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papi醬等“網紅”吸金驚人 是“黃金時代”還是“泡沫宿命”?

  • 發佈時間:2016-04-06 18:27: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題:papi醬等“網紅”吸金驚人 是“黃金時代”還是“泡沫宿命”?

  新華社記者彭卓、聶可

  靠每次不到5分鐘的短視頻在網路平臺走紅,迅速積累800多萬粉絲的網路紅人papi醬,近日獲得了1200萬元投資,估值上億。一時間,不少網民也開始“摩拳擦掌”:德國小夥子阿福以上海話“吐槽”洋女婿的種種煩惱,被網民評為“男版papi醬”。

  從“嗆口小辣椒”到“留幾手”,從papi醬到阿福,“網紅”們已從虛擬世界走向真金白銀。甚至有自媒體人預測,未來的商業入口就是“紅人”。面對線下資本的大額襲來,“網紅”迎來的將是“黃金時代”,還是炒作之下的“泡沫宿命”?

   顏值與槽點並存,“嘻嘻哈哈就説到了我的心坎裏”

  近日,一筆1200萬的投資引爆了社會輿論。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宣佈對papi醬投資1200萬元,佔股12%;papi醬團隊持股88%,估值1億元。

  papi醬何許人也?2015年7月起,在淩亂的家居背景中,一位年輕美女papi醬穿著家居服,素顏出鏡,以獨白秀的形式,利用變音器發佈原創短視頻內容,通過對口型、方言惡搞、男女關係點評等,大講時下熱點。

  這位中央戲劇學院導演係的在讀研究生,創作了一批“上海話+英語才是王道”“少年們,要勇敢面對雙十一”“沒有錢怎麼追星嘛”等“槽點”滿滿的短視頻。

  “80後”網民“吳淼”稱自己是papi醬的“腦殘粉”,已經通過微信公號“打賞”了幾百塊錢。“短短三五分鐘的視頻中,papi醬設置了強烈的戲劇衝突,還不像家長一樣板著臉,嘻嘻哈哈就説到了我的心坎裏。”

  高樟資本創始人范衛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papi醬在滿足用戶的情緒吐槽需要時,進行了濃縮化、視頻化,效率更高,爽度更高,以較強的內容生産能力,較高的識別度,較低的消費門檻,獲得了數量廣泛的目標用戶群體。

  據不完全統計,papi醬的微網志粉絲數已達800萬,微信公號的瀏覽量幾乎每篇都是“10萬+”,視頻總播放量超過2.9億次,平均每集播放量近753萬,視頻在微信客戶端閱讀量甚至可到100萬。

  “我看了她在婦女節發的那期‘反對一切形式的性別歧視’,她能夠把各種對女生和男生的偏見性日常語言表演出來,還演得好。”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辰瑤説,這個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也是她成為現象級“網紅”的基礎。

  線上吸金“貨幣狂歡”,“網紅”躍升2.0時代

  papi醬在微信平臺上,常獲得動輒2000人以上的“打賞”。在羅輯思維負責人羅振宇為papi醬舉辦的情況溝通會上,邀請廣告主、代理機構參加,據悉100個席位每席收取門票8000元,首次拍賣標王估價超1000萬元。此番融資,更使她高高站在了“網紅”的前列。

  “網紅”即“網路紅人”,指被網民追捧走紅的人,2015年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將其納入2015年度“十大流行語”。

  與10年前BBS時代炒紅的“芙蓉姐姐”“鳳姐”“犀利哥”等“網紅1.0”一代不同的是,近年來一批由時尚達人、段子手、主播等構成的“網紅2.0”,將商業形式從“線下”搬到“線上”。除了顏值高、言辭烈,他們有獨特的風格定位,通過美拍硬照、直播、短視頻獲取粉絲,通過粉絲買單、商家投放廣告獲得收益,形成“網紅經濟”概念,當然也不乏一些“網紅”為吸金搞“換衣節目”等低俗節目。

  一位參加過“陌陌現場”直播平臺的藝人告訴記者,觀看藝人現場表演可以送虛擬禮物,比如送一艘“遊艇”花費6999“陌陌幣”,根據平臺1:10的兌換比例就是近700元人民幣。

  “嗆口小辣椒”等“網紅”同款衣物,也總是淘寶熱銷款式。據統計,淘寶平臺上已有上千位“網紅”,排名前十的“網紅”店舖年銷售額均已過億。

  業內人士認為,“網紅經濟”是網際網路內容的一種輸出方式。資本關注“網紅”,説明“網紅”聚集的粉絲和用戶眾多,具有品牌推廣的價值。自媒體人方雨甚至預測,未來的流量生態將有部分向“紅人”遷移。

  “黃金時代”還是“泡沫宿命”,“內容為王”是根本

  一些評論者認為,鉅額融資對於“網紅經濟”有的也像是一輪商業炒作,難逃“泡沫宿命”。例如papi醬獲得鉅額投資後,許多網民擔心視頻品質下滑,甚至微網志留言道“以後不會都是廣告了吧”。

  “所謂商業模式,就是要有利潤,才可持續。”南京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宇表示,papi醬的融資,意味著自媒體具備可能轉型成可持續運作的組織。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投資有可能促進“網紅”更穩定地生産更好的內容,而在新的傳播格局尚未定型的時代,自媒體正迎來自己的黃金時期。

  “自媒體想要脫穎而出,就得把個人的天賦放大,做到極致。”王辰瑤説,“但困難之處在於,這裡面只有極小一部分會制度化、組織化,成為可持續性運作的機構或品牌。”

  專家指出,自媒體發展的道路不應是利用粉絲打廣告,而是將內容和模式賣出去後,利用粉絲佈局電商。王辰瑤舉例説,“例如使用者如果看到你天天想方設法打廣告了,可能就會覺得你的內容被綁架了,也就沒那麼酷了。”

  無論通過何種媒介走紅、變現,現象級“網紅”成功的原因只有“內容為王”。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不少“網紅”將分散的資訊整合再加工,通過可讀性強的小情景劇切入,以貼切人們心理需求的方式實現再傳播。“不能為了取悅受眾而低俗媚俗,保持持續不斷的高水準內容生産,才能在更疊迅速的網路時代立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