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蘇樓市火爆,調控何去何從
- 發佈時間:2016-04-12 07:31:42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日和11日,南京河西樓盤仁恒江灣城開啟90套房源認籌,在遭到物價部門限價後,其新房源銷售備案均價44922元/平方米,低於預期。對於開發週期長達10年的這家樓盤而言,即便價格有所壓制,但節節上漲的房價所帶來的利潤依然可觀。
仁恒江灣城這批房源面積均為251平方米,以備案均價計算,每套房總價超過千萬元,其認籌金儘管高達每個50萬元,但眼下河西中部一房難求,加之賣的又是高端改善“江景房”,到昨天18點30分,傳出已認籌1400多個號的消息,開發商收穫認籌金高達7個多億。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市場。上個雙休日,南京樓市迎來約2000套房源入市,漲價、“日光”的聲音再度襲來。城東雙學區樓盤奧克斯鍾山府推出66套房源,均價25600元/平方米,賣光了;江寧樓盤武夷名仕園推284套房,售價上漲2500元/平方米,開發商稱“賣光了”;江北的威尼斯水城推出520套房源,均價同樣上漲,但也説“賣光了”。
經濟發達、人口導入明顯的蘇州,樓市火爆與南京相倣。
7日至8日,今年蘇州首場大型土地拍賣會出讓13宗地塊,整體溢價率超195%,吸金250.76億元。繼南京之後,外來房企紛紛視蘇州為江蘇省內又一前景樂觀的開發“熱土”,參拍房企中四成是首次入蘇。一番土地競拍大戰後,蘇州同樣上演“麵粉貴過麵包”的戲碼。據蘇州365數據中心統計,3月蘇州市區新房成交均價16927元/平方米,而這場土拍會18830元/平方米的平均成交地價,已高出房價約2000元/平方米。
如此一幕,還是出現在蘇州兩度出臺房地産調控新政之後。上月18日,蘇州推出新規,包括增加市場供應、控制房價增長、加強市場監管等十條,明確規定商品房在對外銷售時,同批次房源申報價格3個月內不宜調高,6個月內調高幅度不宜超6%,12個月內不宜超12%。本月1日,蘇州又執行嚴格認定首次貸款資格、嚴查首付資金來源等八條內容,以防止炒房者高杠桿入市。
蘇州樓盤申報價格普遍“虛高”,3月下旬記者在蘇州工業園區一家樓盤開盤現場看到,其申報價格高達每平方米六七萬元,但實際售價為3.7萬元-3.9萬元/平方米。由於當地政府對申報價格管控不嚴,基本尊重市場自身調節,新規也僅發出“不宜調高”的“溫柔勸導”,房價上攀衝動依舊明顯。此外,首付資金來源等誰來查,會不會查,也有待檢驗。所以,目前當地的調控政策威力仍然有限。
相城區鄉鎮及木瀆曾是蘇州房價低谷,也是剛需集中地,但眼下這兩個區域房價跳漲,相城黃橋一帶房價去年在8500元/平方米左右,現在漲至15000元/平方米,而眼下又拍出16000多元/平方米的地價,毗鄰多家樓盤“連夜捂盤待漲”,加劇供需緊張。
這樣一個熱鬧的市場中,不乏暗中哄抬房價的推手。“炒房號”在寧、蘇兩地頻頻現身,知情人士透露,有人以20萬元的價格售賣南京一炙手可熱的樓盤房號,這家樓盤近期要推新,還沒開盤,房子就內定得差不多了,但房企內部人士卻有買房名額,暗中賣號生利;江寧一家樓盤亦是這樣,有人在微信群中直接標價兜售房號。“現轉碧桂園逸谷苑的房號,位置好,樓層好。有意者聯繫。”10日記者在網上還發現新鮮發佈的上述資訊。
屢見不鮮的“日光”,個中也是有真有假。有的熱銷盤在“退換房榜單”穩居前列,有的開盤多時,認購和成交數據都沒達到開發商宣稱的水準。而樓盤認籌金,雖美其名曰房企篩選客戶的“試金石”,但一人認籌多個號卻人為製造“一套房多人搶”的緊張。當然,也有樓盤負責人表示,售樓處的自然到訪率已下降5%,高房價抗性以及投資型市場的不確定性已顯現。只不過,如此坦陳的聲音,已被“瘋狂”的字眼掩蓋。
“有形之手”已在升級調控手段。15日起,南京將調整土地拍賣規則,提高土地出讓首付款,之前“購地房企須在7日內支付總價50%的首付款,3個月內支付另外50%款項”的規定,將變為7天內需繳納土地最高限價的50%,或60%首付款再加保障房建設資金,3個月內補齊剩餘部分款項。
兩年前南京規定,土地起拍價之上45%為“最高限價”,超過最高限價的部分歸入保障房資金。以3月18日拍出的鼓樓濱江一幅商住混合用地為例,其最高限價為37.69億元,最終成交價為48.2億元,超出的10.51億元即為保障房建設資金。按先前規定,這幅地塊的首付款為24.1億元,但如果按照新規計算,要多付5億元左右的首付款。
去年下半年以來,南京土地拍賣時地價頻頻突破最高限價,這也凸顯此次新規的針對性,即抬高拿地資金門檻,或打壓房企拿地衝動,從而平抑地價,再進一步平抑房價。
本報記者汪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