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踐十號:全副武裝的功勳衛星

  • 發佈時間:2016-04-06 03:31: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日淩晨,我國首顆返回式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搭載著19項在軌試驗設備,踏上了探索宇宙的征程。這是我國返回式衛星家族的第25次出征,也是自2006年實踐八號成功發射後,沉寂十年之久的新一次爆發,擂響了我國加快空間探索步伐、主動迎接太空經濟的戰鼓。

  記者從衛星研製單位——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實踐十號採用的返回式衛星平臺與實踐八號雖屬同款,但科技人員不斷創新,用各類新技術、新産品對它進行了全副武裝。

  總裝與環境試驗是衛星研製生産的最後一關,檢驗衛星能否經受得住高低溫、高強度震動等惡劣空間環境。不同於以往“真火慢燉”式的試驗方法,科技人員在實踐十號身上採用了紅外籠虛擬倣真系統、試驗工裝數字化等新技術手段,不僅提高了試驗精準度,還有效避免了多次試驗對産品造成傷害的隱患。

  控制和推進系統是實踐十號的核心,本著“高精度、高可靠、快響應”原則,科技人員對控制系統和推進系統進行了更新換代,從近年來研製的各類高精尖産品中擇優選用。比如用於找地球的一體化紅外地球敏感器、找太陽的一體化太陽敏感器、測量衛星姿態的“3+1S”陀螺和核心控制電腦等。“新産品不僅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大幅提高,提升了衛星整體操控性和安全性,而且通過一體化、高整合度設計方式,在體積和重量上大幅下降。”實踐十號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戰毅説,“這為實踐十號留出了更為充裕的搭載空間。”

  返回的安全和可靠是決定衛星搭載實驗任務圓滿成功的關鍵一步。為了確保衛星回收又準又穩,科技人員為實踐十號安裝上了脈衝雷達應答機。該産品能打破航太器返回過程中常見的“黑障”限制,實現全程實時監控,能極大提高地面對衛星返回艙的測量精度。此外,實踐十號的主降落傘頂部還安裝了浮囊,實現了水陸兩棲,可適應更為複雜的回收條件。

  返回式衛星是開創我國航太遙感事業先河的功勳衛星。40多年前,在我國空間資訊技術並不發達的時候,想從太空了解我國大江南北的地理、水利等資源情況,只能採用“相機上天拍照、返回獲取資料”的方式。在傳輸型遙感衛星使用之前的20多年時間裏,返回式衛星帶回了大量遙感數據,為我國城鄉規劃、水利建設、地質資源勘探、國土普查等領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還進行了大量搭載科學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

  隨著空間資訊技術的發展,天地之間拉起了電話線、建起了資訊高速路,返回式衛星的任務越來越少。除了搭乘航太員的神舟飛船,衛星一般只買“單程票”,無需通過返回來獲取資訊了。然而,以空間科學探測為牽引和支撐,拉動基礎創新、原始創新、技術革命以及新産業發展的太空經濟時代已經來臨,返回式衛星又迎來新的使命。

  實踐十號衛星總設計師趙會光表示,返回式衛星有著獨特的優勢,不少生物實驗、生命科學實驗和科學搭載實驗,在軌實驗後都需要返回地面進行資料分析。此外,一些短期實驗樣本在太空停留時間不能太長,因而相比空間站,此類實驗借助返回式衛星開展更為合適。

  “下一步,我們將大力發展航太器産品低成本技術和可重復使用技術,繼續發展返回式空間科學實驗衛星和更高解析度的返回式遙感衛星。”五院院長張洪太透露。

  (科技日報北京4月6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