雖然目前中央企業已基本建立企業年金,但是存在集團統一建立、集團內公司單獨建立以及集團統一選擇管理人、集團內公司單獨建立等3種模式,分佈在全國各地還有很多下屬子企業,因為各種原因暫時還未建立的子企業依然存在,值得市場機構去深入研究,發掘市場機遇。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楊長漢表示,目前國企在企業年金建立過程中充當了“頂梁柱”,而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仍亟待建立企業年金。他認為,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優化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率,邁過這最大的“兩道坎”,才能使企業年金真正形成普惠。

  亮點:投資收益率創新高

  儘管規模增長大大放緩,但企業年金2015年投資數據卻十分亮眼。人社部數據顯示,2015年度加權平均收益率達到了9.88%,創下了2007年來的新高。這一數據在2014年為9.3%,2009年為7.78%。

  目前,超過9000多億元企業年金由20家機構管理,包括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券商三大類。目前共有20家金融機構擁有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資格,其中基金公司共有11家,券商和保險公司合計共9家。

  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近日表示,保險行業的資産管理機構和養老公司正在管理著企業年金,整個行業內有超過50家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各種類別的保險機構,其中包括21家綜合性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還有6家養老金管理公司。這兩類當中有7家是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人,從目前管理的規模來看,超過了5000億,佔所有企業年金總規模的將近52%。從收益率來看,大部分公司在9%到13%區間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