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廊坊“祭出”環京版限購令 燕郊等地房價面臨回調壓力

  • 發佈時間:2016-04-05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人士指出,政策效果如何,還要看落地執行的情況

  ■本報記者 王 崢

  繼3月底上海、深圳、南京、武漢相繼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後,北京周邊的廊坊市也開始念起了樓市“緊箍咒”。4月1日晚,廊坊市政府對外發佈了《關於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內容涉及規範市場秩序、非本地戶籍限購、差別化住房信貸、嚴格規劃管控等9項措施,主要針對廊坊市下屬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固安縣。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均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隨著環京樓市限購令的出臺,燕郊、固安等地房價繼續上漲的空間已經不大,隨著成交量的下滑,當地房價很可能面臨回調的壓力,畢竟這些區域近段時間的漲幅甚至超過了深圳。“當然,能不能控制住房價的上漲,前提是看政策的執行力度。且從長期趨勢看,由於北京市政府東遷以及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燕郊等地的房價也很難出現深度回調。”有業內專家稱。

  環北京樓市火爆

  “漲得太瘋狂了,我家天洋城三期的二手房,已經從去年6月份的10000元/平方米出頭,漲到了現在的17000元/平方米到18000元/平方米之間,2011年我買下這裡時,房價才8000元/平方米,之前5年的漲幅,也趕不上最近半年的。”家住燕郊的陳先生這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相比于二手房,燕郊部分位置較好的新盤,最高的單價已達到27000元/平方米,多個新盤的價格也超過20000元/平方米,以2015年報價10600元/平方米的悅榕灣為例,目前均價便已經超過20000元/平方米,近乎翻番。整個燕郊的新盤均價則上漲至16000元/平方米。

  而在房價如此快速上漲的情況下,燕郊的新盤仍達到了一房難求的地步。此前有消息援引燕郊一線銷售人員的表述稱,該區域的新房蓄客比例高達1:20,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北京樓市最為火熱的時期。不過,在實地走訪後,記者發現,燕郊部分新盤確實存在一房難求的情況,但此前報道中蓄客比例卻略顯誇張。

  “100多套房源,排號的人有600多個,不知道能不能搖上。”在不久前燕郊北部某樓盤的搖號現場,一位搖號購房者這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而這場9點開始的搖號活動,僅進行了不到2個小時便全部結束,上述購房者則遺憾地沒有搖到號。“知道最近市場很火,所以同時看了幾個項目,這個項目沒搖到,就等下一個,反正幾個項目離的也不是很遠。”這位購房者表示,自己一家三口都住在燕郊,但工作在北京,這次買房屬於改善型需求,而近期和他這樣有換房需求的人很多,“漲得太快了,小孩大了也要有自己的房間,所以趁著手裏的錢還夠,抓緊換一套大一點的。”

  隨著燕郊樓市的量價齊漲,該區域的房價增幅也已經遠遠超過北京。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産價格變動情況顯示,2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新房)價格同比上漲14.2%,二手房價格同比上漲27.7%。而燕郊樓市一年來,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其整體漲幅都已接近100%。

  據悉,除了隸屬於三河市的燕郊,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房價趕超北京多個區縣外,香河縣、固安縣、大廠回族自治縣這三地的新盤均價也已經從一年前的6000元/平方米上下,上漲到12000元/平方米—15000元/平方米之間。其中屬於“北三縣”的大廠縣新房單價已超過14000元/平方米,最高價突破19000元/平方米; “北三縣”另一成員,香河縣的新房單價則達到9000元/平方米,最高價也突破了14000元/平方米。

  “整體看,過去一年,上述4個縣市的房價漲幅超過了深圳。”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這種情況下進行調控,應該説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環京版限購令

  實際上,面對環京區域房價的瘋漲,3月中下旬開始,市場上就有傳言稱,廊坊市政府將要對“北三縣”實施樓市調控政策。而市場當時普遍預計,政策將會在5月份出臺。不過,在3月底上海、深圳、南京、武漢密集宣佈樓市調控政策後,廊坊市方面顯然也加緊了相關工作的推進速度。

  4月1日晚,環京樓市限購令便正式出臺。廊坊市政府在下發的《意見》中指出,3月份以來,全市房地産市場快速“回暖”,尤其是環京縣(市)房價漲幅較大,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此,廊坊市市委、市政府及時組織專題調研、座談和調度,並責成房管、規劃、建設、國土、工商和金融辦等市直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學習研究上海、深圳等城市相關管控政策,起草制定了《意見》。重點就完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固安縣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出了九項措施。

  措施中第四條無疑最為引人關注,其規定環京四縣市將實行住房限購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即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而按照之前的規定,同樣情況下首付為20%。同時,《意見》還要求嚴格商品房預售管理,要求開發商限期一次性公佈全部可售房源,執行住房價格備案制度,實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現場公示,限定申報預售價格上漲幅度。

  對此,有業內專家稱,環京四縣市近一年來漲幅過快,調控政策出臺後,上述縣市的房價很難繼續上漲,尤其是隨著成交量的下滑,當地房價很可能面臨回調的壓力,“歷史數據顯示,燕郊房價屢次大起大落,以2010年為例,當年9月份河北出臺限制外地人買房貸款政策後,燕郊某知名大型小區的房價,由2010年5月份的13000元/平方米,跌回8000元/平方米左右。”

  不過,張大偉認為,“在通州成為北京副中心、市政府東遷以及通州房價已經超過40000元/平方米的情況下,環北京區域出現20000元/平方米的房價是很正常的事情。況且目前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投資渠道,燕郊等地房價深度回調的可能性不大。”

  他同時表示,非戶籍家庭限購一套,對社保等年限不約束,限購力度應該説比較小,在投資需求影響下,這一約束完全可以通過親戚朋友代持、真假離婚等辦法獲得更多購房機會。而房價備案等政策對於燕郊、固安等市場只能約束部分大企業開發的項目,對於很多小開發商來説,其運作上的不規範將影響政策落地效果。

  北京市房地産業協會秘書長陳志也稱,政策效果如何要看落地執行的制度性安排,如何操作,如何監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