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智 老區村摘下窮帽子
- 發佈時間:2016-04-05 08:29:48 來源: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侯小健
通訊員 林先鋒 吳清洲
晨霧散去,旭日初升。縷縷明媚春光,透過濃密樹蔭,映照著村民陳明志的笑臉。年近7旬的陳明志正在村口的休閒活動廣場,玩轉各種健身器械舒展筋骨。“我們在鄉下也能玩上各種健身器械,太棒了,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陳明志説。
走進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南渡村,平坦的水泥環村路一直延伸至村民家門口,村口的水塘波光粼粼,椰樹婆娑,文化室、籃球場、休閒活動廣場等一應俱全,整齊的農舍前後綠樹掩映,村道乾淨整潔。好一個生態優美、令人流連忘返的文明生態村!
南渡村面貌大變,始於海口市有關部門結對幫扶共建。
2012年9月起,海口市糧食局與南渡村結對共建,開展聯手扶貧活動,使南渡村面貌一年一個樣。
“在開展結對幫扶共建活動中,市、區有關部門將創建文明生態村與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實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産業扶貧雙管齊下,‘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將南渡村打造成一個全新的文明生態村。”舊州鎮副鎮長程小飛説。
南渡村既是老區村,也是貧困村,全村共有37戶144人,每人平均耕地不足一畝。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橡膠和水稻。2012年每人平均年收入僅2900元。上世紀80年代興建的水塔已變成危塔,飲水難一直困擾該村村民。
海口市糧食局與南渡村結對共建後,提出了“三抓一改”的發展思路:即抓基礎設施建設,抓産業培育,抓基層黨建,改善百姓生活。
幾年來,該局多方籌集資金400多萬元,強化南渡村基礎設施建設,修建了1000米硬板化環村路、800米小巷道路、改造庭院2500平方米、改造危房6間。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還為該村修建了文化室、文化廣告宣傳欄、一個600平方米硬板化籃球場、購置農村廣播設備一套、體育健身器材一套。為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新修了一座15米高可蓄水30噸的水塔,並將鳳鑾豬場沼澤池的沼氣引入每家農戶,使家家戶戶用上了免費清潔的能源,僅此一項每年可為每戶村民節省開支2500元左右。
另外,瓊山區扶貧辦也多方籌資65萬元,為該村修路、建水塘護欄及停車場等。
“扶貧”更需“扶智”。為幫助村民掌握實用技術,海口市糧食局多次請農業專家到該村給村民講授農業科技知識,請專家為南渡村的發展支招……為調整該村産業結構,幫助村民走上致富路,該局為該村新建了一座50畝的山塘水庫,帶動該村發展水産養殖,推動休閒旅遊發展。同時,扶貧工作組還引進資金種植了木瓜、香蕉、檸檬等農作物100畝。
結對幫扶,既改善了南渡村村容村貌,也讓百姓腰包鼓起來了,去年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到3680元,摘掉了貧困帽子。
夕陽西下,南渡村村民漫步在蜿蜒的村道上,呼吸著田園的清新空氣,臉上溢滿笑容。
(本報海口4月4日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